中國古代所有都城的由來
題目:
中國古代所有都城的由來
解答:
古往今來,中國的首都在歷史上和歐洲國家有著很大的不同.無論英國、法國、義大利這些歐洲的國家中,他們的首都自古就很少變化,倫敦從「七國時代」就是英國的首都,而巴黎,在墨洛溫王朝建立之時便是法國的首都,至今不變.義大利的首都羅馬的歷史則更加的早,遠在古羅馬帝國時期.但中國的首都卻和西方社會有著很多的不同.通常,我們稱作六大古都的西安、洛陽、北京、南京、開封和杭州,就已經說明了中國古代首都的多變性.而在世界歷史長廊中,也沒有一個國家的首都如同中國首都一般變化無常.
一、長安——得關中者可得天下
關中,即潼關以西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渭河平原一帶.別看現在的渭河平原是一片黃土,寸草不生.而在2000年前的中國古代,這塊地方則是中國響噹噹的糧倉,並非現在的荒涼之地.加上四面環山的地形.整個關中平原可以算作是「易守難攻」之地.有了地形的保障,加上糧食生產的充足.於是乎,在整個中國的古代,便有人稱:「得關中者得天下.」
中國歷史中,第一個進行這個方案而取得整個天下的便是秦朝.對於當時中原的諸侯國來說,原來的秦朝還只是一個地處西方的蠻夷之地,經濟水平還是處於比較落後的水平.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不被重視的西方小國,卻成爲了日後一統中國的強國.秦國的強大,一般認爲是商鞅變法的產物,在春秋戰國時代的中國各個國家中,秦國的改革和變法是最徹底的.而這樣的變法成爲了日後秦國統一中國的最終因素.但不可忽視的是,秦國的強大除了變法的徹底之外,還有著關中這塊糧倉.就像前面所說,2000年前的關中平原,並不是現在這樣的寸草不生之地,而是天下最肥沃的地區.這塊地方原來屬於周天子管理的地方,但幽王爲博美女一笑,結果犬戎攻破西周的京城.此後,平王東遷.西周統治結束.而此後,秦國進行一系列的戰爭趕走了那一帶的犬戎,也順理成章的從周天子那裡得到了整個關中平原.此後,秦國也進行了一系列的遷都.秦孝公時期,秦國的首都也從西邊的雍丘遷移至咸陽.逐漸的控制了整個關中平原.
關中平原除了肥沃的土地,豐盛的糧食.還有地形的優勢.關中平原的東方正是易守難攻的函谷關所在之地.而在整個戰國歷史中,東方國家的軍隊從來沒有過函谷關一步.由此可見,秦國所處的地理優勢.而這種天然的屏障也使得秦國在統一中國的步伐中占據了先天的優勢.當然,僅僅占有渭河平原對於志在統一中國的秦國還是遠遠不夠的.除了豐盛的關中平原之外,秦國自然還需要開闢一個更大的糧食生產地,而他們的目光也就集中在了關中平原南部的四川盆地之中.很快,秦國將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張到了四川盆地之中,這個國家滅掉了蜀國.此後,在秦國的發展之下,加上李冰出色的水利建設.四川盆地一帶從原來的貧窮場所變成了「天府之國」.秦國占據了四川這塊後方的糧食生產地之後,也掌握了足夠的物質基礎,而一場轟轟烈烈的統一中國的戰爭也就此開始.
關中平原的富裕、商鞅變法的徹底和強秦軍隊的蠻壯、勇敢.成爲了令東方列國爲之害怕的虎狼之師.經過了孝公、惠王、武王、昭王等等秦國國王對於東方列國的蠶食.直至贏政稱王,秦王朝終於在公元前221年,滅掉東方六國,成爲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政權.而秦朝先取秦(關中)蜀(四川)之地,在謀統一.成爲了唐朝以前,中國歷代王朝統一全國的基本路線.
「馬上可得天下,但無法治天下」,這句話用在秦朝的身上實在是在合適不過了.秦朝通過武力統一了整個中國,但仍然用武力來壓制所統治的人民.結果民怨四起,陳勝、吳廣率先發難.起義爆發,秦朝縱使強大的軍事力量也難以抵擋農民軍的反抗鬥爭.結果,這個統一王朝僅僅統治了中國15年,就成爲了絕唱.當劉邦的軍隊來到了咸陽城下,便是秦王朝的最終末日.而秦朝的滅亡卻沒有一個統治者能夠接過王朝滅亡的權力真空,一場爭權奪利的內戰也就此爆發.
秦朝滅亡之後,劉邦被封漢中王,所占地區只有漢中、四川一帶.但是爲了擴展自己的野心,劉邦任用韓信的人,圖謀對關中一帶的擴展.而韓信的「先取關中,在和項羽周旋」的策略正好是「得關中者的天下」的一種戰略思想的體現.而當「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漢軍奪取關中之地的時候,楚漢戰爭也步入了高潮.
不可否認,劉邦手中擁有百戰百勝的韓信,運籌帷幄的張良,但不能忽視的是劉邦的後方有著一位項羽所沒有的後勤部長,他就是蕭何.擁有肥沃的關中之地的劉邦,正是在這位合格的後勤部長的保障之下,才能夠在彭城一戰被項羽殲滅20萬軍隊的困境中,迅速的恢復元氣.而在最近出土的關於楚漢戰爭的歷史古蹟中,劉邦的軍隊的弓箭箭頭要比項羽的重了許多,也隱約的看出劉邦所占領的地方其經濟實力遠遠的高於了項羽.在日後的談資中,人們非常遺憾這位勇猛的西楚霸王錯失了一次又一次可以殺掉劉邦的機會.但2者所轄地區的經濟實力的不同,也預示著即便項羽勝利,也不會成爲中國真正的統治者.而經過了4年的內戰,劉邦,這個來自蘇北的鄉巴佬,成爲了最終的統治者,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鼎盛朝代——漢朝.並將首都建立在離秦都咸陽不遠的長安城下.
經歷了漢朝的400多年統治之後,黃巾起義,全國大亂.此後,中國又一次的步入了內戰之中.經過軍閥們的互相兼併.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而占據關中之地的魏國是三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此後,強大的魏國先滅亡了占據四川盆地的蜀國,隨後晉代魏統治,占據著秦蜀之地的晉朝很快的滅掉了江南半壁的吳國,再一次的統一中國.其統一的路線和秦漢也是大致相同.隨後,五胡亂華,中原內戰,中國步入了歷史上的第二個大分裂時期.有過數年,鮮卑人突然崛起,建立北魏.而這個少數民族政權很快統一了中國的北方,便與南方的朝廷對立,成爲了中國的南北朝時期.
平心而論,如果北魏能夠繼續保留百年的話,那麼中國歷史將更加早的步入了全國的統一.因爲,在南北朝之間的征戰中,南朝的軍隊往往是節節敗退.也預示著未來中國的統一將不會是由南朝來了解.但北魏最終的分裂,又使得中國的統一步伐減緩了許多.而中國的北方又形成了占據關中之地的西魏和占據中原的東魏之間的互相對立.有意思的是,在北魏分裂之初,西魏的實力要遠遠的弱於東魏.一條黃河成爲了兩國的交界處,弱的一方不得不在冬天,每天開鑿黃河上面的冰用來阻擋強的一方突如其來的進攻.而每年冬季,黃河上每天都有西魏的士兵破冰阻敵.但是,宇文家族的發展政策又使得占據關中的西魏逐步的發展起來.而經歷了多年的發展,其實力也慢慢的超過了東邊的敵人.
正當東西兩魏鼎立之時,南方的梁朝發生了內亂,在南方的國家內部互相征戰之時,西魏的軍隊迅速的占領了「天府之國」的西川一帶.此後,北周取代了西魏,但此時的北周已經占據了秦、蜀之地,統一全國的形勢也日趨明顯.再經過幾代人清明的治理,這個時候,黃河上基本看不到西魏士兵的開鑿的身影,而每天登上黃河冰層的則是東邊的北齊士兵.北周傳至周武帝,迅速滅亡了北齊,統一了北方.也爲隋朝的最終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
縱觀唐朝以前的中國統一路線,其大致爲占關中,四川,隨後進一步的統一中國.由此可見,關中平原在當時的中國社會所處的重要性.而那時的中國首都雖然很多,但大多數集中在長安——洛陽一線.而這條中國首都的中軸線的建立正是中國唐朝以前「得關中者可得天下」的一種思想的體現.而長安、洛陽,這兩個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古都也正是在這種思想之下,開始了時而長安、時而洛陽的建都模式.
二:長安—— 洛陽,第一輪中國首都之爭.
「得關中可得天下」的戰略思想存在,也使得關中平原在唐朝以前的地位顯得非常的高.而占據關中平原的長安城,也成爲了早期中國朝代的建都必選之地.但其偏西的地理環境也使得中央在選擇長安的時候,中央對於東方的顧慮.在唐朝以前,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區則是中國的中原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山西一帶.而長安的地理環境也使得那些中國重要的財稅之地所貢獻的財稅,不得不逆渭河而上,造成了某些交通上面的不方便.因此,中國的朝廷在定都長安之餘,也感受到了對東方控制的力不從心.因此,在關中平原的西面建立一個新的首都以加強對中國經濟重心的控制也是歷史的必然.也這樣,歷史選擇了洛陽.
洛陽,古稱「洛邑」,爲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建造,其建立之前,恰逢商紂王之子武庚謀反,後被鎮壓,但這時的周朝感受到了對東方各個諸侯國控制的重要性,也就在此時,在周公旦的提議之下,建造了洛陽城的最初雛形——洛邑.就這樣,西邊的鎬京爲周朝的西都,而東邊的洛邑則是周朝的東都.中國首都的特色——兩都制,也在周朝初見雛型,而這種中國特色的首都模式一直延續到了明朝.此時,中國的歷朝歷代的首都,從長安搬遷到了洛陽,正是源於加強對中原賦稅之地的控制.就這樣,長安和洛陽的首都之爭,一直持續著中國封建歷史的最初1000年.
長安和洛陽的首都之爭,最初出現在東漢初年.光武帝復興漢朝江山之後,建都成爲洛陽.而在西邊的長安居民自然不滿,希望復其舊制,自然出現了洛陽和長安的最初爭奪.其中,班固所寫的《兩都賦》和張衡所寫的《二京賦》便是中國古代社會,長安和洛陽首都之爭的真實寫照.尤其是班固的《兩都賦》,賦中以主客問答方式,假託西都賓向東都主人誇說西都長安的關山之險、宮苑之大、物產之盛.東都之人則責備他但知「矜誇館室,保界河山」,而不知大漢開國奠基的根本,更不知光武遷都洛邑、中興漢室的功績,於是宣揚光武帝修文德來遠人的教化之盛,最後歸於節儉,「以折西賓淫侈之論」.最終,長安人和洛陽人一致同意定都洛陽.這也是中國最初出現的首都之爭的真實寫照.
此後,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轉入了三國分裂時期,從三國鼎立,到隋朝最終的統一,洛陽成爲了魏、晉、北魏三個北方政權(也就是晉是統一政權)的首都.而洛陽的西邊的長安,也就是在中國歷史上的這段分裂時期,其地位略低於洛陽.洛陽地處現在的河南省西部,背靠當時被稱作天下糧倉的關中平原一帶.雖後方擁有不錯的地理優勢,前方卻沒有太好的險要之地.但洛陽也有之勝於長安的優勢,那正是完全對於中原一帶,中國當時的經濟中心的輻射作用,而根據《後漢書》所寫,東漢時期幾個人口過百萬的郡基本都在洛陽的附近.反之長安在洛陽西面,雖有地形防禦的優勢,但由於賦稅的逆流而上,也會使得中央對於中原地區的管理有力不從心之感.自從周公旦建造東都加強對東方的管理開始,漢朝滅亡之後,中央對於中原地區這樣的管理在此後顯得更加的重要.
另外,上面曾經說到,占據秦蜀之地,便可以稱霸天下.但當時的中國,長安南方的巴、蜀之地基本控制在南方政權的手中(除去前秦和北周2個北方政權,而前者在錯誤的時間發動的錯誤的戰爭,使得統一的大好形勢蕩然無存).也就是這樣,長安也不自然的成爲了戰爭的前線,形成了不自然的威脅.其安全度遠遠的不如洛陽.也因此地位也難以和洛陽相比.而北魏孝文帝將首都從平城遷移至洛陽開始,從此再也沒有鮮卑族和漢族之分,促成了中國民族的大融合.即便此後隋朝統一中國,隋煬帝和唐朝的武則天也時不時的搬到了東面的洛陽,以加強東面中原發達地區的管理.
中國的分裂時期,洛陽的地位要略高於長安,但是步入了最終的統一,洛陽和長安之間的地位又是如何?平心而論,建造首都的關鍵除了對於發達地區的控制之外,還包括戰略上的擴展.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前面一千年裡面,其對外擴展主要是在中國的西北地區.由於幾個對中國歷史上影響比較大的少數民族,匈奴、鮮卑、羌大多數都是來源於中國的西北地區.因此,從某種程度上,長安和洛陽的建都也決定著中原統一王朝的戰略擴張,自然就是中原統一王朝對於西北地區的戰略擴張事業.而長安靠西,則使得中原王朝對西北的戰略擴展的輻射程度更勝一籌.
而在中國封建社會的前面1000年,兩個最大的盛世——漢唐盛世,其相似之處,便是這2個中國歷史上的大朝代其首都都在關中平原上的長安城下,自然對於中國西北地區的戰略擴張顯得更加的突出.漢武帝時期,馬踏匈奴,開通絲綢之路.盛唐王朝,滅突厥,統治整個西北大漠.無不與建都長安對於西北戰略擴張的便利有關.而古長安城也見證了這段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
縱觀中國前面1000年來,長安和洛陽的首都之爭,在洛陽建都的朝代以分裂的政權爲多.即便統一的朝代,東漢也比之西漢稍遜風騷,更無法和唐朝相提並論.而這次首都之爭,也正是對內控制和對外擴張之爭,而洛陽恰好是前者,長安恰好是後者.第一次首都之爭的結果是長安勝於洛陽,對外擴張勝於對內控制.
三、安史之亂——關中平原地位下降的開始:
正當唐朝王廷一片歌舞昇平,自認爲天下太平之時,唐明皇卻不敢相信,他所認爲對其忠心耿耿的安祿山居然從范陽起兵,直取唐都長安.而明皇的昏庸,楊國忠的胡亂指揮,也使得叛軍很快的打入了長安城內,就這樣「木易若逢山下鬼」,一出唐朝歷史上悲歡離合就這樣的產生了.隨後,太子靈武稱帝,稱「肅宗」,尊「玄宗」爲太上皇.開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平定安史之亂的鬥爭.
這場歷時8年之久的大亂,成爲了整個唐朝歷史的轉折點.自此,唐朝中央對於地方的控制能力逐漸的降低,形成了影響了整個唐朝歷史的藩鎮割據現象.而這樣的割據狀態一直延續到唐帝國的最終覆滅.這場影響著整個唐帝國權力結構的動亂,也導致了整個中國經濟發展的大轉移.中原的戰亂,又促使了一次新的人民大遷移.這次人民的大遷移,一點都不亞於此前晉室的南遷和此後宋室的南移.而中原戰亂所造成的經濟上的破壞,以及大量中原居民南遷之後,南方勞動力的顯著增加.使得整個中國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南方從六朝時期的建設開始,經過不斷的發展,直至安史之亂,其江南半壁成爲中國的經濟中心的趨勢已經非常的明顯了.而正是在這場動亂之後,整個唐帝國的藩鎮呈現出4種不同類型的割據勢力,一般稱爲河北、中原、西北和江淮4種不同的類型.這4種藩鎮互相傾扎,成爲了中唐之後的唐朝景象.
其中,中原藩鎮正是在鎮壓安史之亂的途中增長實力的,也漸漸的加大了對於中央的離心力.他們把持著當時中國中原地區的交通要道.而江淮藩鎮,也正是唐帝國賴以生存的賦稅之地.這個賦稅之地和唐王朝的首都卻相距有十萬八千里之遠.連接唐王朝朝廷中央和江淮賦稅之地也只有一個隋代開鑿的永濟渠.但這塊交通要道卻掌握在中原一帶若近若離的藩鎮手中.也威脅了唐帝國的生存.爲了生存,唐代宗時期,對於各地的藩鎮採取了姑息的政策,保證了財稅的按時到達,而這種姑息的政策卻擴大了地方割據勢力的離心力量.唐朝長安城,也在安史之亂之後,王氣一點一點的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慢慢的消失.除了唐明皇的昏庸,讓安祿山的叛軍打入了長安城內.隨後,吐蕃人的占領,回鄂人的洗劫,以至後來德宗年間,各地藩鎮的謀反,讓這塊千年古都蒼老了許多.
唐朝以後,再也沒有一個朝代將首都設置在長安.而「得關中者可得天下」的說法也在唐朝以後發生了改變.長安的沒落,一方面和關中平原的過度開發,導致生態失衡有關.從另外一個方面,中國的經濟中心的東移,也勢必導致其政治中心也逐漸的東移.長安的沒落也帶來了連鎖反應,和長安一起,洛陽也逐漸的沒落.由於洛陽比長安靠東,也只是時間晚了一會兒.後唐曾經將首都設置在了洛陽,但這只不過是洛陽的迴光返照罷了.後唐也是最後一個將首都放在洛陽的朝代,雖然,這也是一個分裂政權.
唐朝滅亡之後,中國進入了一個五代十國的戰亂時代,而這5個北方政權中,除了後唐之外,基本將首都設置在中原開封一帶.到了北宋年間,開封成爲了東方的商業中心(可見《清明上河圖》).據估計,北宋時期,當時的開封人口大約50萬左右,雖然沒有以前唐朝長安和阿拉伯帝國的巴格達那麼宏偉,但其商業往來的繁榮也是當年的長安和巴格達所無法媲美的.開封能夠成爲唐朝滅亡以後,中國一段時間的政治中心.同他的交通發達不無關係.在宋代以前,開封城就是中原地區的商業交通樞紐,加上五代十國的內亂,很多政權將首都設立在比較近的地方,也成就了開封.北宋建立之初,趙匡贏曾經想恢復正統,將首都定立在洛陽,但由於這樣很難控制江淮地區,最後也因此作罷.但交通方便的開封城也有著致命的缺陷,缺乏所說的地理天險.開封城沒有長安和洛陽的地理優勢,唯一的一道天然屏障便是開封城北方的一條黃河,而一到冬季,黃河一旦結冰,連這條天然屏障也沒有了辦法,敵人過黃河就如同行走於陸地之間.沒有了天然屏障,勢必造成了人工工事的使用增加,如果想要保障首都的安全,則必須將首都的兵力調配到最高,城牆建造到最堅固.宋代兵多,但戰鬥力不強的原因,和開封無險可守,不得不在兵力上做文章有一定的關係.
但畢竟,關中沒落之後,開封作爲首都,因爲其地理上的顯著劣勢而無法支持很久.北宋王朝見證了開封城的輝煌,也見證了開封的最終沒落.正當北宋內部六賊亂政,朝政腐敗之時,在中國的東北地區,生女真逐漸的崛起,完顏阿骨打的金朝軍隊很快滅亡了奄奄一息的遼國.開始緊盯著南方腐朽的北宋.而最終,開封城爲金朝四太子所攻破,徽、欽兩位宋朝皇帝爲金兵劫持到了北方.歷經金兵的洗劫,開封城在宋朝時期的繁榮景象蕩然無存,只能夠在《清明上河圖》中細細的品味.此後,江湖術士傳言,那金朝四太子正是趙匡贏轉世,因「斧影燭光」遭屈死,上天讓其轉世爲金朝四太子來滅了他的弟弟的後代.但金朝的崛起,也標誌著整個中國東北一帶的少數民族的崛起,而少數民族的崛起也給了中國的行政中心的地理位置一次全新的變化,這種變化也影響著現在的中國.
四、北京——胡漢一家
伴隨著宋代的「靖康之恥」,宋朝王室南遷,在南方的杭州過著「只把杭州當汴州」的醉生夢死的生活.不思進取的南宋朝廷在南方偏安的時候,北方的金朝也在躊躇滿志的改變了自己的首都.
北京的崛起,開始與金朝,而功勞最大的就是金朝的海陵王.在金朝內部的奪權鬥爭之後,海陵王成爲了金朝的最終統治者.海陵王的遷都,很大程度上是地域所限,因爲,到了他稱帝的時期,金朝領土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大的規模,因此,首都偏於東北一隅,物資運輸與公文傳遞多有違誤,使節往來也艱於行旅,致使政令無法及時暢達內外.加之金上京會寧府的宮殿樓閣、佛寺道觀、市井街巷,無不留有金熙宗風行君主制的痕跡,金上京皇族的懷舊和睹物思人,極容易形成一呼百應的政治氣候,給海陵王這個以殺兄(即金熙宗)奪位的帝王帶來滅頂之災.因而海陵王想通過遷都,通過分化、分治、溶化的過程達到完全解除女真皇族的組合力與反抗力,來確保自己的皇位.
同時,海陵王本身也有志在同一中國的願望,而統一中國必定向南進攻偏安的宋王朝.因此,將首都向南遷移本身也是大勢所趨.正是這樣,歷史就選擇了北京.北京之所以能夠成爲中國歷代少數民族的最愛,同樣和他的地理位置有著深層的關係.首先,北京所在之地,正好是中國東北平原和華北平原的交界之處,有意思的是,唐朝之後,有影響力的少數民族,如女真、蒙古基本都是發源於中國東北地區,而向南又能夠控制華北平原一帶,也就是現在中原一帶,既能夠控制東北一帶,他們這些民族的發源地,也能夠向南控制南方漢族的聚居場所.當年石敬塘將雲燕十六州拱手讓給遼國之後,此後的幾個朝廷都沒有能夠將其收回,也和雲燕十六州本身的地形優勢很有關係,正是雲燕十六州所處的居高臨下的態勢,也令後晉以後南方的朝廷望而卻步.而這種居高臨下,從某種程度上看來,也是統治和被統治的關係.
其次,北京在金朝以前,也是中國的邊境場所.秦朝時期,北京爲廣陽郡治所,北靠長城,向來是邊境防禦的重地.而到了漢朝,在和北方匈奴講和的時候,這塊地方也成爲了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之間的交易場所.因此,北京的胡人和漢族之間的往來也非常的緊密.歷觀中國歷代的一些少數民族政權,其首都很多都是建立在那些古代的邊境場所.因爲,對於胡人來說,設立在那些地方,一方面可以接近漢族的文化,另外一方面也不會因爲胡人文化的落後而自卑的少數民族在中原腹地的被自認爲高深的漢族人所恥笑.即便,金朝以前的中原少數民族政權的北魏,在孝文帝改制之前,首都也在平城,而平城在秦漢時代,也是南方中原王朝對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邊境重地,同時也是交流場所.因此,更多意義上來說,北京是中國民族大融合的最終產物,加之唐代以後的少數民族起源於東北,加之北京北靠東北平原,南控中原大地的顯著地理位置,也使得北京的地位越來越高.而金朝遷都北京之後,也進一步的漢化,女真人也從原來落後走向了先進.
但是,這場由海陵王發動的內亂也使得金朝內部的實力大大的受損,當海陵王發動對宋朝的進攻的時候,準備統一中國的時候,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采石之戰的慘敗,也令這位「欲乘馬於吳山之上」的海陵王丟了江山也丟了性命.歷史也步入了金宋對峙的局面之中,此時的金朝已經無力滅亡南方偏安的南宋政權.此後的中國又繼續著長達100多年的分裂態勢.直到另外一個新的強勢力的產生.
經過蒙古幾代統治者的努力,蒙古騎兵先後滅亡了西夏、金,至忽必略,改蒙古爲元,後滅南宋,第四次統一中國.開始了元朝的統治.元朝首都史稱「大都」,也就是在金朝首都中都的基礎之上所建立的.由於,元朝和金朝一樣,基本都是少數民族的政權,而且同樣都來自於中國的東北一帶.因此,其定立首都的想法應該大致相同.而忽必略本人也和前面的多位蒙古大汗所不同,本身也立志於提高蒙古族的文化,也就是漢化.也採用了一些漢族人常用的政策,但民族上的不同和將中國的民族分成4個級別,也令很多政策難以實行.此後的元朝皇帝,如英宗,也曾經大力實行漢人所實行的政策,但最終爲守舊勢力所殺.
而在整個元朝統治時期,中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固然,蒙古人的殘暴嗜血令中原和江南一帶的經濟生產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在西方史學界認爲,中國的衰弱正是從蒙古人入主中原開始.但是,蒙古人的入主也給了整個中國帶來了新的東西.自從元朝統一中國之後,中國再也沒有出現數百年的分裂局面,此後是元、明、清三代一統.而同時也在元朝,中國對於南方地區,尤其是嶺南地區的控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同時,整個中國南方的邊疆也在元朝基本初定.台灣、西藏自元朝開始,成爲了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我認爲,元朝對於中國歷史的貢獻是毀譽參半.
同時,元朝統一中國的路線和方向比之前朝有了徹底的改變.唐朝以前爲「得關中者可得天下」.最終的統一中國的政權總是先占據秦、蜀之地,後謀求中國的最終統一.但關中平原地位的下降也改變著這樣的形勢.從金朝軍隊在和尚原的失敗開始,到以後蒙哥死於釣魚城下,四川久攻不下之後,開始了另外方式的統一.最終,元朝軍隊統一中國的步伐和前面幾個政權的統一路線都不同,雖先南下攻取大理,但是四川是元朝軍隊最後攻取的地方.此後元朝軍隊先渡過長江,下江南,攻取臨安,此後步步緊逼,滅亡了宋朝.與此同時,在四川被元朝攻下之後,南宋政權早已經滅亡了6年之久.以後,清朝統一中國和解放軍建立新中國的路線和元朝也大相逕庭.
中國古代都城遷移的規律性認識
1、都城遷移的趨勢:中國古代王朝的都城總體呈現出由西向東發展的趨勢:西安——洛陽——開封——北京.其間,在少數民族政權入主中原後,漢族政權的都城又出現由北向南遷移的傾向.具體說來,從夏朝到北宋,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區,都城的遷移呈現出由西向東的趨勢:西安——洛陽——開封.從南宋到清朝,都城完全離開中原移到臨海地區,都城的遷移出現由北向南,而後又由南向北移動的趨勢:杭州——南京——北京.
2、都城遷移的一般原因:(1)黃河流域生態平衡遭到破壞是根本原因.(2)經濟中心的東移或南移是直接原因.(3)軍事、政治鬥爭中心的東移或南移是重要原因.
3、幾點認識:(1)考察中國古代都城的遷移,不難看出其蘊涵的經濟、文化和政治特點.因爲都城是一定時期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標誌.(2)古代都城一般都會遷到經濟發達、交通方便的地區,以便取得所需要的糧食和物資.歷代王朝遷都的標準基本是一致的,誰也不會把首都遷到偏遠的貧瘠地區去.(3)在中國古代生產力落後的情形下,政治、經濟、軍事(國防)是決定都城遷移的首要因素.後期,隨著運輸系統的改善,經濟的因素則退居次席.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