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秦記》:穿越千年,隻為了随波逐流?
最近,我一口氣聽完了《尋秦記》,為什麼用了一個“聽”字呢?是因為我曾經嘗試過三次去讀這本小說,但實在是讀不進去,而對于黃奕這個作者而言,又是我個人十分十分欣賞的,所以這本作為它最經典兩部作品之一的尋秦記,我無論如何都想把它讀完,于是,我選擇了有聲小說。
經過了三個月的時間,我終于把這本中國穿越小說的鼻祖聽完了,平心而論,我真的沒有覺得這本小說有多好看,大概是因為現在這個社會的穿越戲碼實在是太多了,讓人眼花缭亂,并且把人們對于穿越的審美拔高了一個層次,所以回過頭來我們看這部幾十年前的作品的時候,就沒有那麼多亮點,甚至會覺得它有一點冗長和乏味。
我先來說一說我當年為什麼,讀不進這本書,最主要的人就是他基本上會每隔一幾個章節就會出現一些關于色情描寫的片段,我剛接觸這本書的時候,還是一個初中生,對這一類話題會有一個天生的敏感,總覺得自己在看禁書,而到了大學時代的時候呢,又覺得這本書又厚又長,還不如去打會兒遊戲呢,而現在之所以讀了他,最最最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去年黃易這位作家離開了我們.......陪伴了我整個高中的存在,所以,每天對你說話的人離開了你一樣,總覺得,生命中好像多了一種缺失。
扯遠了,我們來說說這個作品吧,由于是黃易早期的作品,所以,這本書裡的很多情節設計的并不是那麼巧妙,而且有很多地方也是經不起捶敲的,但整個故事和大秦曆史來看的話,也算是環環相扣,當那些曆史人物出現在小說當中的時候,大家有了另外一種解讀,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剛開始,項少龍這個主角,把現代的一些東西帶到古代的時候和把,初中課本哪些經典的詩詞說給古人聽的時候,讀起來真的是非常的爽,就是現在所有穿越爽文的範本,不過這個東西真的就像糖吃多了,你就不會覺得它有那麼甜一樣,這種戲碼讀到後來的時候就沒有覺得那麼吸引人了,而且我想王毅自己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中間也是遇到過瓶頸的,比如項少龍在秦混的風生水起的時候,情節讀起來好像就沒有那麼爽,所以最後才有他兵敗落魄歸零的一個旅程,我自己就有明顯的感覺,當歸零以後,再次慢慢崛起的這個過程,非常吸引人的,好像是不是大家都喜歡變牛逼的過程,而不是一直很牛逼的狀态呢?又或者這是我自己個人讀書的一個特有體驗?
這本書呢,有一個最基本的觀點就是曆史不可逆,但是可以創造,盡管黃易用第三人稱的寫法去描寫了整個劇情,其實筆觸一直沒有離開過項少龍這個主角,與其說是第三人稱,倒不如說假借項少龍這個名字的第一人稱描寫,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圍繞項少龍發生的,所有情節的推動都是靠項少龍這個人來判斷的,所有的關系網都是與項少龍有關的,就像如果我要拍電影的話,我的鏡頭根本就沒有辦法離開主角項少龍,一旦離開了就沒有故事聊了。而項少龍這個人是知道曆史發展的人,所以他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根據他所知道的曆史,按部就班的開展,所以整本小說讀下來就沒有那麼多驚喜,因為都是既知的曆史,但,還是有幾個比較驚喜的點,比如說秦始皇是項少龍的幹兒子冒名頂替,比如說項少龍後來的兒子是,西楚霸王項羽,比如說呂不韋的敗亡和李斯的崛起都是因為項少龍從中操作,這些都是非常神奇的點,但除了這幾個點之外,整個故事當中真的很難有記憶點,那些和項少龍發生過風花雪月故事的女人們,到最後我們甚至記不住她們的名字。
就總結一下吧,以長篇穿越小說鼻祖的角度來看,這本小說依然是成功的,但是以現在穿越小說的基本水平來看的話,這本書隻能說一般,但是如果你是學生黨的話,我還是推薦大家看一下,因為黃易這個人對于曆史的了解,真的是有他自己獨到的見解,如果你是文科生,如果你正在學中國古代史讀一下這本書的話,也許會讓你曆史這個科目的分數提升有所幫助。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