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應外合:天以晉國授重耳

-春秋戰國故事090

晉國的太子圉在秦國做人質,聽說父親晉惠公患病不能上朝,擔心朝中有變,自己不能順利繼位,便偷偷從秦國逃了回去。

惠公見到兒子,大喜過望,高興地說:“我抱病已久,正愁無人托付。現在你能逃脫樊籠,回到儲位,我終于安心了。”這年秋天九月,惠公病情惡化,便向呂饴甥、郤芮二人托孤,命他們輔佐子圉,臨終前說道:“其他公子都不用擔心,隻要小心提防重耳。”呂、郤二人,跪拜受命。當天夜裡,惠公去世,太子圉擔任主喪,登上君位,稱為晉懷公。

懷公恐怕重耳在秦國圖謀叛亂,便下令:“凡是跟随重耳出奔流亡的晉國大臣,限期三個月,家屬要将他們召回國内。如期回國者,仍舊官複原職,既往不咎。如果逾期仍不回國,革去官職,判為死罪。父子兄弟坐視不管,不将其召回者,一并以死罪論處,絕不寬赦!”

老國舅狐突的兩個兒子狐毛、狐偃,都跟随重耳左右,身在秦國,郤芮私下勸狐突寫信把兩個兒子叫回來。勸說再三,狐突堅決不肯。

郤芮便對懷公說:“狐毛、狐偃有将相之才,如今跟随重耳,重耳如虎添翼。國舅狐突不肯叫他們回來,居心叵測,主公應當親自跟他談一談。”懷公立刻派人去把狐突叫過來。

狐突與家人訣别,然後來見懷公,說道:“我年老體衰,抱病在家,不知主公宣召有什麼事?”

懷公問道:“狐毛、狐偃都在外國,老國舅有沒有寫家書去叫他們回來呢?”

狐突答道:“沒有。”

懷公又問:“我已下令:逾期不回者,親朋同罪。老國舅難道沒有聽說嗎?”

狐突答道:“我的兩個兒子忠誠于重耳,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他們對重耳忠心耿耿,猶如朝廷上的諸位大臣對國君忠心耿耿,應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即使兩人逃回晉國,我也會斥責他們沒有盡忠,把他們殺死在家廟裡。何況是讓我召回他們呢?”

懷公勃然大怒,喝令兩位武士将刀架在狐突的脖頸上,對他說:“他們兩個如果回晉國,就免你一死!”便拿來竹簡放在狐突的面前,郤芮抓起他的手,硬逼他寫信。

狐突大喊道:“放開我的手,我自己寫。”于是寫下八個大字:子無二父,臣無二君。

懷公怒氣沖沖地問:“你難道不怕嗎?”

狐突答道:“作為兒子不孝順,作為大臣不忠心,這才是我害怕的。盡忠而死,是一個大臣該做的事,有什麼好怕的!”慨然引頸受刑。

懷公下令将狐突在市集上處斬。太蔔郭偃見到了他的屍首,歎息道:“國君剛繼位,還沒有對百姓施加恩德,就誅殺德高望重的老臣,他就要走上末路了!”從此稱病不出。

狐氏家臣急忙逃奔秦國,向狐毛、狐偃報信。兄弟倆得知父親狐突被子圉殺害,悲痛萬分,捶胸大哭。趙衰、臼季等都來慰問。趙衰說:“人死不能複生,再難過又有什麼用呢?我們一同去見公子,商議大事。”


...

重耳聽了狐氏兄弟的傾訴,安慰他們說:“兩位舅舅不要過于悲傷,等我回晉國繼位那一天,一定為你們的父親報仇雪恨。”于是立刻駕車去見穆公,把晉國發生的事告訴他。

穆公脫口而出:“這是上天要把晉國授予公子,時機不可失啊!我也來出一份力。”

趙衰代重耳答道:“您如果要幫助重耳,那就得立刻行動!如果等子圉改換了國号、祭告完祖廟,那麼君臣之分就确定了,此時再想動搖國君人選,恐怕就難了。”穆公深以為然。

重耳辭别穆公,回到自己居住的公館,剛剛坐定,就見門官過來通報:“晉國有人到這裡來,說有機密要事,求見公子。”

重耳把他召進來,那人一進門就下拜行禮,說道:“我是晉國大夫栾枝的兒子栾盾。因為新國君為人猜忌,用殺人來顯示威嚴,百姓都心懷怨恨,大臣們也都不服,所以父親特地派我來見公子,給公子送些财物。子圉的心腹隻有呂饴甥、郤芮兩個人,他對前朝舊臣郤步揚、韓簡等人都很疏遠,不再加以重用,因此不足為慮。我父親已經與郤溱、舟之僑等人聯絡好了,各自招收家丁,訓練府中護衛,隻等公子一到,便聚集人員,合兵一處,作為内應。”重耳喜出望外,與栾盾立下盟約,約定明年年初,一定會到黃河邊上。

栾盾告辭而去。重耳對天禱告,用蓍草算卦,得到了“泰卦”,乾下坤上,有通暢、安靜之意。重耳感到疑惑,便叫狐偃過來詢問吉兇。

狐偃叩拜,向他祝賀道:“乾下坤上,即天地交泰。小往大來,小為子圉,大為主公,意為子圉去,主公來,這是上吉之兆。公子這次行動,不僅能得到晉國,而且還有諸侯盟主的身份。”重耳便把栾盾的話告訴了狐偃。

狐偃說:“公子明天就向秦君請求出兵,事不宜遲。”

第二天,重耳又上朝拜見穆公。穆公不等他開口,搶先說道:“我知道公子急于回國。恐怕諸位大臣不能勝任這件事,我要親自送公子到黃河邊。”重耳拜謝而出。


...

㔻豹聽說穆公要派兵護送公子重耳回國,願意效力充當先鋒,穆公同意了。太史選定冬天十二月的一天為啟程的吉日。穆公提前三天在九龍山為重耳設酒宴餞行,贈給他十對白璧,四百匹馬,帳篷席子器用等物品應有盡有,糧草也十分充足。穆公還送給趙衰等九人,每個人一對白璧、四匹馬,衆人連連叩拜感謝。

到了出發那天,穆公親自帶着謀臣百裡奚、繇餘,大将公子絷、公孫枝,先鋒㔻豹等人,率領四百輛戰車,送公子重耳離開了雍州城,向東進發。秦國的世子罃與重耳交情深厚,依依不舍,一直送至渭水的北岸,才灑淚而别。

花絮

詩經·秦風·渭陽

這是一首外甥送别舅舅的送别詩。據詩中所說,外甥送給舅舅的禮物是“路車乘黃”、“瓊瑰玉佩”,即一輛路車、四匹黃馬和珠寶美玉。這些東西都是非常貴重的,非一般平民所能擁有。因此有人說,這個外甥是秦穆公的兒子秦康公,其時還是太子。舅舅即是有名的晉文公重耳。《毛詩序》說:“《渭陽》,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晉獻公之女也。文公遭骊姬之難,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納文公。康公時為太子,贈送文公于渭之陽,念母之不見也,我見舅氏,如母存焉。及其即位,思而作是詩也。”

我送舅氏,曰至渭陽。

何以贈之?路車乘黃。

我送舅氏,悠悠我思。

何以贈之?瓊瑰玉佩。

改編自《東周列國志》、《左傳》等,原創作品,持續推出,歡迎關注。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感謝,侵權必删。

時來運轉:公子重耳的婚姻與複國大計

公子重耳流亡記:從宋國至楚國

公子重耳流亡記:曹國受辱

公子重耳流亡記:逃離齊國

鄭文公請客:楚成王駕到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