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高一歷史必修三專題1到4的知識總結,還有地理必修2的三 四單元必修3的一 二單元,政治必修二的全部

題目:

求 高一歷史必修三專題1到4的知識總結,還有地理必修2的三 四單元必修3的一 二單元,政治必修二的全部
都是知識要點的總結 越詳細越好,好的再加50~

解答:

  (一)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
  1古代中國農業主要耕作方式的變革
  1、原始農業的產生:「刀耕火種」、「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國農業進入了「耜耕」或「石器鋤耕」時代
  3、春秋戰國時期:鐵犁牛耕,中國古代農業的傳統耕作方式形成.
  漢代牛耕逐漸普及全國.東漢時出現了一牛挽犁代替耦犁,這種耕作方式便於牛耕普及.
  2了解古代中國的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以小農戶個體經營爲主的農業經營方式,是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3、古代水利建設概況
  1、夏商周:農田水利有較大發展.
  2、春秋戰國:戰國時秦國蜀郡守李冰修的都江堰,水工鄭國在秦國修的鄭國渠.
  都江堰
  3、秦:靈渠
  4、兩漢:西漢漢武帝親到黃河工地命文武百官背土,東漢王景治黃河才基本解除了黃河水患.
  5、隋煬帝:開通了大運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長的運河.
  6、唐朝:設專職官員管理水利事業,各地興修了不少水利工程,還創製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車.
  (二)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的發展
  了解古代中國在紡織、和制瓷等手工業部門取得的主要成就:
  1、紡織業主要成就:
  (1)原料使用先後順序:麻葛絲棉.
  (2)絲綢之路:漢代開闢.絲綢遠銷以羅馬爲中心的地中海地區.
  (3)唐代私營紡織作坊興起,官營紡織業也有相當大的規模,朝廷徵收民間紡織品的數量相當可觀.
  2、冶金業主要成就:
  商周時期青銅器鑄造工藝特點:分布廣,規模大,水平高.戰國以後以鐵器爲主,漢代冶鐵開始使用煤炭做燃料,供風形式也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
  3、制瓷業取得的主要成就:
  (1)先有陶後有瓷
  (2)陶器:a、產生——原始時代彩陶b、發展:山東龍山文化——蛋殼黑陶c、獨特技術——唐三彩d、陶瓷過渡時期:商代中期到東漢晚期.
  (3)瓷器:a、唐代青瓷——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峯翠色來b、唐晚期長沙銅官窯首創彩繪工藝.c、清朝:粉彩瓷器的工藝技術發明——康熙時期、頂峯——雍正時期
  (三)古代中國的商業發展
  了解「市」的形成與發展及其特點:逐漸打破時空限制,雖受政府嚴格限制,但仍相當繁榮
  (1)秦代管理「市」有明確的法律規定.
  (2)漢代在進行集中貿易的「市」, 有專門的管理機構
  (3)六朝時代,出現了「草市」
  (4)唐代「草市」的作用十分顯著,「夜市」比較繁榮
  (5)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
  (6)明清都市中的商業區已經相當繁華.
  (四)「重農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及其影響
  (1)「重農抑商」政策含義:強調發展農耕,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
  開始於戰國時期的商鞅變法.
  目的:維護專制主義國家政權的經濟基礎.
  影響:「重農抑商」政策有利於保障國家的安全,維護政治的穩定,鞏固君主的地位,但這一政策的實施使社會經濟的活力受到壓抑,而新的經濟因素和生產方式的萌芽,也未能得到正常發育,這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2)「海禁」政策的基本含義:明清王朝禁止中國人赴海外經商和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的政策.
  影響:「海禁」政策扼殺了對外貿易進步的可能性,不僅妨礙海外市場開拓,抑制資本的原始積累,阻礙資本主義萌芽滋長,使中國失去了利用國際貿易的優勢地位開闢海外市場、刺激資本擴張、推進工業化的契機;而且使中國與世隔絕,從而阻斷了中國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使中國落後於世界潮流.
  專題二 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1.自然經濟開始解體:
  (1)過程:鴉片戰爭後,以英國爲資本主義國家加緊商品輸出,中國手工棉紡織業的衰敗,標誌著自然經濟開始解體.第二次鴉片戰爭後列強依賴奪取的更多的特權,加緊對中國商品輸出,並打入內地市場,自然經濟解體的速度進一步加快,逐漸地使中國成爲世界資本主義的經濟附庸.
  (2)表現:A、農產品程度有了一定發展,並開始受到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影響.B、經營對華貿易的洋行大量增加.C、買辦和買辦化的商人開始出現,貿易中心由廣州轉移到上海.
  (3)中國社會經濟結構逐漸發生了重大變化,自然經濟的破壞,爲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商品市場,大量 農民和手工業者的破產,又爲資本主義發展提供了勞動力市場.
  2、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曲折發展階段表
  階段 時間 原因 表現 影響 認識
  產生 19世紀六七十年代 a.列強入侵瓦解自然經濟.
  b.外商企業豐厚利潤的刺激.
  c.洋務運動的誘導. 抵禦了列強的經濟侵略,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 1.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2.要實現近代化,必須實現民族獨立
  初步發展 從甲午戰爭到一戰前 a.列強的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自然經濟.
  b.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
  c.「實業救國」的推動.民族資產階級作爲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台.短暫春天
  (「黃金時代」) 民國初期(一戰期間)(1912-1919) a.辛亥革命掃除了一些障礙.
  b.「實業救國」的影響.
  c.羣衆性的反帝愛國運動.
  d.一戰期間列強放鬆了經濟侵略. 輕工業發展較快;湧現出一批著名的實業家 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爲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奠定了階級基礎.
  抗戰前夕的短暫發展(此段不作考試要求) 國民統治前十年(1927-1936) a.全國的基本統一.
  b.國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經濟政策(「幣制改革」、「國民經濟建設運動」)
  c.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蓬勃發展. 發展顯著,民族工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逐漸占主導地位.
  萎縮 抗戰勝利後(1945—1949) a.美國的經濟掠奪.(《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新二十一條」)
  b.官僚資本的排擠.
  c.國民政府的苛捐雜稅. 國統區的工業體系趨於瓦解.
  3、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
  (1)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
  (2)地點:上海、廣東、天津東南沿海地區.
  (3)代表企業:上海方舉贊創辦的發昌機器廠;南海陳啓沅創辦的繼昌隆繅絲廠;天津朱其昂創辦的貽來牟機器磨坊.(3)產生的途徑:一種是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買辦、商人、華僑等投資於近代工礦企業;另一種是部分手工工場開始採用機器生產,轉變爲近代工礦企業.此外,洋務運動創辦的民用企業
  4、認識中國資本主義產生的歷史背景
  (1)外國資本主義的入侵使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逐步解體(主要原因)
  (2)外商企業的刺激
  (3)洋務運動的誘導
  5.民國初期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短暫春天)
  發展最快的民族工業:紡織業、麵粉業等.
  代表人物:張謇(狀元、實業家,創辦南通大生紗廠)、榮宗敬、榮德生、周學熙.
  特點:(1)發展不均衡(①集中於沿海地區;②輕工業發展迅速,重工業發展緩慢)
  (2)在整個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封建自然經濟一直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
  (3)發展艱難(在封建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夾縫中艱難發展.)
  6.影響中國資本主義發展的主要因素:
  不利因素:①先天不足;②誕生和發展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這是阻礙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決定其兩面性:革命性和妥協性.)③後天畸形;④戰爭和革命不斷,政局長期動盪.
  有利因素:①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②清末至民國政府鼓勵興辦實業;③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④實業家自強不息的愛國精神.
  7.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地位與作用
  從發展趨勢上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資金少、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地區分布不盡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賴外國資本主義、本國封建勢力和官僚資本主義,難以獨立發展.
  民族資產階級在夾縫中求生存,在鬥爭求發展,逆境中奮進,但受階級和時代的局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走資本主義道路行不通,民族資產階級不可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
  專題三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一、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1.過渡時期(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1)總路線和總任務:一化三改造(國家工業化,有步驟地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2)特點:①時間的長期性.②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同時並舉.③「一化」爲主體,「三改」爲兩翼.
  「三改」實質是變革生產關係,將生產資料由私有制轉變爲社會主義公有制.一化主要表現爲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的實施.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過程: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
  A、形式:國家資本主義B、政策:和平贖買.
  對農業、手工業改造:農業生產合作社與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形式.
  (2)歷史意義:A、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標誌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建立.B、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3)局限性:後期工作急躁和粗糙.
  二、 中共八大
  A、時間:1956年
  B、內容:(1)指出國內先進的社會制度同落後的生產力的矛盾;(2)黨和全國人民的當前任務就是集中力量把我國儘快從落後的農業國變爲先進的工業國.(3)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即在綜合平衡中穩步前朝氣經濟建設方針.
  C、意義:八大的路線是正確的,提出的許多方針和設想富有創造性,是對我國自己的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的探索.
  三、錯誤探索表現 :
  A、「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原因:急於求成和片面強調經濟建設發展速度的思想指導.影響:使「左」傾錯誤(主要標誌: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嚴重泛濫開來,造成社會生產力的極大破壞.
  B、「文革」對經濟建設的破壞:使正常的生產和社會秩序出現嚴重混亂;失去極其寶貴的發展機遇.詳參P57最後一段.
  四、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1.十一屆三中全會 1978年
  基本內容:(1)思想路線: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
  (2)重點轉移:以階級鬥爭爲綱轉向以經濟建設爲中心,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
  (3)重要決定:改革開放.
  歷史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決策,開始了中國從「以階級鬥爭爲綱」到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從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從封閉半封閉到對外開放的歷史性轉變.以這次會議爲起點,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道路正式開闢,偉大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由此揭開序幕.
  2.經濟體制改革
  (1)起步:農村的經濟改革(重點,三農問題)
  主要內容:「包產到戶、「包幹到戶」,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最早從安徽、四川兩省開始.)
  作用:極大調動農民積極性;根本改變農村面貌;推動城市改革.
  (2)城市企業改革:原則:政企分開、所有權和經營權適當分離.意義:通過這些改革,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企業有了競爭機制,增加了活力,經濟得到快速發展,效益顯著提高.
  3.對外開放
  (1)對外開放的格局:經濟特區(首先)——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
  (2)經濟特區有五個: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1988年).
  (3)1990年,上海浦東成爲對外開放區,成爲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標誌.
  五.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1.以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召開爲標誌,中國的改革開放步入一個新的階段.
  2.中共十四大:時間:1992年10月;內容:確立了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明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專題四 中國近現代社會生活的變遷
  1. 服飾 (1)中山裝與旗袍是近現代民族服飾.
  (2)近代,中國男子的流行服飾有長袍馬褂、西裝、中山裝.
  (3)階段
  第一個階段:鴉片戰爭後到新中國的建立.這一階段的階段特徵爲中式與西式、傳統和現代服飾並存;具體表現在長袍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裝、中山裝、旗袍更成爲這一時期的典型服飾.
  第二個階段:新中國建立後到十一屆三中全會.這一時期由於政治上的影響,階段特徵爲與革命相關的服飾成爲主流;具體表現在列寧裝、制服裝、綠軍裝成爲社會的流行.
  第三個階段: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階段特徵爲與世界接軌,多彩呈現;具體表現在,服飾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觀大方轉變,各種款式的服裝層出不窮.
  2.飲食結構:魯菜、粵菜、川菜、淮揚菜四大菜系.近代西餐傳入,中西餐並行於世.
  3.住宅:居室建築開始出現西化的趨向,中西合璧成爲典型特徵.
  4.習俗風尚:
  (1)促使變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等(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變革)以及外來文化的影響.
  (2)近代風俗變遷中最爲明顯的是:婚喪禮俗的變遷.婚姻風俗的變遷特徵是刪繁就簡.
  5、影響中國近現代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化的主要因素
  一歐風美雨的潛移默化.西方國家資本的注入,把以工業文明、科學文化和生活方式爲核心的近代文明是移植到中國;
  二是維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動.
  6、中國近現代社會的物質生活習俗變遷的特點
  (1)在鴉片戰爭後直至民國時期經歷了由盲目排外向學習西方、由過去的封建傳統社會向現代化社會趨進的過程,呈現出既追新慕異、去土存洋,又新舊並存、中西合璧的特徵.
  (2)建國後由於意識形態的支配,又重新趨於封閉化、獨立化.
  (3)改革開放以後,由於觀念的轉變,與世界聯繫愈加緊密,逐漸又跟上了國際的潮流.
  7.交通:牽引動力由人力、畜力向機械動力演進,是交通近代化的趨勢
  (1)中國有自己的自行車製造廠是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1906年天津有軌電車,1924上海公共汽車.
  (2)中國近代輪船業發端于洋務運動時期.(1865年,中國終於建造成了自行設計的第一艘輪船.)民航事業起始於20世紀20年代.
  8.通信:郵政、電話、電報,見P77-78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