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通俗化翻譯理解·卷四十八·漢紀四十
漢紀四十,壬辰(92年)—乙巳(105年),共14年
孝和皇帝下
永元四年(壬辰,92年)
1.春天,正月,朝廷派大将軍左校尉耿夔把“單于”印绶賜予于除鞬,派中郎将任尚帶着大漢的節杖在伊吾盧屯兵,負責監督保護北匈奴,保持與對南匈奴同樣的待遇。
早年間,袁安聘用廬江人周榮作為自己司徒府中的辦事員,永元元年(89年)時,袁安彈劾窦景、反對攻打北匈奴的奏章全都是出自周榮之手。
太尉掾徐齮(音“以”)作為窦氏的門客,對周榮深惡痛絕,找了個機會威脅他:“你給袁司徒出謀劃策、打擊彈劾窦氏一族,最好給我當心一點,現在京師中到處都是窦氏的刺客和武士,随時都可以結果了你的小命!”
周榮不卑不亢,完全沒有被徐齮的威脅吓到,說:“我隻不過是遊蕩在長江、淮水之地的一個孤苦無依之人,多虧了司徒的賞識,能讓我在他的府上擔任重要職務,就算我将來會死在窦氏手上,也心甘情願!”
說完,周榮便告誡自己的妻子和兒女:“萬一哪天我被人害了性命,你們千萬别為我收屍,就讓我發爛發臭,希望我這具腐爛的肉體能讓陛下醒悟!”
2.三月癸醜日,司徒袁安去世。
3.閏三月丁醜日,朝廷任命太常丁鴻為司徒。
4.夏天,四月丙辰日,窦憲返回京師。
5.六月初一(戊戌),發生了日食。
司徒丁鴻上書說:“當初呂氏把持朝政,差點就把劉氏給取代了;孝哀皇帝(劉欣)、孝平皇帝(劉衎)時期末年,王氏一族削弱皇權、王莽專政,導緻漢室宗廟差點無人供奉祭祀。
由此可見,即使權臣與天子之間像周公與周成王一樣是叔父子侄的親戚關系,但是不具有周公那高尚、忠誠的品行,那麼也絕對不能讓這種人接觸到核心政權。
如今大将軍(窦憲)雖然有心低調行事,舉止足夠克制,拒絕了好幾次爵位封賞,主動抑制自己的權勢,盡量避免風頭壓過天子;但是放眼天下四海,有哪個地方的官員百姓敢不聽大将軍的指揮安排?他們甚至聽到大将軍的名字都誠惶誠恐。
刺史、二千石官員在初次任命時,都要先去找大将軍通傳一聲,隻有在大将軍面前刷個臉、得到了他的許可之後才能安心上任;即使這些官員手上已經拿到了朝廷辦頒發的官印和任命文書,也不敢越過大将軍直接赴官任職。
因此有不少人在朝廷已經下達任命诏書之後,還要等上好幾十天,直到與大将軍見了一面之後才去上任。
在官員心中皇權已經沒有權威性了,反而窦大将軍的許可比朝廷的任職文書更具分量,豈不是天子的威信還不如一個朝臣嗎?
人世間這些僭越、悖逆之事,全都明明白白的看在上蒼的眼裡:即使有人心懷陰謀詭計、想要謀權篡位,這一切都逃不過上天的法眼,要不了多久就會降下自然災害或者天象異變,來提醒天子注意朝中的奸臣。
災禍剛處于萌芽階段時,處理起來還是很容易的,造成的損失也微乎其微;如果等災禍已經發展成熟,不僅問題會變得棘手,而且還會産生巨大的危害。
但是普通人總是不把這些細微的苗頭放在心上,有時明知這其中有不對勁的地方,然而出于私人情感,變得猶猶豫豫、拖拖拉拉,一直不予以徹底的解決,等到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境地,那麼災難也就明明白白的擺在眼前了,想後悔也于事無補。
上天對待萬物必須要平等公正,想要平等公正就得摒棄私情、就得鐵石心腸,如果優柔寡斷、瞻前顧後,那麼日月星辰(即 三光)就會失去閃耀的光芒;
天子面對臣民發号施令必須要果斷強硬,想要斬釘截鐵就得摒棄個人情感、放下畏懼之心,如果朝令夕改、遲疑搖擺,那麼朝中的大臣就會開始胡作非為、自作主張。
前日的日食就是上天對陛下的警醒,希望陛下能夠借此機會好好反省執政、用人上的過失,盡可能查漏補缺、彌補過錯,以求讓上蒼息怒,讓人民安甯!”
6.六月丙辰日,有十三個郡國發生了地震。
7.發生了旱災和蝗災。
8.朝中的九卿、校尉,基本上被窦氏一族的人全部霸占。
穰侯鄧疊、鄧疊的弟弟·步兵校尉鄧磊、鄧疊的母親元、窦憲的女婿·射聲校尉郭舉、郭舉的父親·長樂少府郭璜這幾個人是一夥兒的。
元和郭舉有進出皇宮内廷的權限,二人憑借着會說話、會伺候,把窦太後哄得非常開心,深得她的寵愛;拿下了窦太後之後,元和郭舉開始動起了歪腦筋,有了弑君篡位的奸謀。
然而,他們想要謀反的心思早已被劉肇察覺。
當時,窦氏兄弟已經完全把持了朝政,劉肇平常什麼事都不用做,也見不到任何一個朝中的大臣,身邊能接觸到的人隻有宦官,相當于已經完全被窦氏架空。
劉肇經過一番暗中調查,發現朝中大部分的臣子已經或主動或迫于壓力依附于窦氏,也就隻有中常侍鈎盾令(由宦官擔任,負責管理池塘苑囿,屬少府)鄭衆還算行事謹慎小心、為人足智多謀,最重要的是他并不站在窦氏那邊,于是劉肇打算與鄭衆一起合作,把窦憲除掉。
由于那段時間窦憲在涼州,既遠離中央又手握重兵,劉肇擔心萬一自己輕舉妄動,刺激得窦憲直接在涼州發起動亂,那麼朝中和地方上有那麼多窦憲的黨羽,自己手上的兵力又嚴重不足,到時肯定輸得一敗塗地;于是劉肇一直隐忍不發、沒有貿然采取行動。
正在劉肇發愁的時候,窦憲和鄧疊全都返回了京師。
劉肇與清河王劉慶之間感情深厚,因此劉肇總是把劉慶留在宮中與自己一同居住生活;當時,劉肇正盤算着除掉窦憲,而除掉窦憲需要一個絕對正當的理由,于是他想要人幫自己找來《外戚傳》,從中啟發一下自己的靈感;然而由于這本書的意義實在是過于敏感,劉肇不敢讓自己的身邊的人去找,隻好委托劉慶暗中找千乘王劉伉(劉肇的兄長)求取此書。
到了晚上,劉慶成功秘密地拿到了《外戚傳》,劉肇像往常一樣讓劉慶入宮來陪伴自己;随後又讓劉慶給鄭衆傳話,讓鄭衆幫忙找來“漢文帝(劉恒)誅殺薄昭”、“漢武帝(劉徹)誅殺窦嬰”的史實記錄。
六月庚申日,劉肇來到北宮,下诏要求執金吾、五校尉整頓士兵,在南宮、北宮屯兵護衛;下令關閉洛陽城門,發兵立刻抓捕郭璜、郭舉、鄧疊、鄧磊,全部打入監獄後立即處死,相當迅速果斷地翦除了窦氏的黨羽。
劉肇派遣谒者仆射來到窦憲的府上,沒收了他的大将軍印绶,封他為“冠軍侯”,讓他和窦景、窦笃、窦瓌(同“瑰”)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地。
畢竟窦憲是窦太後的兄長,為了保護太後的面子,劉肇并沒有明确下令要求誅殺窦憲,而是選了一些執法嚴厲苛刻、手段狠辣的官員把窦憲兄弟控制了起來。
窦憲、窦笃、窦景回到封地之後,就在這些監視官的逼迫下自殺了。
早年間,河南尹張酺身為魏郡太守,當地人鄭據遞交文書舉報窦景,窦景派自己的從屬官夏猛給張酺打招呼,讓他把罪名歸于鄭據頭上,張酺并沒有按照窦景的意思行事,反而把夏猛給抓來關進了監獄裡。
後來張酺擔任河南尹,窦景家中的人在街市上把吏卒給打傷了,于是官兵就把窦景的家人給抓了起來;窦景得知此事後非常生氣,派缇騎侯窦海把市丞(相當于街市管理員)毆打緻傷。
張酺手下的辦事員楊章負責調查此事,把這事查了個一清二楚,最後窦海被定罪、發配到了朔方郡。
等到窦氏覆滅,張酺上書說:“窦氏一族權勢滔天的時候,所有人都争着搶着去巴結他們,生怕巴結得遲了。
不僅如此,還把窦憲比作伊尹、呂望,說他接受了先帝(劉炟)的遺诏,是肩負起輔佐新帝之重責的忠臣;還把穰侯鄧疊的母親元比作文母,把她說得多麼多麼高尚、偉大。
現在陛下雷厲風行、快刀斬亂麻,窦氏一族身死族滅,當初那些巴結窦氏的人反而又開始拍手稱快,口口聲聲說窦氏早就該死了,完全忘了自己當初谄媚窦氏時的那卑賤低下的姿态,也顧不上分辨善惡忠奸,恨不得把窦氏一棒子全部打死。
據微臣的觀察,夏陽侯窦瓌(同‘瑰’)算是窦氏中的一股清流:
他為人忠誠善良、正直仁德,我曾經與他聊過天,能感受到他希望為國家盡職盡責的忠心。
他從來不大張旗鼓的結交賓客,為人低調謹慎,從不追求别人的追捧;
他對于自己的門客友人的約束和要求非常嚴格,不允許他們違法亂紀、目無禮法,所以無論是他還是他的賓客們,沒有一個是在法律邊緣試探的奸險之徒。
即使帝王的骨肉親人犯了死罪,也應該表達三次自己的原諒之意,這是因為,即使在無情的法律面前,也要體現自己對親人的深厚感情。更何況窦瓌不僅沒有觸犯死罪,而且他還是個忠正純良的人呢!
我聽到有人在說,陛下派那些行事刻薄的官員去監視窦瓌,我擔心他會在這些人的逼迫下喪命,使得國家白白失去如此優秀的人才,所以我希望陛下大發慈悲寬恕窦瓌,不要讓忠臣含冤而死!”
劉肇看到張酺的奏疏,他清楚張酺和窦氏之間的恩怨,能為窦瓌說話算得上是公平公正,又想到窦瓌的優良品行,一下子也心軟了,取消了對窦瓌的嚴密監視和逼迫,因此窦氏之中隻有窦瓌一人保全了性命。
那些被窦憲提拔的賓客以及族人全都被免去官職、趕回老家。
早年間,班固有一個仆從喝醉了酒,把洛陽縣縣令種兢罵了個狗血淋頭。
由于班固一直在為窦憲做事,于是種兢把這事兒算在了窦氏頭上,氣得把窦氏的賓客抓起來好好的拷打審訊了一通,然而最終還是把班固查了出來。
班固被收捕入獄,在獄中喪命。
班固生前在編寫《漢書》,但是直到入獄身死都沒有寫完,劉肇下诏要求班固的妹妹班昭(即 曹大家,曹壽的妻子)繼續将其補寫完成。
華峤點評:
【班固在編寫史書的時候,既不激進猛烈的批評,也不畏懦膽小的什麼都不敢說,能夠盡可能客觀公正的對事實進行闡述,無論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内容,都如實描寫。
此書行文詳略得當、邏輯通順,看過這本書的人不僅不會覺得枯燥乏味,還能從中學到很多深刻的人生道理——
由此可見,班固能在世人心中留下好名聲是應該的呀!
司馬遷在整理史實的時候會在後文做出的評價,班固批評他的這些評價經常與古之聖賢崇尚的思想觀念相違背。
然而班固在編寫《漢書》的時候,既不歌頌因堅守原則而喪命的人,也不褒獎剛正不阿、直言不諱的忠臣,甚至都沒有給那些為了守住臣子的忠節以及正确價值觀而付出性命的人立傳——
這就足夠表明,班固比司馬遷更不看重仁義道德與原則底線。】
9.當初,窦憲娶妻的時候,各郡國都為此送上了豐厚的賀禮。
漢中郡也計劃給窦憲送去禮物,太守府中的戶曹(負責管理戶口、祭祀、農業、紡織)李郃勸道:“窦将軍身為太後的兄長,身居要職、肩負重責,既不謙虛謹慎、也不低調樸素,反而仗着自己的權勢地位,在朝中、社會上作威作福,遲早是要把自己玩兒死的。
希望府君一心一意為皇上效力盡忠即可,沒有必要與窦憲之間産生任何瓜葛。”
然而漢中太守還是要派使者給窦憲送禮,李郃苦口婆心的勸說全都被當做耳旁風;于是李郃隻好主動請纓,要求太守安排自己送禮,得到了太守的同意。
李郃帶着禮品出發,故意放慢了腳步,走到哪就在哪找個館舍住一陣子,坐等窦氏一族出現變故。
結果在李郃到達扶風郡的時候,果然傳來了窦憲被劉肇遣返歸國的消息,緊接着就是窦憲的死訊。
後來,隻要是與窦憲有牽扯的官員全都被劉肇下令免職,隻有漢中太守因為李郃而保住了自己的官位。
由于清河王劉慶是幫助除掉窦憲的功臣,于是劉肇賞賜了劉慶奴仆婢女、車馬服飾、金錢布帛、玉器珍玩,這些東西多到已經把劉慶的府邸堆得滿滿當當。
劉慶身體不那麼好,偶爾會生一些毛病,劉肇為了了解他的身體狀況,每天從早到晚都要派出使者前往他家探病,還送去了大量宮中的膳食和藥品——由此可見,劉肇對劉慶的關心可謂是無微不至。
而劉慶也從不讓劉肇失望,為人小心謹慎、恪守孝道,待人謙卑恭謹、和藹友善;他考慮到自己是個被廢黜之人(劉炟的廢太子),身份敏感,所以更加約束自己的行為,絕對不觸碰法律紅線,并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盡自己所能不給人留下話柄。
因此,劉慶能夠長久地保住榮華富貴,獲得善終。
10.劉肇任命袁安的兒子袁賞為郎官,任命任隗的兒子任屯為步兵校尉,将鈎盾令鄭衆提拔為大長秋(皇後宮中的從屬官)。
在除掉窦氏一族這事上,劉肇按照人們立功的大小來下發賞賜,鄭衆在此事中出力最大,但是他隻接受了很少的一部分獎賞,大多數基本上都推辭掉了,于是劉肇覺得鄭衆是個品行高潔的人才,經常與他一起談論國家大事。
至此,宦官開始參與國家政事的決策,掌握了處理國政的權力。
11.秋天,七月乙醜日,太尉宋由被認定為窦氏的黨羽從而受到牽連,劉肇免去了宋由的太尉一職;宋由畏罪自殺。
12.八月辛亥日,司空任隗去世。
13.八月癸醜日,劉肇任命大司農尹睦為太尉。
太傅鄧彪以自己年紀太大為由,主動辭去了錄尚書事一職,得到了劉肇的批準。
劉肇任命尹睦擔任錄尚書事,由他總領尚書事務。
14.冬天,十月己亥日,劉肇任命劉方為司空。
15.武陵、零陵、澧(音“禮”)中地區的蠻夷發生了叛亂。
16.護羌校尉鄧訓去世,所有人都對此他的離去而悲哀、不舍,當地每天都有好幾千名官吏、百姓、羌人、胡人前去為鄧訓吊喪。
不少羌人胡人難過得用刀割自己,恨不得用自己命來換鄧訓的命;還有不少人悲傷得殺了自家的狗馬牛羊,來表達自己痛苦的哀思,嘴裡喊着:“沒有了鄧使君,我們也活不下去了!”
就連曾經鄧訓在擔任烏桓校尉時手下的官兵,也都因為鄧訓的離去而悲傷絕望,完全無心工作,紛紛離開了原本戍守的城郭,以至于城中空無一人。
當地官府派官兵抓捕這些逃散之人,但是根本就沒有人願意服從官府的指揮,于是官兵隻好把具體情況向烏桓校尉徐傿做彙報。徐傿歎了一口氣,無奈道:“這都是出于對鄧訓的思念仰慕之情啊!”于是下令不要再去鎮壓這些人。
之後,每家每戶都為鄧訓修建了供奉祭祀的祠堂,隻要有人生了病,就會請求鄧訓保佑,把鄧訓當成了庇佑一方的神靈。
劉肇下令由蜀郡太守聶尚接替鄧訓擔任護羌校尉。
聶尚也希望通過施加恩惠、籠絡民心的方式來招降、安撫當地的羌人,于是派出翻譯官與燒當羌迷唐建立聯系,允許他重新回到大榆谷、小榆谷之中居住。
迷唐回來了之後,讓自己的祖母卑缺(迷唐的父親迷吾之母)去面見聶尚;接見完卑缺之後,聶尚親自将卑缺送到了邊塞附近,并為她安排了送行的酒宴,随後派出翻譯官田汜等五人将卑缺一直護送到迷唐的部落之中。
田汜等人剛來到迷唐的地盤,迷唐馬上就翻了臉,聯合其他部落的羌種人把五位漢使者全部分屍,用他們的血進行盟約,發誓要一雪之前被漢軍追擊攻打的恥辱。
迷唐帶着羌人再次在金城郡的邊塞附近作亂。
由于聶尚對羌人了解不足,導緻判斷和計策失誤,于是劉肇罷免了聶尚的護羌校尉一職。
五年(癸巳,93年)
1.春天,正月乙亥日,劉肇在明堂中舉行祭祀祖宗的儀式,登上靈台觀望雲氣。
赦免天下全部囚犯。
2.正月戊子日,千乘貞王劉伉去世。
3.正月辛卯日,劉肇封自己的弟弟劉萬歲為“廣宗王”。
4.正月甲寅日,太傅鄧彪去世。
5.正月戊午日,隴西郡發生了地震。
6.夏天,四月壬子日,劉肇封阜陵殇王劉沖(阜陵質王劉延之子)的兄長劉鲂為“阜陵王”。
7.九月辛酉日,廣宗殇王劉萬歲去世,由于他沒有自己的兒子,于是封國被移除。
8.當初,窦憲擁立于除鞬為北單于,打算幫他返回匈奴王庭,但是過了沒多久窦憲就被劉肇給殺了,因此這事便被迫叫停。
于除鞬不管三七二十一,并沒有苦等漢使者,而是直接選擇違背之前請求歸誠漢朝廷的諾言,回到北邊坐上了單于之位。
劉肇下诏派出将兵長史王輔帶着一千名騎兵,與任尚一同出兵讨伐于除鞬。
漢軍成功将于除鞬斬殺,剩餘的北匈奴部衆也被殺了個落花流水。
9.在耿夔擊破北匈奴的時候,鮮卑就瞅準了這個機會占據了北匈奴的地盤;當時,那塊地盤上還有不少北匈奴的部落、種族,加起來共有十多萬人,他們看到鮮卑人來了,為了避免被侵奪,也都順勢稱自己是鮮卑,與鮮卑人融為了一體。
至此,鮮卑種族中的人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大,為後世拓跋氏的興盛打下了基礎。
10.冬天,十月辛未日,太尉尹睦去世。
11.十一月乙醜日,劉肇任命太仆張酺為太尉。
張酺和尚書張敏等人聯合上奏:“射聲校尉曹褒擅作主張修改大漢的禮儀法度,蓄意破壞古之聖賢流傳下來的經典規範,影響主流思想價值觀,應當處以嚴刑誅殺。”
彈劾曹褒的奏疏一連上交了五封,然而劉肇心裡清楚張酺這人因循守舊,眼裡隻有自家研習的學說,難以接受新事物、新規定,而且意志堅定、脾氣倔強,很難将他說服,于是雖然劉肇并沒有回複張酺的奏疏,但是仍然暫時默默的叫停了曹褒制定的漢禮。
12.本年,武陵郡的官府發兵平息了蠻夷的叛亂,成功收降作亂的蠻夷。
13.梁王劉暢和他手下的從屬官卞忌舉行祭祀活動,向神明禱告祝禱,請求消災避禍、賜福降瑞。
卞忌等人趁機給劉暢吹耳邊風:“神明說了,大王您應該當天子!”劉暢沒什麼防備意識,竟然接下了話茬,與卞忌就着這個話題聊了起來,結果被人抓住小辮子後舉報了。
有關部門彈劾劉暢有謀反的意圖,請求将他關入監獄、徹底調查。
劉肇并沒有答應相關部門的請求,隻是把成武縣和梁父縣從梁國中移除,當作對劉暢的敲打和提醒。
劉暢對此表示羞愧難當,上奏表達了自己深深的愧疚和譴責:“我一時中了邪,疏忽懈怠、忘了朝廷對諸侯王的禁令。我知道自己這次觸犯了死罪,被處死是我活該。
而多虧了陛下的仁慈友愛,冒着違背法律規定的風險,保住了微臣的一條小命,替微臣扛下了一切污點和罪責,真的感到愧疚,有辱陛下對我的恩情。
我很清楚,犯下了這種罪,能被陛下赦免,是非常難得的事情,往後我一定對自己和家人嚴格要求,再也不敢有任何違反法律禁令的行為,再也不敢有任何僭越叛逆的想法。
從現在開始,我決心省下各項費用開銷:
當前我所擁有的供奉實在是太多了,這麼多錢根本就用不完,我請求隻保留睢陽縣、穀熟縣、虞縣、蒙縣、甯陵縣即可,其餘的四個縣(下邑、尉氏、薄、郾)全部退還給陛下;
目前,我府上有三十七個姬妾,其中有很多人還沒有生過孩子,我請求把這部分沒生過孩子的妾室全都放還她們的娘家,恢複她們的自由身,讓她們重新嫁人;
對于奴仆婢女,我也隻用保留兩百名行事謹慎、處事周到的人就行了;
像我府上的虎贲中郎将、皇家騎兵以及工匠(屬尚方)、樂手(屬黃門)、蒼頭奴、奴仆婢女(屬永巷、禦府、奚官)、兵器弩箭、馬匹(屬考工令),全都還給陛下,讓他們重新回到原來的部門,繼續為陛下服務。
我身為皇室宗親,竟然做出這種侮辱宗室名聲的事情,讓陛下對我失望,遭到世人的唾罵和恥笑;既然現在已經僥幸保住了性命,那我也再也沒有臉住在這麼大的宮殿中了,也再也沒有臉享有這麼大一國的供奉、擁有這麼的從屬官和仆從,再也沒有臉接受陛下那麼多的賞賜了!
希望陛下能批準我的申請,讓我退還上述封賞。”
劉肇并沒有再與劉暢計較,而是好言好語地回了一封诏書,把劉暢安慰了一番,最終也沒有答應他退還封地、人員、用具的請求。
14.護羌校尉貫友派出翻譯間諜,帶着金銀财寶去挑撥羌人部落之間的關系。
間諜成功完成任務,把那些部落全都挑撥得互相仇視,因此原本已經結盟修好的羌種又一次解體了。
貫友見時機已到,便發兵從邊塞出發,前往大榆谷、小榆谷向迷唐發起襲擊。
迷唐被打得抱頭鼠竄,貫友斬獲了八百多名羌人首級,收獲了好幾萬斛麥子,于是在逢留大河(黃河的某一處)的大拐彎處修建起防禦堡壘,又下令建造大船、搭建橋梁,準備渡過黃河繼續進攻迷唐。
在貫友的窮追猛打之下,迷唐率領部衆逃到了非常遠的地方,在賜支河的彎曲處附近屯居了下來。
南·休蘭屍逐侯鞮單于(屯屠何)去世,先單于宣(即 伊屠于闾鞮單于)的弟弟安國繼任為新單于。
安國原本是南匈奴的左賢王,沒有什麼特别出色的事迹,也沒有特别大的名氣,在南匈奴中沒什麼存在感,等到他當上單于後,先單于嫡(即 醯僮屍逐侯鞮單于)的兒子·右谷蠡王師子按照順序,依次成為了“左賢王”。
左賢王師子有勇有謀、學識廣博、心思深沉,先單于宣(即 伊屠于闾鞮單于)和屯屠何都十分欣賞師子的勇猛矯健,因此常常派他帶兵出塞進攻北匈奴;等到師子作戰返回後,宣和屯屠何也都會給他豐厚的獎賞,漢朝廷也會對他進行特别表彰和嘉獎。
師子在南匈奴中的名望和人氣都遠高于單于安國,民衆基本上都歸心于師子,根本不服從安國的指揮号令。因此,安國便生出了要除掉師子的想法。
師子在外作戰時所降服的那些北匈奴,其實都是被逼無奈投降的,并不是真心屈服,大多數人都對師子充滿着怨恨與不滿。安國憑借着這一點,挑出了幾個新投降的北匈奴,打算與他們一同找機會把師子殺死。
由于安國與新降胡人之間産生了聯系,這一點被師子敏銳的察覺到了,他對安國的打算心知肚明,于是帶着部衆改屯到了五原郡附近,即使是一年一度重大的龍庭會議(即 在龍城展開的首領集會、祭祀活動),師子也都以生病為借口拒絕參加,讓安國沒有機會對自己下手。
度遼将軍皇甫稜(音“棱”)通過各種途徑,得知了安國和師子間發生的事情,便以監督保護的名義,不讓師子去面見南單于安國,這讓安國心中愈發不爽。
六年(甲午,94年)
1.春天,正月,劉肇免去了皇甫稜的度遼将軍一職,任命執金吾朱徽為度遼将軍。
當時,南單于安國和中郎将杜崇之間鬧了矛盾。
安國遞交了一封奏疏舉報杜崇,杜崇得知此事後,跟西河太守打了招呼,讓他派人把安國的奏疏全部攔截,于是安國與朝廷唯一溝通交流的途徑也被切斷了。
杜崇有洩私憤的意思,和朱徽聯名上書說:“據我們調查,南單于安國親近那些新投降的北匈奴,與他的舊部衆越來越疏遠了,并且他還打算殺了左賢王師子和左台且渠劉利。
還有,北匈奴右部那些投降的人準備脅迫安國起兵叛亂,請陛下調動西河郡、上郡、安定郡的兵力,加強對南匈奴的防備。”
劉肇把這件事交給公卿大臣們商量,大家都說:“蠻夷之人本就不是講禮義、守信用的人,他們随時都有叛變的可能,隻要我朝大兵壓境,他們肯定不敢輕舉妄動。
眼下,應該派眼光獨到、深謀遠慮之人去一趟南單于的王庭,聯合杜崇、朱徽以及西河太守一起調查清楚南匈奴到底是什麼個情況。
如果南單于安國老老實實、沒有要叛變的迹象,那麼就讓杜崇去見南單于和他的大臣,把他們之中性格殘暴、行為出格、為禍百姓的人揪出來譴責、頂罪,按照相應的罪名,該誅殺的就誅殺,也給這次出兵找個正當的理由。
如果南單于安國已經有了要謀反的迹象,對漢使者傲慢無禮、不聽指揮,那麼就找機會把南單于給殺了,等結果了他的性命後,再給匈奴朝中不跟随他謀反的人頒發相應的賞賜,這麼做也足夠讓這些蠻人對漢朝廷的威名有清晰的認識。”
劉肇聽從了衆人的意見,批準了杜崇和朱徽的請求,于是他們二人直接帶着浩浩蕩蕩的人馬向南匈奴的王庭進發。
安國得知漢軍正向着自己進兵而來,吓得丢下自己的廬帳連夜逃走,然後馬上起兵攻打左賢王師子。
然而安國的一舉一動也逃不過師子的眼睛,他知道安國要打自己,便趕緊把本部的廬帳全部遷入了曼柏城,等安國帶着部隊趕來時,師子早就已經緊緊關閉城門,使得安國無法入内。
朱徽派出使者要求安國繳械投降,遭到了安國的拒絕;然而此時安國根本拿曼柏城沒辦法,隻好帶兵來到五原郡屯兵。
身後是朱徽、杜崇發動的大量郡兵窮追不舍,安國的部衆一個個吓得魂飛魄散,軍心已經在崩潰的邊緣;安國的舅舅·骨都侯喜為等人擔心自己受到牽連一并被漢軍誅殺,于是齊心協力把安國給砍死了,擁立左賢王師子為“亭獨屍逐侯鞮單于”。
2.正月己卯日,司徒丁鴻去世。
3.二月丁未日,劉肇任命司空劉方為司徒,任命太常張奮為司空。
4.夏天,五月,城陽懷王劉淑去世,由于他沒有自己的兒子,因此封國被移除。
5.秋天,七月,京師發生了旱災。
6.西域都護班超聯合龜茲國、鄯善國等八個西域國,一共發動七萬多人馬,共同攻打焉耆國。
班超率領大軍來到焉耆國的城下,把焉耆王廣、尉犁王汎等人引誘到了陳睦古城,手起刀落,一眨眼的功夫便将廣和汎斬于馬下,并派人把二人的頭顱快馬加鞭傳送回京師。
随後,班超發動士兵在焉耆國中大開殺戒,攪了個天翻地覆,斬獲了五千多名敵兵首級,俘虜了一萬五千名人口,擁立焉耆左侯·元孟為新一任“焉耆王”。
班超在焉耆國待了半年,以安撫當地國人的情緒,頒布朝廷的政策規章,幫助百姓恢複到正常的生活秩序當中去。
至此,西域地區的五十多個國家全都交出人質、歸順于朝廷,一直到西海附近的國家,如條支、大秦、蒙奇、兜勒等國家也都從四萬裡之外的地方,派使者向朝廷進貢寶物。
7.師子當上南單于後,有五六百名投降的北匈奴趁着夜色向師子發起進攻,護匈奴中郎将府中的安集掾王恬帶着護衛士兵與這幫叛賊進行了激烈的交戰,成功将其擊敗。
在這動亂的時機,原本投降的北匈奴全都被挑動起了反叛的情緒,十五部中足足二十萬人全都起兵造反,擁立先單于屯屠何(即 休蘭屍逐侯鞮單于)的兒子·薁鞮日逐王·逢侯為新單于。
叛亂的胡人在當地燒殺搶掠、傷害百姓,焚燒了不少哨所、瞭望台、廬帳,然後運送着大車小車的物資來到朔方郡,打算渡過過沙漠向北逃去。
九月癸醜日,劉肇做出如下安排:
征調左右羽林軍、北軍五個校部的将士、各郡國的迹射部隊以及邊境的兵力,
任命光祿勳鄧鴻代理行駛車騎将軍職權,和越騎校尉馮柱、代理度遼将軍朱徽一起率領上述人馬;
由烏桓校尉任尚統領烏桓人和鮮卑人;
以上部隊共計四萬人,合兵讨伐叛胡。
當時,南·亭獨屍逐侯鞮單于(師子)和中郎将杜崇正在牧師城屯兵,叛胡擁立的單于逢侯帶着一萬多名騎兵把師子和杜崇包圍了起來。
冬天,十一月,鄧鴻、馮柱、朱徽、任尚等人到達了美稷縣,逢侯看到大規模的漢軍攻來,便帶兵向滿夷谷撤去。
南單于師子派出自己的兒子帶着一萬名騎兵,杜崇率領四千名騎兵,二人合兵與鄧鴻一路将逢侯追到了西河郡的大城塞,斬獲了四千多名敵兵的首級。
逢侯繼續向前逃跑,在滿夷谷遭遇了任尚率領的烏桓、鮮卑隊伍的襲擊,再次慘遭重創,任尚也斬殺了大量叛胡。
此戰,總共斬獲了一萬七千多名敵兵的首級。
逢侯帶着剩下的部衆逃到了大漢關塞之外,漢軍沒有追上,于是各部帶兵返回京師。
8.劉肇任命大司農陳寵為廷尉。
陳寵性格寬厚、為人謹慎,好幾次在處理罪行證據不明朗的疑案時,總能從相關的書籍上找到對應的依據或案例,盡可能的為犯人減輕罪名或無罪釋放。
在陳寵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下,司法執法工作的刻薄嚴厲之風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9.劉肇任命尚書令江夏郡人黃香為東郡太守。
黃香推辭:“我并不擅長管理一個郡的民衆、處理一個郡的事務,隻能做一些細微閑雜的工作,希望陛下讓我在宮中擔任一個小小監督官,處理一些雜事就好。”
劉肇同意讓黃香繼續做尚書令(原本俸祿等級為千石),不過為了提升他的待遇,還是給他的俸祿等級增加到了二千石的水平;從這以後,劉肇對黃香愈發親近和敬重了。
黃香在任職期間,工作認真負責、勤勞刻苦,把國家之事放在第一位,憂國憂民的程度不亞于作為天子的劉肇,因此很受劉肇的信任。
七年(乙未,95年)
1.春天,正月,鄧鴻等人回到了京師,馮柱帶兵留在五原郡屯紮。
由于鄧鴻沒有擊殺叛胡單于·逢侯,判定為犯下了拖延時間、滞留軍隊之罪,被打入監獄處以死刑。
過了一段時間,劉肇才搞清楚,當初是因為杜崇、朱徽與南單于安國的關系搞不好,讓胡人對朝廷因為誤會産生了怨恨之情,還阻斷了安國向朝廷發送奏疏進行溝通的渠道,所以才一步步把胡人給逼得謀反了,引出了後續一系列的動亂;于是劉肇把杜崇和朱徽抓入京師,打入監獄處以死刑。
2.夏天,四月初一(辛亥),發生了日食。
3.秋天,七月己巳日,趙國的易陽縣土地開裂。
4.九月癸卯日,京師發生了地震。
5.按照法律規定,皇宮内廷中的宮女放出宮去後,不能嫁給諸侯王。
有一位名叫哀置的掖庭伎師,出宮後嫁給了一位名叫章初的男子,然而樂成王劉黨看上了哀置,便找理由把她召進自己宮中并發生了關系。
章初得知此事後氣的不得了,打算把這事給告到劉肇那裡;為了将此事壓下來,劉黨給哀置的姐姐哀昭送去了一大筆賄賂财貨,委托她把章初給殺了。
樂成王劉黨教唆他人殺人而犯罪,因此東光縣和鄡(音“敲”)縣被移除。
八年(丙申,96年)
1.春天,二月,劉肇冊封貴人陰氏為皇後;陰皇後是陰識的曾孫女。
2.夏天,四月癸亥日,樂成靖王劉黨去世,他的兒子·樂成哀王劉崇襲爵,過了不久也去世了,沒有自己的兒子,于是封國被移除。
3.五月,河内郡、陳留郡發生了蝗災。
4.南匈奴·右溫禺犢王·烏居戰叛變,逃出了大漢邊塞。
秋天,七月,度遼将軍龐奮、越騎校尉馮柱帶兵追讨烏居戰,成功将其擊敗,龐奮和馮柱把烏居戰的剩餘部衆以及其他投降的胡人共兩萬多人,全部轉移到了安定郡和北地郡。
5.當時戊己校尉索頵(音“暈”)計劃廢掉車師後王涿鞮的王位,涿鞮認為這是車師前王尉卑大出賣了自己;因此涿鞮很快就發起了叛亂,率兵攻打尉卑大,俘虜了他的妻子和兒女。
6.九月,京師發生了蝗災。
7.冬天,十月乙醜日,北海王劉威觸犯了造謠诽謗、胡亂評論朝事之罪,再加上他并不是北海敬王劉睦(北海靖王劉興之子)的親兒子,于是畏罪自殺了。
8.十二月辛亥日,陳敬王劉羨去世。
9.十二月丁巳日,南宮宣室殿出于某種人為的原因發生了火災。
10.護羌校尉貫友去世,劉肇任命漢陽太守(即 天水太守,劉莊改地名)史充接替貫友為護羌校尉。
史充來到臨羌縣(護羌校尉辦公地點),馬上調動湟中地區的羌人胡人,發兵離開邊塞進攻燒當羌迷唐。
迷唐整頓好人馬迎戰史充,将史充打得節節敗退;此戰,史充損失了幾百名将士。
由于作戰不利、損失慘重,史充被押送回京師,劉肇任命代郡太守吳祉代替史充擔任護羌校尉。
九年(丁酉,97年)
1.春天,三月庚辰日,隴西郡發生了地震。
2.三月癸巳日,濟南安王劉康去世。
3.西域長史王林率兵攻打車師後王涿鞮,成功将其斬殺。
4.夏天,四月丁卯日,劉肇封樂成王劉黨的兒子劉巡為“樂成王”。
5.五月,劉肇封陰皇後的父親·屯騎校尉陰綱為“吳房侯”,賜予他特進(地位低于三公,高于列侯)的身份回家頤養天年。
6.六月,發生了旱災和蝗災。
7.秋天,八月,鮮卑人入侵遼西郡的肥如縣,随後又攻入了遼東郡。
遼東太守祭參因為拖延了出兵時日,沒有積極采取應對措施,被打入監獄處以死刑。
8.閏八月辛巳日,皇太後窦氏駕崩。
漢章帝(劉炟)建初八年(83年)時,窦氏身為皇後害死了梁貴人,當時這件事情被嚴格保密,沒有人知道劉肇的生母是梁貴人。
劉肇是在舞陰公主的照料下長大的,因此舞陰公主的兒子梁扈(梁松之子)讓自己的族兄梁䄠(同“禅”)給司徒府、司空府、太尉府寫文書,說:“按照皇室之中的老規矩,天子應該擡高自己生母的地位,梁貴人身為陛下的生母,然而至今默默無聞,沒有追尊任何封号,希望各部門能引起重視,為梁貴人讨個公道。”
太尉張酺把這封文書交給了劉肇,劉肇看了之後頓時熱淚盈眶,激動地哭了很久,然後擦幹眼淚問道:“張太尉覺得該怎麼做?”
張酺回答應該給梁貴人追尊封号,并且把梁氏一族的舅舅們都找出來登記在冊;得到了劉肇的批準。
梁貴人的姐姐梁嫕(音“意”)是南陽人樊調的妻子,她上書為梁氏一族伸冤:“我的父親梁竦含冤死在監獄之中,連屍骨都沒有機會好好下葬;我的母親如今已經七十多歲了,和我的弟弟梁棠等人都發配在邊遠的苦寒之地,還不知道他們現在是死是活。
賤妾希望陛下能允許我安葬父親梁竦,允許我的母親和弟弟回老家生活!”
劉肇下诏接見梁嫕,與她交談了一番之後,才知道自己的母親被害的來龍去脈。
司徒、司空、太尉上奏:“請陛下借鑒光武帝(劉秀)将呂太後(呂雉)移出高廟一事,給窦太後的尊号降級,不得與先帝(劉炟)合葬。”
群臣百官也都上奏表達了同樣的意思。
劉肇親手寫下诏書:“窦氏一族雖然目無禮法、嚣張跋扈、殘害人命,但是窦太後對自身的約束還是很嚴格的,行事小心翼翼、吃穿用度也都以節約樸素為主。
我把她當做母親侍奉了十年,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按照禮法,做臣子的不能給天子降尊号,做孩子的也不能給父母降尊号,無論是出于倫理道義還是出于母子親情,我都不能做出這種事。
根據前代類似的事情看來,孝昭皇帝(劉弗陵)、孝宣皇帝(劉詢)時期,上官桀、上官安父子大逆不道、慘遭誅滅,但是也沒有影響到上官太後(劉弗陵的皇後)的地位,以此作為參考,窦太後的尊号不得降級,衆卿不用再提起此事了!”
閏八月丙申日,章德皇後窦氏下葬。
9.燒當羌迷唐帶着八千人入侵隴西郡,總共脅迫了三萬名邊塞内的羌種部落跟着自己一起作亂,把隴西郡的官兵打得丢盔棄甲,大夏縣縣長遭到了殺害。
劉肇下诏要求代理征西将軍劉尚為主将,越騎校尉趙世為副将,率領三萬名漢軍、羌胡兵讨伐迷唐。
劉尚在狄道縣屯兵,趙世在枹(音“膚”)罕縣屯兵。
劉尚派出司馬寇盱負責監督管理各郡的部隊,要求他帶着這些郡兵從四條路進發,與自己在狄道縣會合。
迷唐看到這個陣勢,不覺感到腿軟,自己隊伍中的老弱殘兵也不顧上了,頭也不回地跑到了臨洮縣的南山。
眼見迷唐逃走,劉尚也帶兵追擊到了高山,迷唐兵敗如山倒,徹底被劉尚擊潰;此戰,漢軍斬殺了一千多名敵兵。
迷唐攜帶者剩餘的部衆倉皇逃竄,然而此時漢軍也損失了不少人,沒有能力再繼續追擊敗兵,于是劉尚就帶着部隊返回了狄道縣。
10.九月庚申日,劉肇下令免去了劉方的司徒一職;劉方自殺。
11.九月甲子日,劉肇給梁貴人追加尊号為“皇太後”,谥号為“恭懷”,下葬的規格也相應的改成與尊号相匹配。
冬天,十月乙酉日,劉肇将梁太後和她的姐姐大梁貴人改葬于西陵。
劉肇提拔梁嫕的丈夫樊調為羽林左監。
劉肇給恭懷·梁太後的父親梁竦追加谥号為“褒親愍侯”,派使者将他的靈柩改葬在梁太後的西陵旁邊。
梁竦的妻子和兒女也被劉肇下令調回京師,劉肇封梁竦的兒子梁棠為“平樂平侯”,封梁棠的弟弟梁雍為“乘氏侯”,封梁雍的弟弟梁翟為“單父(音‘善輔’)侯”,這三人全都被賜予特進的身份,得到了數以百萬計的賞賜。
至此,梁氏一族的地位一夜之間煊赫無比,成為了朝中炙手可熱的人物。
直到這裡,清河王劉慶才開始敢為自己的母親宋貴人發聲,要求把宋貴人的墳墓遷到後妃的園陵中,得到了劉肇的批準,并且下诏要求太官部門每年四季按時給宋貴人準備祭祀用具。
劉慶哭着說:“雖然在我母親活着的時候,我沒有機會盡孝,但是好歹最終還是讓她得到了正經的祭祀,這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
原本劉慶還想給宋貴人修建祭祀祠堂,但是擔心會被有心之人利用,把這說成是自己想把宋貴人擡高到與恭懷·梁太後同一地位;因此為了避嫌,劉慶從來就沒有提起過此事,隻是偶爾一想到這一點就心痛難過,常常私下裡偷偷抹眼淚,把這當做自己畢生的遺憾。
過了一段時間,劉慶上奏:“我的外祖母王氏年紀大了,希望陛下能允許她回到洛陽養病。”
于是劉肇下诏将宋氏族人全都遷回了京師,并任命劉慶的舅舅宋衍、宋俊、宋蓋、宋暹等人為郎官。
12.十一月癸卯日,劉肇任命光祿勳河南人呂蓋為司徒。
13.十二月丙寅日,劉肇罷免了張奮的司空一職。
十二月壬申日,劉肇任命太仆韓稜為司空。
14.西域都護·定遠侯班超派自己的從屬官甘英出使大秦國、條支國。
使者團跨越了整個西海,來到了前代漢使者從來沒有到過的地方,因此,甘英等人詳細地記錄的沿途國家的風土人情,帶走了不少當地的奇珍異物。
從條支國的北邊向東行駛,漢使者團來到了安息國的西部,遇到了一片廣袤無邊的大海。
在使者團準備乘船渡海時,船工對甘英說:“海實在是太大了,以前能成功渡到對岸的人那都是遇上了風平浪靜的好時候,即使是在順風的情況下,也要花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對面的國家。
萬一你們遇上了逆風,怕是要花兩年以上的時間才可以過去。
隻要你們選擇走海路,每個人都必須帶夠足夠吃三年的糧食,才能保證不餓肚子。
還有,在大海上行駛危險重重、路途遙遠,走到一半就開始想家的大有人在;萬一遇上了大風大浪,生命安全也難以保證,為此喪命的人也不在少數。”
聽了船工的一番描述,甘英才放棄了乘船渡海繼續探索的念頭。
十年(戊戌,98年)
1.夏天,五月,京師發生了嚴重的洪災。
2.秋天,七月己巳日,司空韓稜去世。
八月丙子日,劉肇任命太常泰山人巢堪為司空。
3.冬天,十月,有五個州出現了密集的雨水天氣。
4.代理征西将軍劉尚和越騎校尉趙世放走了迷唐,被定為拖延戰機、畏縮不戰之罪,被打入監獄、免去了官職。
劉肇要求谒者王信接替管理劉尚的軍隊,在隴西郡的枹罕縣屯兵;要求谒者耿譚接替趙世的軍隊,在金城郡的白石縣屯兵。
耿譚設置了獎勵機制,吸引各部落的羌種依附漢軍;迷唐眼見着離開自己、投奔漢軍的羌人越來越多,自己又沒有足夠的金錢物資把這些人留下來,感到既焦慮又驚慌,萬般無奈之下隻好也投降了。
王信、耿譚接受了迷唐的投降之後,便撤下了屯兵。
十二月,迷唐帶着各種族的羌人們向朝廷貢獻寶物。
5.十二月戊寅日,梁節王劉暢去世。
6.在居巢侯劉般去世的時候,本來應該由他的兒子劉愷(音“凱”)襲爵,然而劉般在生前非常中意劉愷的弟弟劉憲,于是為了完成父親的遺願,劉愷離開家在外流亡了很長時間,就是為了把爵位讓給劉憲。
有關部門上奏彈劾劉愷不接受父親的爵位和封地,使得居巢國斷絕了繼嗣。
當時,正值漢肅宗(漢章帝劉炟)秉政時期,劉炟十分贊賞劉愷謙虛退讓、不争不搶的高尚品格,壓下了有關部門的彈劾奏章,赦免了劉愷的罪過,然而即便如此,劉愷還是不願意出來接受爵位和封地。
至今,已經過去了十多年,有關部門再一次提起這件事,侍中賈逵上書說:“孔子說了:‘把謙虛禮讓當做立國的根基與美德,這有什麼不行的?’
但是目前看來,有關部門無法理解和體會劉愷的仁善謙退之心,反而想用法律來制裁他的高尚品質,這還怎麼讓社會養成謙虛簡樸、克制守禮之風呢?還怎麼讓天下四海之人感受到陛下的寬厚仁慈呢?”
劉肇聽取了賈逵的提議,下诏說:“法律規定、禮法規範,從本質上來說都是禁止人們作惡、勸導百姓向善的工具,既然劉愷擁有謙虛禮讓的高風亮節,那麼就讓他的美德發揚光大,順從他的意思,讓他的弟弟劉憲襲爵有何不可?
不過,這件事情隻不過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處理,往後類似的事情我是不會批準的。”
随後,劉肇下令将劉愷召進宮,任命他為郎官。
7.南·亭獨屍逐侯鞮單于(師子)去世,先單于長(即 湖邪屍逐侯鞮單于)的兒子檀繼任為新單于,号稱“萬氏屍逐鞮單于”。
十一年(己亥,99年)
1.夏天,四月丙寅日,赦免天下全部囚犯。
2.劉肇在朝會接受群臣拜見的時候,召見了各位儒生學者,讓中大夫魯丕和侍中賈逵、尚書令黃香等人就《五經》中的内容展開辯論、互相質疑。
經過幾輪辯論下來,劉肇認為魯丕說的不錯,下朝之後,特意賞賜了他禮服和冠帶。
魯丕上書說:“人們在談論經書、辯論道理時,說的都是老師曾經教過的内容,這些全都有依據、來源,并不是自己憑空創造的,所以在辯論的時候必須堅持自己的學說,不能做出屈服或者讓步;一旦向對方辯手的觀點做了屈服,那麼心中所堅持的道義和理論也就亂了——
這就像‘方就是方’、‘圓就是圓’、‘重量是多少就是多少’一樣,是不會随着外界的影響而發生改變的。
提出質疑或反駁的人一定要搞清楚,到底是根據自己以前學過的哪條理論、觀點為基礎進行質疑反駁;
做出回應或解釋的人,一定要基于老師曾經所教導的學問、理論,明明白白的對問題進行具體的闡述分析。
在辯論時,那些玄乎其神的修辭手法、那些虛無缥缈的空話大話、那些拐彎抹角故作高深的虛言,就沒必要說了,這不僅浪費雙方的時間且得不到任何收獲。
隻有思路清晰、邏輯順暢,說話實實在在、腳踏實地,内容直擊痛點、幹貨滿滿,才能讓人聽了後,既不用花費過多的精力去琢磨思考,又能快速找到中心思想、核心關鍵點,從而對某個學說觀念産生更透徹、更清晰的理解。
儒生學者們所學習鑽研的學術流派各有不同,應該讓研究不同學問的人把自己所學的觀點理論拿出來說一說、辯一辯,讓大家都看看這人的水平如何、看看這個學說的理論價值如何,這樣才能開拓視野、拓寬思路,而不是拘泥于某一個學說坐井觀天。
希望陛下不要因為某些人的話說的不合心意而給他定罪,不要讓那些冷門、小衆的學說就此在人世間消失啊!”
十二年(庚子,100年)
1.夏天,四月戊辰日,南郡秭歸縣的秭歸山發生了山體滑坡。
2.秋天,七月初一(辛亥),發生了日食。
3.九月戊午日,劉肇罷免了張酺的太尉一職。
九月丙寅日,劉肇任命大司農張禹為太尉。
4.燒當羌首領迷唐歸順朝廷之時,他手下的部衆已經不到兩千人了,而且由于物資匮乏,人員和牲畜都饑餓疲困,生活難以為繼;當時,迷唐的部落在金城郡居住。
劉肇要求迷唐帶着部衆回到大榆谷、小榆谷中去,然而在永元五年(93年)時,貫友在黃河上修了一座橋,專門用于通往大小榆谷,迷唐認為漢軍通過這座橋可以随時來到自己的地盤,因此他認為這個地方已經不再适合居住了,便借口當前人畜的身體狀态、精神狀态都很差,不适合大規模的搬遷,就這麼賴在金城郡不走了。
護羌校尉吳祉等人為了讓燒當羌離開大漢邊境,給迷唐送去了不少财貨物資、金銀布匹,讓他拿着這些錢去買糧食、買牲畜,以便快速恢複狀态趕緊搬走。
羌人們面對漢人的驅趕,更加對自身的安危感到擔憂;本年,迷唐帶着部衆再一次反叛朝廷,逼着湟中地區的胡人跟自己一起作亂,在當地大肆搶奪了一番之後匆匆逃離。
由于王信、耿譚、吳祉的舉動驚擾了羌人,打破了來之不易的和平,讓這麼多年的努力付之一炬,于是劉肇下令将他們三人全部押送回京師定罪。
十三年(辛醜,101年)
1.秋天,八月己亥日,北宮盛馔門的閣樓由于某種人為的原因發生了火災。
2.迷唐回到了賜支河曲(黃河的一段,有“S”形大彎,也叫 九曲黃河)附近,修整了一段時間之後再次帶兵入侵大漢邊塞。
護羌校尉周鲔(音“尾”)和金城太守侯霸一同率領着三萬名郡兵、附屬羌胡兵,駛出邊塞,一路來到了離賜支河曲幾十裡處的允川。
侯霸将迷唐擊敗,羌人部落的種人全部被打散。
此戰,有六千多口人投降于侯霸,侯霸将這些羌人分别安置在漢陽郡(原名 天水)、安定郡、隴西郡。
每一場對戰都是對迷唐軍事實力的削弱,至此,迷唐手上更沒幾個人了,實力急劇衰退,于是逃竄到了賜支河的上遊,依附于發羌生存。
很久以後,迷唐生了一場病不治身亡,再後來,他的兒子來邊塞請求投降,那時,燒當羌種連幾十戶人都湊不出來。
3.荊州地區出現了雨水天氣。
4.冬天,十一月丙辰日,劉肇下诏:“幽州地區的大郡勉強有十多萬戶人,然而玄菟郡人數少得隻有一千五百二十四戶;并州地區的大郡隻有三萬多戶人口,小郡甚至連兩千戶都沒有;涼州地區的大郡不到三萬戶人,其中敦煌郡隻有七百四十八戶——這三個州的人口數量極為稀少。
然而此三州屬于我朝邊境地區,承擔的戍邊壓力非常重,戰事時有發生,兵役和徭役比其他地方都繁重,人民勞苦、環境嚴峻不說,當地的賢才能人也沒有出頭和晉升的機會。
每每想到這一點,我都會感到心痛和可惜。
招降、吸引、安撫蠻夷,最重要的是要體現人文關懷、把為人民服務放在第一位,能做到這些的官吏是難得的人才,理應得到推薦和提拔。
現在我下令:
延邊的郡國人口超過十萬的,每年推舉一名孝廉;
人口五萬以上、十萬一下的,每兩年推舉一名孝廉;
人口不滿五萬的,每三年推舉一名孝廉。”
5.鮮卑人入侵右北平郡,很快便入侵到了漁陽郡,漁陽太守率領郡兵将鮮卑擊敗。
6.十一月戊辰日,呂蓋以年紀大退休養老為由,辭去了司徒一職。
7.南郡巫縣地區,有一位名叫許聖的蠻夷,因為當地官府收稅标準不統一,心中憤憤不平,逐漸變成了怨恨情緒,于是煽動了一夥人發動反叛。
十一月辛卯日,許聖帶着蠻夷隊伍在南郡作亂。
十四年(壬寅,102年)
1.春天,安定郡中原本已經投降的燒何羌人發起叛亂,安定太守發兵将燒何羌擊敗。
當時西海郡、大榆谷、小榆谷附近已經沒有羌人作亂了,隃麋國國相曹鳳上書說:“從建武年間以來,西部地區的動亂一般都是燒當羌挑頭,因為他們居住在大小榆谷這種土壤肥沃、水流豐沛、物産豐富的地方;再加上旁邊的西海郡還有允谷鹽池供他們捕魚、煮鹽為生;附近又有黃河環繞,成為他們的天然屏障。
燒當羌處于延邊地區,想要抄盜作亂很容易,朝廷想要發兵攻打他們卻很難,因此燒當羌的實力才會變得越來越強,以至于成為了衆多羌種部落中的老大,憑借着自己能征善戰,逼迫那些弱小的羌人胡人跟着自己一同作亂。
在朝廷的不懈努力下,終于讓燒當羌逐漸分化瓦解,以至于越來越困頓疲軟,迷唐抱頭鼠竄逃得遠遠的,跑去依附發羌讨生活。可見,目前燒當羌想蹦跶也沒這個本事了。
我認為現在應該:
趁着這個機會重建西海郡的下屬縣邑,把大榆谷、小榆谷重新控制起來;
安排人馬在各處要道關隘屯田積谷,阻斷羌人和胡人之間互相溝通往來的途徑,也讓那些心思活絡、蠢蠢欲動的叛逆之人無計可施。
延邊地區的農業做起來了之後,糧食儲備糧也一定會有可觀的增長,這将會減輕朝廷發動内地郡縣向邊境運糧的壓力;而且有這麼一塊地方作為藩蔽屏障,也能讓陛下不用再為西部羌人作亂而頭疼。”
劉肇采納了曹鳳的建議,下令派兵修繕西海郡的各項設施、城防,把金城郡西部都尉的辦公地點從金城郡金城縣改到了西海郡,任命曹鳳為金城西部都尉,在龍耆(即 龍支)縣屯兵。
後來劉肇又下令在西海郡設置了多個屯田據點,沿着黃河安排了三十四部屯兵堡壘。
眼看着這項工程馬上就要完成,然而後來在永初年間羌人部落再次發起叛亂,導緻該工程被迫叫停。
2.三月戊辰日,劉肇來到辟雍(皇家學堂)舉行飨射(宴請群臣,舉行射箭之禮)典禮。
赦免天下全部囚犯。
3.夏天,四月,劉肇派使者率領荊州地區一萬多名士兵,多道并進,讨伐在南郡作亂的巫蠻許聖。
許聖大敗,向朝廷提出了投降請求。
劉肇把巫蠻人全都安置在江夏郡。
4.陰皇後性格強勢善妒,随着時間的推移,她所受到的寵愛漸漸淡了,對此耿耿于懷、心懷怨恨。
陰皇後常常把自己的外祖母鄧朱叫進宮來陪伴自己,因此有人告發陰皇後和鄧朱私下裡搞巫蠱之術,為自己求福氣榮寵、詛咒他人。
劉肇讓中常侍張慎和尚書陳褒對此事立案調查。
張慎、陳褒說陰皇後和鄧朱觸犯了大逆不道之罪,于是鄧朱的兩個兒子鄧奉、鄧毅以及陰皇後的弟弟陰輔全都被打入監獄、拷打緻死。
六月辛卯日,劉肇廢黜了陰氏的皇後之位,将她遷居到桐宮。
後來,廢後陰氏在憂愁、郁悶中死去。
廢後陰氏的父親陰綱也因此事畏罪自殺了;陰氏的弟弟陰轶、陰敞還有鄧朱的家人全都被流放到了日南郡的比景縣。
5.秋天,七月壬子日,常山殇王劉側去世,由于劉側沒有自己的兒子,于是劉肇立劉側的兄長·房子侯劉章為“常山王”。
6.有三個州發生了嚴重的洪災。
7.班超從漢明帝(劉莊)永平十六年(73年)出使西域,至今已經有三十年了;在這三十年間,班超已經從一名意氣風發的青壯年人變成了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他看着垂垂老矣的自己,思念着土生土長的家鄉,每時每刻都希望有生之年能夠離開西域回到老家。
在思鄉之情的驅使下,班超上書:“希望陛下能允許我返回邊關,我不奢望能夠回到酒泉郡,隻要能讓我活着的時候親眼看到自己回到玉門關之内,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如今我想讓兒子班勇帶着安息國的使者入朝納貢,趁我還沒死,讓班勇替我看看當今中原的風土人情,回來也好跟我說說。”
然而班超的奏疏交上去過了很久,劉肇也沒有回複。
班超的妹妹班昭(即 曹大家,曹壽的妻子)為自己兄長打抱不平,上書道:“衆所周知,蠻夷之人品行粗鄙,既沒素質又不知道尊重老人,而我的兄長班超現在已經在西域駐守了三十年,朝廷一直都沒找人把他換下來;生怕這些蠻人看到班超年老,對他生出了欺侮慢怠之意,萬一這種事情真的發生了,兄長的生命安全又将如何保證呢?朝廷的威名豈不是會受到損害嗎?
我知道,朝中的這些卿大夫們看到班超守西域守得好,不願意朝廷換人,但是他們根本沒有考慮到往後的風險有多大;要是蠻夷之人看在我兄長年紀越來越大的份上,發起動亂、挑起反叛,那麼班超由于年老,心有餘而力不足,豈不是真的讓朝廷好不容易建下的統領西域的大業付之一炬嗎?
班超為了收服西域,多年來冒着巨大的風險和危難,将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戍守西域的事業,如果換來的是蠻人欺服老弱、反叛朝廷,豈不是也讓我兄長的努力和汗水付諸東流嗎?
悲劇一旦發生,所有人都會為此感到惋惜和心痛!
正是為了防止這種事情出現,班超才寫下奏疏請求歸漢,他一直在萬裡之外盼望着有朝一日能重見大漢國土,然而就這麼一直苦等了三年,卻一直沒有得到陛下的回複。
賤妾聽說過古時候派人服役參軍,最早也得滿十五歲才可以參加,而到了六十歲也該讓他退役了。在外征戰了一輩子的老兵,到了年紀也該讓他回來休息休息,不再給他安排工作和勞作。
看在這個份兒上,賤妾才敢冒死向陛下替兄長班超請求告老還鄉,就讓他在故土踏踏實實的安享晚年吧!
如果朝廷派一名年輕有為、有勇有謀的将領去監護西域,将年老體弱的班超換下來,那些西域國家肯定不敢貿然暴動,這也是為邊境安甯着想啊!
當初周文王為了修建靈台,特意為靈台下掩埋的朽骨改葬;田子方勸魏文侯,念在老馬一輩子辛勞奔波的份上,不要将它丢棄——
隻要陛下能讓班超活着回來,那麼您的恩澤、仁慈完全可以與周文王和田子坊一較高下啊!”
劉肇被班昭的奏疏所感動,下令要求班超回到京師。
八月,班超回到了洛陽,劉肇任命他為射聲校尉。
九月,班超去世。
定遠侯班超接到返回京師的诏書後,劉肇任命戊己校尉任尚接替為西域都護。
任尚對班超說:“君侯您在西域這邊呆了三十多年,現在我來接您的班,這份工作責任重大、任務繁重,而我隻是個不懂事的小年輕,希望您能叮囑我幾句,給我指個方向。”
班超回答:“我年紀大了,腦子也不好使,您現在擔任西域都護,正是年輕有為、幹出一番大事業的時候,我這把老骨頭怎麼比得過?
如果您真的想聽,那我還的确有一句要告訴您:
戍守西域的這些士兵,原本都是身負罪孽的服刑犯,他們可不是什麼忠善仁義的孝子賢孫;還有西域國家裡全都是與漢人的習俗完全不同的蠻夷之人,他們根本不守信用、不講禮義,就像一群尚未開化的飛禽野獸一樣,雖然好吃好喝把他們供着,到了要翻臉的時候比誰都無情。
面對着這麼一幫人,可千萬不能逼得太緊,不然容易激發他們的叛逆情緒。
您性子急躁,處事嚴厲,尤其需要注意這一點,什麼事情如果不是太過分,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算了,不要過分計較。
要知道水太清澈,魚是活不了的;如果您對每個人、每件事都抓得很緊,扣得很嚴,那麼您的部下、民衆以及西域諸國中的人肯定會産生怨恨和不滿之情。
最好就是追求大體上過得去即可,監督執法以寬和溫厚為主,便能保住安甯和穩定。”
班超動身離開之後,任尚私下跟親近的人吐槽:“我還以為班老有什麼錦囊妙計呢!現在聽他說這些,隻不過是些稀疏平常的建議嘛!”
然而最後任尚果然如班超說的那樣,因為不得當地官民的人心,讓西域那邊出了亂子。
8.早年間,太傅鄧禹曾經對人說:“我率領百萬大軍四處征戰殺伐,但是從來沒有錯殺過任何一人,相信我的後代中一定有振興我鄧氏之人!”
鄧禹的兒子·護羌校尉鄧訓,有一個女兒名叫鄧綏,性格和藹可親,既孝順父母又關愛身邊的人,喜歡讀書閱傳,每天早上桑蠶紡織、下午誦讀經書,家裡人都稱她為“女儒生”。
鄧綏的叔父鄧陔(音“該”)說:“如果某人救過一千個人的性命,那麼他的子孫後代中一定有封爵分地、大富大貴之人。
我的兄長身為谒者時,孝章皇帝(劉炟)讓他負責打通石臼河的運糧通道,經過他的一番考察,最終由修水路調整為修陸路,好幾千人的性命就這麼在他手中得以存活。
老天有眼,我兄長積的這些陰德一定會讓鄧家後人享福的!”
往後,鄧綏被選入後宮,成為了劉肇的貴人。
鄧綏身為貴人期間,行事謹慎低調、謙虛退讓,一舉一動都嚴格符合禮法規範、行事準則;在面對陰皇後時,在與後宮其他嫔妃相處時,總是保持着恭敬守禮、平易近人的姿态;從不因為自己地位高貴而淩駕于他人之上,就連底層的奴仆雜役都能感受到鄧貴人的關懷。
因此,劉肇十分看重和賞識鄧綏。
有一次,鄧綏生了一場病,劉肇特别允許她的母親和兄弟入宮照顧,而且沒有限定日期,相當于鄧綏的家人想來照顧随時來,想待多久就待多久,然而鄧綏推辭道:“皇宮内廷是陛下與後妃生活起居的重地,如果讓宮外的人長期在内宮之中,容易招來他人的非議,既讓人覺得陛下心存偏私,又讓人說賤妾不知足——
這種兩頭不讨好的事情,陛下千萬不能做,望陛下收回成命!”
劉肇說:“别人都以此為榮,怎麼愛妃還以此為憂呢?”
隻要皇宮中舉辦宴會,後妃們都會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席間一片争奇鬥豔、百花齊放之态,唯獨鄧綏一人穿着素淨簡樸;
如果有時不小心衣服顔色與陰皇後撞了,鄧綏便會馬上脫下外衣,避免僭越;
如果鄧綏和陰皇後同時受到了劉肇的召見,鄧綏也不會與陰皇後并肩站在一起,而是主動退後一點側身站在一旁;
劉肇在問話的時候,鄧綏從來都是等陰皇後說完之後再回話,不敢有一絲一毫的搶風頭的舉動。
陰皇後個子矮小,行為略顯乖張,不符合皇後的尊貴身份,每當這時,她身邊的人都會捂着嘴偷偷憋笑,而鄧綏看在眼裡卻在心裡默默發愁,就如同自己犯了錯一樣,不僅不會嘲笑,還會幫陰皇後遮掩,不讓事情傳開鬧大。
劉肇知道鄧綏在宮中過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覺得她這麼做實在是太辛苦操勞,感歎道:“約束自己、修身養性,鄧貴人這麼做可真夠累的啊!”
再後來,陰皇後越來越得不到劉肇的寵愛了,而鄧綏也總是在劉肇召見自己的時候以生病為借口,推脫不見。
那段時間,有好幾個皇子生下來之後都夭折了,鄧綏對此非常發愁,親自挑選、推薦了好幾個才人去侍奉劉肇,以求能夠開枝散葉。
陰皇後看到鄧綏在宮中的名聲越來越好,看到劉肇越來越親近鄧綏、疏遠自己,于是對鄧綏又是嫉妒又是怨恨。
有一次,劉肇生了一場重病,卧病在床,在生命垂危之際,陰皇後暗自放出狠話:“我要是當上了太後,定然把鄧氏一族全部殺光!”
鄧綏知道陰皇後這麼說,一瞬間淚流滿面,說:“我盡心盡力侍奉皇後,生怕自己哪裡做的不好,但是她竟然恨我到了這個份兒上!
如果陛下這次真的熬不過去,我就給他陪葬,既能報答陛下對我的賞識之恩,又能保住我的家族,也不會讓陰氏背上當初‘呂後把戚夫人做成人彘’的罵名!”
說完,就準備找來毒藥自殺。
鄧綏的宮女趙玉拼了命的制止,騙她說:“剛才有人來通報過了,陛下已經痊愈。”聽到這個消息,鄧綏才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到了第二天,劉肇的病果然有了極大的好轉。
後來,劉肇廢黜了陰氏的皇後之位,鄧綏跑去給陰氏求情,但是遭到了劉肇的嚴詞拒絕。
劉肇有意立鄧綏為皇後。
為了不見劉肇,鄧綏一直聲稱自己病重難愈,将自己關在寝宮之中哪兒也不去。
冬天,十月辛卯日,劉肇下诏冊封鄧綏為皇後,鄧綏堅決拒絕,然而實在拗不過劉肇的意思,于是隻好答應即皇後位。
當上皇後以後,鄧綏下令禁止郡國送來慶賀的禮品,就算要送也隻允許在年末送一些墨水、紙筆即可。
劉肇多次提出想給鄧氏一族的人加官進爵,奈何鄧綏苦苦哀求辭讓,因此在劉肇秉正期間,鄧綏的兄長鄧骘最高也就隻做到了虎贲中郎将。
9.十月丁酉日,劉肇罷免了巢堪的司空一職。
10.十一月癸卯,劉肇任命大司農沛國人徐防為司空。
徐防上書提出:“光武帝(劉秀)複興漢室以來,朝中有十四種類型的博士:
《周易》有施氏、孟氏、梁丘賀、京房,《尚書》有歐陽和伯、夏侯勝、夏侯建,《詩經》有申公、轘固、韓嬰,《春秋》有嚴彭祖、顔安樂,《禮記》有戴德、戴聖;
博士弟子中設置了甲乙丙部門:
甲科中有四十名郎中,乙科中有二十名太子舍人,丙科中有四十名文學掌故。
以上這些都是為了加強文化教育、号召倡導儒生學者搞研究。
根據我的觀察,太學院對博士弟子的考察,條件太寬松、标準過于不固定,有很多人都是想當然地漫天胡侃,完全不以專業方向作為考核内容。
照此下去,這其中可操作的空間就變得很大,考官包庇考生,考生賄賂考官,很容易讓人通過歪門邪道的途徑進入仕途。
在策試(相當于考生随機抽取題目臨時作答,題目寫在竹策上,因此得名)時,少不了争吵和辯論,人們各執一詞、争論得不可開交,亂七八糟的觀點滿天飛。
孔子說‘賢者隻是客觀的陳述先聖的言論,從來不自己胡編亂造。’
還說‘古時候的史官在編寫史書的時候,遇到不确定的内容,會空出來留給後世有真才實學的人填補完去,我在看書的時候就看到了好多這種被空出來的地方。’
然而如今這些儒生學者在搞學問、相互辯論的時候,根本就不以經書上的内容為依據,而是妄自瞎編;那些遵循先師教導的人被視為迂腐、不開化,那些天馬行空、想當然地胡編亂造被當成有創新、有新意——
經書上的内容漸漸不被學者重視,這已經成為了當前學術界的風氣,完全違背了陛下下诏篩選博文多才、學識淵博之人的初衷。
忠誠、敬畏、禮義,是夏商周三代所崇尚的主流價值觀,這三點循環往複、周流不止;這三個主流價值觀也是做人、治國的根本所在,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理念。
我認為博士以及甲乙丙科考察的時候,應該根據儒生學者所研習專業中的内容,準備五十個考核問題:
能夠将問題闡述清楚、詳盡的人,屬于上等級别;
能夠在考試過程中,合适恰當地引用學說中的理論觀念,屬于優秀答卷;
如果不以書中的理論為依據,而是自己漫無邊際的胡亂創造,導緻表達出的意思與書中的觀念、意義相違背,這種答卷全都判為不合格。”
劉肇采納了徐防的提議。
11.本年,劉肇封滅窦憲的功臣大長秋鄭衆為“鄛鄉侯”,開創了宦官封侯的先河。
十五年(癸卯,103年)
1.夏天,四月二十九日(甲子),發生了日食。
當時,劉肇按照漢肅宗劉炟的老規矩,把自己的兄弟都留在了京師,沒有讓他們回各自的封國。
有關部門以陰氣蓋過陽氣導緻日食為由,建議劉肇将諸侯王遣返回國。
劉肇下诏:“甲子日出現的日食,一切過錯都是由于我一個人。
諸侯王都還小,如果讓他們這麼早就離開自己的母親,怕是等他們回到封國後會沒日沒夜的思念家人,也讓他們的母親被困在皇宮中因為思念孩子而空自流淚。
這豈不是把《詩經·蓼莪》、《詩經·凱風》中父母、兒女離散的悲苦之情變成了現實嗎?
我也知道,為了一己私情把諸侯王留在京師這麼久也不符合規定,就讓他們再待一陣子吧!”
2.秋天,九月壬午日,劉肇到達南部地區開展巡視工作,陪同人員有:清河王劉慶、濟北王劉壽、河間王劉開。
3.四個州出現了雨水天氣。
4.冬天,十月戊申日,劉肇到達章陵縣。
十月戊午日,劉肇到達雲夢縣。
太尉張禹在洛陽皇宮中留守,聽說劉肇準備繼續前往江陵,對此非常不認可,認為劉肇貴為天子不能冒着巨大的風險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于是通過驿站快馬加鞭的送去勸谏奏疏。
劉肇回複:“我在章陵縣祭祀完親廟,原本打算去祭祀長江;然而看到張太尉您的勸告後,有所醒悟,現在我就從漢水附近返回。”
十一月甲申日,劉肇返回洛陽皇宮。
5.嶺南地區的土特産是龍眼、荔枝,為了将其送到皇宮,每十裡修建了一個驿站,每五裡修建了一個瞭望台,保證龍眼、荔枝晝夜不間斷的轉運。
臨武縣縣長汝南人唐羌上書說:“天子執政,不應當以追求吃到美味佳肴為目标;臣子效命,不應當以獻上珍馐玉馔為功勞。
交趾地區的七個郡(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為了給陛下輸送龍眼、荔枝等物,轉運車輛、馬匹日夜不絕,車馬連夜奔襲所生出的風,甚至把林子中的鳥都驚飛了。
南方地區氣候炎熱,稀奇古怪的毒蟲猛獸比比皆是,被瘴氣侵擾、被毒蟲傷害而死的人不計其數。
雖然已經因此喪命的人無法複活,但是可以通過改變現狀,保住未來更多人的性命——隻需要不這麼頻繁地輸送這些東西,自然而然就可以減少這些損失。
況且龍眼、荔枝這兩種東西,吃了也不一定延年益壽、強身健體,為了這些損耗民命,真的很不值得!”
劉肇下诏:“偏遠地區的特産美味,原本是用來供奉宗廟祭祀的,如果這件事情傷害了民衆的性命,這豈不是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宗旨嗎?
現在我下令,太官部門不得再接受這些偏遠地區的貢獻!”
6.本年,劉肇下令要求郡國在夏至以後開始處理不重要的刑獄案件。
十六年(甲辰,104年)
1.秋天,七月,發生了旱災。
2.七月辛酉日,劉肇免去了魯恭的司徒一職。
3.七月庚午日,劉肇任命光祿勳張酺為司徒。
八月己酉日,張酺去世。
冬天,十月辛卯日,劉肇任命司空徐防為司徒,任命大鴻胪陳寵為司空。
4.十一月己醜日,劉肇到達河南郡的缑(音“鈎”)氏縣,登上了缑氏縣南部的百岯(音“陪”)山。
5.北匈奴派出使者向朝廷提出稱藩的請求,獻上寶物,并表示願意與大漢開展和親聯姻,沿用呼韓邪單于時的盟約。
劉肇以“當初孝宣皇帝(劉詢)接受呼韓邪投降的那一套禮義有所缺失”為由,并沒有回複使者帶來的請求,與此同時,贈送了非常豐厚的物質賞賜作為回禮。
元興元年(乙巳,105年)
1.春天,高句麗王·宮帶兵闖入遼東郡的邊塞,有六個縣遭到了高句麗的侵襲。
2.夏天,四月庚午日,赦免天下全部囚犯,将年号從“永元”改為“元興”。
3.秋天,九月,遼東太守耿夔發兵将高句麗擊敗。
4.冬天,十二月辛未日,劉肇在章德前殿駕崩,在位十八年,享年二十七歲。
劉肇有十幾個皇子慘遭夭折,往後再有皇子出生,全都讓人帶到民間養大,沒有一個大臣知道皇子出生後去了哪兒。
直到劉肇晏駕後,皇後鄧綏便找回了那些在民間的皇子:
皇子劉勝,一直以來身體不好;
皇子劉隆,當時剛剛出生一百多天,鄧綏将他立為皇太子。
當天夜裡,劉隆即皇帝位。
尊稱皇後鄧綏為皇太後,由于劉隆還在襁褓之中,于是由鄧綏臨朝聽政,代替劉隆處理國事。
劉肇剛晏駕,宮中亂作一團,有不少禁令還沒來得及下達實施、巡邏的護衛也不到位;那時,皇宮中丢失了一大框寶珠,太後鄧綏本來打算立案調查,但是轉念一想,如果這件事情鬧大了,不僅有可能抓不到真正的賊人,還會有大量無辜之人因此喪命。
于是鄧綏把宮中的侍從、宮女叫來親自檢閱、談話,對他們的舉止言行進行了嚴密的觀察和分析,最終果然抓出了真正的盜賊。
吉成曾經多次被漢和帝劉肇寵幸過,她身邊的侍從誣陷她私下搞巫蠱詛咒之事,導緻吉成被打入掖庭監獄嚴刑拷打、刑訊逼供。當時那個舉報她的侍從說的有鼻子有眼的,而且還拿出了明明白白的證據,一切仿佛都已經闆上釘釘一般。
太後鄧綏根據自己往日的觀察,知道劉肇對吉成挺好的,從來沒有虧待過她,而且平常兩人也從來沒有紅過臉,都是其樂融融的樣子,現在被人說吉成搞巫蠱詛咒,實在是不合情理;于是鄧綏決定親自審理此案,要人把證據都拿來親自過目,最後發現這事果然是侍從誣告吉成。
經過上述幾件事,大家都對鄧綏的敏銳聰慧感到歎服。
5.北匈奴再次派出使者到敦煌進貢寶物,說自己的部落現在情況不好,經濟低迷,沒法準備什麼像樣的好東西進貢給朝廷,表示願意送上自己的兒子當人質,希望朝廷能派出一個身份地位尊貴的使者來将人質接走。
太後鄧綏并沒有針對這個請求做任何回複,隻是給了匈奴使者很多金錢物資賞賜而已。
6.洛陽縣縣令廣漢人王渙秉公執法、辦案公正,審理案件、查出真兇的能力很強;雖然在執法工作中做事雷厲風行、手段強硬果斷,然而王渙本人其實是一個愛民如子、關懷百姓的仁善之人。
隻要是經過王渙審理過的案子,沒有一個人是不服氣的,京師中的民衆都以為王渙有神明相助才能有如此強悍的分析、明斷能力。
本年,王渙在任職期間去世。
王渙去世的噩耗傳出來時,老百姓全都放下手頭上正在做的事情,跑到大街上互相詢問打聽,整條街被圍了個裡三層外三層;在确定王渙的确已經身故後,人們都痛哭流涕,哀嚎聲一直回蕩在街市之上。
家人、官兵将王渙的靈柩送回西邊,路上經過了弘農郡,當地的老百姓也都在路上擺出酒水飲食,當做祭祀王渙的祭品;沿路上祭拜、吊唁王渙的人一眼望不到頭。
送葬的官員不知道為什麼就連弘農郡的百姓都會出來紀念王渙,人們回答說:“以前我們帶着糧食來到洛陽的時候,總是會被官吏硬生生奪走一部分,基本上到最後隻能剩下一半;然而自從王使君當上了洛陽縣令後,我們的糧食再也沒被人克扣過了。
有賴王使君的庇佑,我們才能不受損失,所以這次擺祭祀宴席是為了專門來報答他的恩情。”
洛陽地區的人民群衆為王渙修了一座供奉祠堂,還有人為了祭祀王渙特意寫了詩歌紀念,每次在祭祀的時候,都會一邊鼓樂一邊歌唱一邊祭祀祝禱。
太後鄧綏下诏:“正是因為有了王渙這種恪盡職守、體恤百姓、勤勤懇懇的忠臣,國家才能夠朝着太平繁榮的方向發展。
憂國憂民、一心為公的賢才忠臣,打着燈籠都難找,國家巴不得多來一些像王渙這樣的臣子,但是如此之人确實不多啊!
王渙的忠心與才能值得表彰和褒獎,現在我下令,任命王渙的兒子王石為郎中,希望未來湧現更多這樣的人才!”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