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引起消費者購買欲望、推動他購買的并不是品牌,而是品類
——相仕讀商業之《品類戰略》02
第一章,品類時代來臨
中國企業整體上缺乏對品牌本質的正确理解,沒有掌握正确的品牌創建方法,才上最根本的原因。近期對這個定義上深有體會,本書說的整體缺乏可能上十年前中國沒有全球性品牌,但今天有了,到中小企業上如此現狀。
品類,隐藏在品牌背後的關鍵營銷力量。那什麼是品類?1956年,美國認知心理學先驅喬治·米勒發現,心智處理信息的方式是把信息歸類,然後加以命名,最後儲存的是這個命名而非輸入信息本身。消費者心智對信息的歸類,我們就稱之為“品類”。
品類既非單純的産品概念,也非單純的傳播概念甚至也不是一個單純的營銷概念,而是一個幾乎所有的營銷要素的集合。品類創新是企業創新和營銷的集合。
品類是顧客消費的驅動力。
實際上,引起消費者購買欲望、推動他購買的并不是品牌,而是品類。隻有在消費者決定了品類之後,才說出該品類的代表性品牌,這種行為稱之為“用品類來思考,用品牌來表達”。
企業可以生存不同品類,品牌代表特定品類。
品牌并沒有所謂的企業品牌和産品品牌之分,企業就是企業,品牌就是品牌,企業代表法人實體,品牌代表品類。
創建品牌的本質:鎖定品牌與品類
完整意義的品牌應該包含兩個部分:品牌名和品類。品牌名和品類一旦産生關聯,鎖定在一起,就完成來品牌的創建,例如奔馳和進口豪華轎車。
品類時代的營銷,核心以成為潛在心智中品類代表為目标,通過把握商業發展趨勢,發現品類機會,成為心智中的品類代表,并推動品類發展,不斷進化,最終主導品類,創建真正的強大品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