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 還想吃什麼
書名:飲食男女
作者:蔡瀾
一直都很喜歡讀蔡瀾的書,深受他的影響,我出去旅行也大多選擇城市,因為城市裡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吃食。雖然現在已經大融合,就算在武漢也能吃到各方美食,但是在當地,吃當地的食物,不管是感覺還是風味那都是大不相同的。
蔡先生的美食書,總能給我來一場垂涎欲滴的味覺之旅,也能給我一個打開新味覺的視覺體驗。就比如蔡先生的一篇【什麼東西都吃的人】這篇文章裡提到了——吃油焗龍虱。老實說,這種食物我真是碰都不敢碰。雖然蔡先生經常說:好吃不好吃,要吃了才有資格說不好吃。但是人總有自己堅持的食物底線,所以想知道這個味道,看蔡先生的書就好了。
他說——吃油焗龍虱并不恐怖,當然隻是将硬殼剝去,手指按着頭一拉,拉去腸,剩下的身體細嚼之下,有點豬油渣的味道,和吃炸蟋蟀,炸蠍子一樣。還有狗肺,蔡先生也嘗過。隻是他說,狗肺并不好吃,你可以不必試。看吧,有些東西不必親自吃,也知其味了。
蔡先生的【飲食男女】這本書,選擇了125篇他關于美食的散文作品,涵蓋了日本,韓國,泰國,越南,印度尼西等國家的美食。從中菜談到了西餐,從當食家的條件談到了開一家餐廳?從鍋貼,鹵乳豬耳機談到了飛機餐,海女餐以及土人餐。同時又從人是食物變出來的嗎?談到了si前必吃。可以說這本書包括的不僅僅是美食,也包涵了蔡老師對食物最深的感悟。
蔡先生說:隻有食物能夠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和其他國家的人談起吃的東西,總有共同點。什麼東西都吃的我,不愛吃山珍野味。并非為了環保,我隻是覺得這些東西得來不易,而得來不易的東西,燒來燒去隻有那幾種單調的烹調法,就遠不如牛羊那麼變化多端。我常說,與其保護瀕臨絕種的動物,不如保護瀕臨絕種的食物。許多兒時吃過的味道,當今已消失。能夠嘗到傳統的食物,已經覺得非常幸福,哪裡有時間讨論什麼不好吃的?
是呀。想想自己兒時吃的炒螺絲,燒芋頭,燒剝皮魚等等,這種最最家常的菜肴,卻因外婆的離世,再也找不回原來的味道了。
- 上一篇 既要埋頭走路,又要擡頭看天
- 下一篇 裡應外合:天以晉國授重耳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