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集

興趣、職業兩項個人認證,嘗試着在同一時間來一次同時認證,視某号“創作者服務認證”那頁,兩項認證内容各占一行,同樣的字體可是一實一虛。

得。

明白。

都懂。

平台這是向咱傳達了一個重要信息:

“稍安勿躁,哪怕你就是天王老子,也得一項一項來。”

何況咱就是端着飯碗在互聯網上讨生活的黎民一個。

與注冊某信一樣,注冊視某号的時候,如果捋着時間線去倒追,那可是相當地早。

具體時間記不太清楚了。

反正比還在大學校園裡讀書的女兒注冊這兩個玩意兒的時間還要早。

與天天離不開的某信不同。

視某号注冊的時候雖然久,但是,扔在某信“發現”那頁的“夾縫兒” -扔便是好久好久。

從去年三四月份,開始做短視頻之後,才把在某音裡自己原創的一部分短視頻,同步到視某号裡面來。

這才算是真正地與它有了一點點的交集。

這一點點的交集,也就是把某音賬号下的影視剪輯作品,同步到視某号裡來。

之後,便再也沒有回頭把某信“發現頁”的“夾縫兒”裡面的短視頻内容掏出來,瞄上一眼。

一眼都沒有。

幾年過去了,昨天才剛剛知道,視某号裡該“裝”的“要件兒”,在俺名下,居然是傻傻地一片荒蕪。

沒有實名認證,沒有職業認證,沒有興趣認證,甚至于在操作職業認證和興趣認證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扔在視某号裡的那一堆短視頻作品,居然連平台基于保護原創作者,為原創作者特别提供的“升級原創權益”的基本權利,咱是一天兒都沒有享受過。

這扯不扯。

也不知道。咱那一堆一塊兒的玩意兒,有沒有人惦記。

之前,寫在某書上的東西,經常被旁人“拿”到其他平台上“用一用”。

當時,還針紮火燎地一頓“維權”呢。

現在想起來,還為自己當時的那股子傻乎乎的勁兒而滿臉發燒呢。

當下,短視頻平台就那麼幾個。各有各的用戶,也各有各的擁趸。

用戶是用戶,擁趸是擁趸。

讨生活的需要,與堅定的支持和熱愛,這兩者之間的區别還是蠻大的。

得感謝偉大的互聯網,為讨生活的人們提供了足夠多,也足夠大的平台。

以用戶的角度,在形形色色的平台上,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才華,賺到的每一分錢都是高尚的。

以擁趸的身份,出現在任何一個互聯網平台,無論賺多賺少,全是出自于本心的熱愛。

當然,能夠讓普通用戶升級為自己死心塌地的擁趸,平台自己如果沒有足夠的吸引力,都是一個美麗的扯。

勾住魂兒,才能留住人。

連畫大餅的本事都沒有,還妄想坐大。

想啥呢?

趁視某号的職業認證過程中,扯段閑篇兒,扯得确實有點兒遠了。

必須得誇誇大平台的這個認證過程。

作者除了提供必要的認證要件,對着自己的手機攝像頭說出自己的訴求再傳給平台之後。

便是靜候平台審核的結果。

一切都依平台設定的規則,由持證上崗的審核人員(也有可能是隻認證件不認人的機器人)負責審核。

關于持證上崗這一點,我認為:

重要。

很重要。

非常重要。

作為家長,應該不會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一個連教師資格證都沒有的“老師”手裡。

作為頭腦不糊塗的作者,愛護好自己的羽毛比較重要一條,就是不要讓那些“三無”人員,輕易觸碰到自己的羽毛。

順便說一句:類似于“教師資格證”的資質證明,可不是所在單位自己拿水彩筆畫出來的那種證書哦。

最起碼得尊重一下“國考”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