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分級與分類的基本原則及其劃分結果是什麼?

題目:

地貌分級與分類的基本原則及其劃分結果是什麼?
1:什麼是土的三相圖
2:把土作爲工程建築物基礎有哪些分類依據及結果?

解答:

  根據地貌形成原因、形態特徵與岩性組合相結合的原則,可將境內地貌分爲三級:第一級爲成因類型,依控制地貌形成的主導營力分爲侵蝕剝蝕構造地貌、侵蝕剝蝕地貌和堆積地貌.第二級爲形態成因類型,依地表基本形態特徵分爲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第三級爲岩性形態成因類型,依岩性組合特徵分爲變質岩(m)、花崗岩(g)、石灰岩(m)、砂頁岩(s)、砂礫岩(c)、紅岩(r),第四級鬆散堆積物地貌.
  地貌類型劃分指標
  地貌類型 地表形態特徵 海拔(米) 相對高程(米) 坡度 組成物質
  山地 起伏很大,線狀延伸,脈絡清楚,切割強烈,基岩裸露,構造形跡表現明顯 中山>800 600 >75° 變質岩花崗岩
  中低山500~800 400~600 >30° 砂頁岩砂礫質
  低山300~500 變質岩
  丘陵 波狀起伏,脈絡不分明,丘頂多呈渾圓狀,多基岩裸露 <300 150~200 15°~25° 紅岩、花崗岩、砂頁岩
  崗地 起伏和緩,切割不強烈 <100 10~60 <15° 基岩、第四紀物質
  平原 平坦 <50 <5° 第四紀物質
  一、山地——侵蝕剝蝕構造地貌
  山地是新構造運動時期以後,地殼運動相對上升地帶.經長期侵蝕剝蝕而成.地質構造形跡在地貌上有一定的表現,主要山脊線和溝谷延伸方向,大致與構造線一致.山地多分布於東北、東部和東南部的外圍.山地面積爲2240.8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5%,根據形態特徵可分爲中山、中低山、低山3個亞類.
  中山 臨湘市藥姑山(1261.1米)、大雲山(909.7米),岳陽縣相思山(957.2米),平江縣幕阜山(1595.6米)、連雲山(1600.3米)等,都屬於中山.主要組成物質是花崗岩和變質岩.海拔高於800米,相對高度高於600米,地面坡度大於50°.割切明顯,河網沖溝密度3~6公里/平方公里,具有山高、谷深、坡陡的特徵.溪谷密布,現代地貌發育過程以流水線狀侵蝕爲主.溝谷河源侵蝕已達埡口鞍部,水系呈樹枝狀和放射狀分布.
  中低山 臨湘市中山外圍,五尖山一帶,大雲山、相思山的外延部分,幕阜山余脈,連雲山西南部,復興山、汨羅市玉池山等,都屬於中低山.主要組成物質爲變質岩和花崗岩.海拔500~800米,相對高度400~600米,地面坡度大於30°.河網沖溝密度爲3~6公里/平方公里,中等切割,現代地貌形成過程以流水線狀侵蝕爲主.具有山嶺陡峻,山脊明顯,脈絡清晰,走向不定的特徵.這類山脊多呈圓滑狀,田壠兼有凹形和凸形,山體呈豬背狀.
  低山 華容縣桃花山一帶,大雲山、幕阜山、復興山外圍,汨羅市東南部和東北部智峯山以及南部的密岩山、飄峯山、神鼎山的殘留頂蓋.臨湘市長安谷地兩側,岳陽縣麻布大山和岳陽樓區小木嶺等,都屬於低山.主要組成物質是花崗岩、變質岩、砂頁岩和砂礫岩.海拔300~500米,相對高度20米,地面坡度25°~30°.切割輕微,河網沖溝密度爲4~6公里/平方公里,山脊脈絡清晰,但走向較亂.
  二、丘陵——侵蝕剝蝕地貌
  丘陵處於地殼緩慢上升地帶.丘陵面積爲3435.98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3%.按地表形態特徵可分爲高丘陵與低丘陵兩個亞類.
  高丘陵 一般分布在山地前緣地帶,或山地余脈的延伸部分.臨湘市忠防、橫鋪、聶市,岳陽縣毛田、相思、公田、饒村,平江縣談岑、甕江、三陽、鍾洞及連雲山一帶,分布著由變質岩(或千枚岩、板岩)組成的高丘陵.華容縣牛角山、小墨山一帶,臨湘市詹橋、白羊田、賀畈,岳陽縣毛田、相思、公田、甘田、饒村、鳳凰,平江縣南江、虹橋、柘莊、瑚佩、思村、蘆洞,汨羅市弼時、高家坊等地,分布著由花崗岩組成的高丘陵.另外,臨湘市長安谷地兩側呈東西向分布著砂頁岩高丘陵.平江縣金龍、大洲一帶分布著砂礫岩高丘陵,海拔200~300米,相對高程150~200米,地面坡度20°~25°,局部大於25°.河網沖溝密度爲4~5公里/平方公里.丘體多呈短條狀,丘脊與沖溝谷地略呈帶狀,相間排列.沖溝多闢為壠田,坡腳多爲旱地.丘頂圓渾,丘脊平緩,基岩局部裸露,大部分風化較強烈,坡殘積物較厚.現代地貌發展過程以流水線狀侵蝕爲主,水土流失嚴重.
  低丘陵 主要分布於高丘陵外圍和向崗地過渡地區.華容縣大乘寺以北,臨湘市聶市,岳陽縣南沖、月田、黃岸、大塅、甘田、蘭田、渭洞、鳳凰、關王,平江縣三陽、甕江、談岑、鍾洞,汨羅市紅花、天井、長樂、古侖、白水等地,分布著變質岩(千枚岩、片岩、板岩)組成的低丘陵.臨湘市桃林、長塘、忠防、白羊田,平江縣長平盆地部分地區分布著紅色砂礫岩、頁岩組成的低丘陵.華容縣鼎山、石伏山一帶,臨湘市白羊田、賀畈、詹橋,岳陽縣毛田、渭田、饒村、鳳凰和新開塘一帶,平江縣南江、虹橋、鍾洞、岑川、西江、思村、蘆洞、梅仙、瑚佩,汨羅市黃柏、川山坪、高家坊等地,分布著由花崗岩組成的低丘陵.另外,還有臨湘市長安谷地兩側,是由震旦系——寒武系砂頁岩組成的低丘陵.平江縣金龍、漿市、大洲等地分布著由第三紀紅色砂礫岩組成的低丘陵.臨湘市羊樓司、雲溪區路口等地還有零星分布的由寒武系——奧陶系灰岩、白雲岩組成的低丘陵,海拔100~200米,相對高度60~150米,地面坡度15°~20°.河網沖溝密度5~7公里/平方公里.丘體零亂,無方向性,多呈饅頭形、穹窿形成短壠崗形,丘頂渾圓,丘谷交錯,丘間坳溝,凹地比較發育,已墾爲水田,部分丘坡爲旱地.現代地貌形成過程以流水侵蝕作用爲主,溝蝕片蝕均較強烈,水土流失嚴重.
  三、崗地——侵蝕剝蝕地貌
  崗地處於地殼相對穩定的地帶,長期受流水侵蝕和物理風化等作用的影響,面積爲2689.03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8%.按其形態特徵,分爲高崗地和低崗地兩個亞類.
  高崗地 華容縣三郎堰以北,寄書嶺、墨山、小耳山、鳳山,汨羅市桃林寺、范家園、火天、黃市、古培,平江縣安定、三陽、嘉義一帶的3~5級河沿階地,分布著由網紋狀紅土和礦礫層組成的紅土高崗地.臨湘市桃林、長塘、忠防,平江縣長平盆地邊緣,汨羅市大荊、黃市、火天等地,分布著由紫紅色砂岩、礫岩、粉砂岩、礦質礫岩組成的高崗地.平江縣岑川、西江盆地,汨羅市川山坪、高家坊、弼時、銅盆、沙溪、黃柏、古侖、長樂、天井,臨湘市南部花崗岩河谷兩側,分布著由花崗岩組成的高崗地.華容縣黃湖山、鳳山,臨湘市坦渡、源潭,岳陽縣康王、烏江、西塘、崑山、麻塘、龍灣、五垸,平江縣栗山、談岑、甕江、三陽,汨羅江流域兩側的鐵門坎以上和神鼎山、密岩山西北部,分布著由變質岩組成的高崗地.另外,臨湘市長安谷地坦渡部分地區有砂頁岩高崗地,平江縣木瓜、龍門、漿市、思村、蘆洞等沿汨羅江一帶,分布著由砂礫岩組成的高崗地.海拔一般低於100米,相對高度30~60米,地面坡度10°~15°.河網沖溝密度4~6公里/平方公里.崗體呈饅頭狀散布或壠崗狀溝壠相間排列,崗頂平齊.
  低崗地 華容縣洪山頭、塔市驛、三封寺、終南,岳陽縣黃沙、黃秀、大明、荊州、鹿角、中洲、友愛、中村、白羊、十步、熊市、楊林、公田,平江縣栗山、三陽、安定、嘉義,汨羅市新塘、白塘、楚塘、桃林寺、范家園、白水,湘陰縣東部和屈原農場部分地區,分布著由紅土組成的低崗地.臨湘市桃林、忠防、長塘、白羊田、長安、乘風,湘陰縣安靜等地,分布著由紅岩組成的低崗地.臨湘市鴨欄——定湖以北地區及長安谷地內側,分布著砂頁岩組成的低崗地.汨羅市川山坪——高家坊、銅盆——弼時谷地向山地過渡的兩側和白水鎮,湘陰縣玉華、金龍、長康,分布著由花崗岩組成的低崗地.臨湘市鴨欄——定湖以南地區,平江縣栗山、談岑、甕江,汨羅江沿岸平原與智峯山交接部位,分布著變質岩(千枚岩、板岩)低崗地,海拔低於60米,相對高度10~30米,地面坡度5°~10°.現代地貌發育過程以流水面狀沖刷和溝蝕作用爲主.河網沖溝密度2~3公里/平方公里.崗頂平齊,崗體多呈饅頭狀,和緩起伏,微向平原傾斜.外側與平原接壤,轉折清晰;內側與高崗地接壤,逐漸過渡.
  四、平原一堆積地貌
  平原主要是在新構造運動地殼相對下降的地區,由河湖沖積物長期堆積而成.面積爲4033.55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7%.主要分布於華容、岳陽、湘陰、汨羅縣(市)和錢糧湖、屈原、建新、君山、黃蓋湖農場.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面坡度小於5°,微向洞庭湖傾斜.河網沖溝密度1~2公里/平方公里.地面平坦開闊,沉積深厚,耕地連片.根據地表形態特徵與物質組成狀況,可分爲江河沖積平原、濱湖沖積平原和溪谷沖積平原3個亞類.
  江河沖積平原 分布於長江右岸和湘江下游地帶,主要包括華容縣江洲、集城、塔市和洪山頭一部分,臨湘市江南、黃蓋湖農場、岳陽縣新牆河下游沿岸,汨羅市曹家山以下的汨羅江兩岸,屈原農場中部,湘陰縣三塘和東塘北部,湘、資二水尾閭.地表物質主要由河流沖積物組成,海拔低於40米,坡度小於5°,地面平坦,微向江河傾斜.
  濱湖沖積平原 分布於濱湖地帶,主要包括華容縣西南部,君山區廣興洲,錢糧湖、建新、君山農場,汨羅市從磊石沿汨羅江東岸一帶,屈原農場北部和西部,湘陰縣境內湘江以西地區.地表物質主要由江河沖積物和洞庭湖沉積物組成.海拔一般低於30米,坡底小於3°,地勢低平.湖洲、漫灘、溼地廣布.
  溪谷沖積平原 發育於丘、崗溪谷地帶.東部山區是溪河發源地.一般流程短,流量小,侵蝕作用強,河漫灘不多.丘崗地區地勢比降小,河谷較開闊,曲流較發育,河流沉積作用盛行,形成由洪積、沖積物組成的溪谷平原.主要分布於桃花山外緣,桃林河、源潭河、新店河、新牆河河谷兩側,汨羅江及其支流兩岸,湘陰東部崗地溪河谷地等.地表物質由全新統沖積物組成.海拔一般在50米以下,地表較平坦,微向河牀傾斜.坡度一般小於3°,近山地部分可達5°,溪谷平原大都已闢為農田.
  五、水域——河湖塘庫
  洞庭湖位於境內兩側,長江沿境內北部邊界穿過,湘、資二水從岳陽市西南入境,地勢東高西低,雨水豐富.因此,水系發達,河、湖、塘、庫較多,水域廣闊,素有「洞庭水鄉」之稱.水域面積(不含外湖)爲2539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7%.
  境內以洞庭水係為主,其流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90.54%,其次是濱江水系和鄱陽湖水系.有大小河流273條,湖泊165個.還有多座中小型水庫,引水河渠密布,蓄水山塘多處.東部山地區有水面285.20平方公里,占水域總面積的11.23%,中部丘崗區有水面543.74平方公里,占水域總面積的21.41%,西部平原有水面1710.70平方公里,占水域總面積的67.36%.此外,外湖水面面積約有290平方公里.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