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之文字

...

鄉土中國


翻開這本中國鄉土社會變遷的書,我欲與費先生的鄉土社會靈思相碰撞。

每個人一生的經曆似一步步腳印,踏出去的收不回,淹沒了難以尋回;中國社會的變遷似一個個烙印,留下的難以消磨,消失的費力也難以喚回。

從古到今,人們常對鄉下人存在一種誤解,認為他們是中國社會階層中文化水平較低的一層,除去颠覆一個社會的運動發生時,他們數量上的力量被人稱贊與敬愛;社會穩定時,卻是少有人去探究他們存在的意義。

人們輕視鄉下人無非是因為一個“愚”字,即“文盲”。個人認為這種愚并非智力上的差距,而是一個群體生活差異上的差距。鄉土社會中日常生活接觸一定範圍的人,少接觸陌生人,對文字需求少,僅依靠語言就可以做到有效的相互溝通(這裡我們要分清文字和語言的不同)。例如,長時間生活在一起的人,彼此熟悉對方的習性,面對面,一個動作,一個眼神便能理解對方,這個時候文字便顯得稍有多餘了。

當然,我不否認文字是現代化生活的必要工具。隻是在鄉土社會中,文字并不是鄰鄉而居,以土為生的鄉土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如果僅是從鄉下人不能靈活使用文字這一工具,評判他們是“愚”的,那麼這個論據略顯單薄,難以令人信服,可就是這個略顯單薄的論據,令一代又一代的鄉土人士頭上頂着一個“愚”字 。

在鄉土社會中,文字不是必須,語言才是。鄉土社會是一個面對面的社會,人們習慣有話當面說明白。文字的發生是在人和人傳情達意的過程中受到空間和時間的阻隔的情景裡。從時間阻隔看分為個人的今昔之隔和社會的世代之隔,我們記憶的存在是為了發展而存在,沒有意識概念的動物可以憑借本能應付生活,并不需要有記憶。

對于人類,我們隻能看見自己所注意的對象,記憶對自己有影響的事物,與我們生活相關的能力,才是我們所需要的。我們的記憶也如此,我們此刻的“記”是為了當前有關或将來需要而去記憶。另一方面,在鄉土社會中,語言是足夠傳遞生活信息的。當一個人有困難時,他便會求助比自己年長的人,年長的人給予年輕人經驗,口口相傳,對文字需求不大。

總的來說,在鄉土社會中,文字不是必須的,存在語言才是。如果我們僅以是否熟悉文字來評判一個階層的智力高低是無法令人信服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