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修心
曾有人問:“人在什麼時候最應該沉默?”
有個回答很紮心:“得意的時候。”
細細想來,确實如此。
人在得意的時候最容易忘乎所以,也最容易聒噪生事。
最近再看《三國演義》,突然對張飛的死有了新的感悟。
以前覺得張飛為人重情重義,死于小人之手實在可惜。
可如今再看,卻發現張飛的死看似突然,其實也是一種必然。
張飛雖有種種好,但他當上大将軍後,對下屬卻非常暴戾。
特别在得知兄弟關羽的死訊後,經常趁喝醉酒打罵手下的士兵。
後來為了給關羽報仇,張飛要求下屬範疆和張達給全營準備白色旗幟和盔甲祭奠關羽,限時三日。
但三天很難湊齊這麼多裝備,範疆和張達希望張飛能寬限幾天。
張飛當即大怒,不僅讓人把範疆和張達綁在樹上鞭打,還揚言:“要是明天準備不好,就要你們的腦袋!”
範疆和張達被打得渾身是傷,心想左右都是死,不如先下手或許還能博得一線生機。
于是,範疆和張達趁張飛熟睡之際,偷偷潛入營帳殺死了張飛。
張飛站在高位肆無忌憚,張揚而暴躁,何嘗不是給自己種下的禍根。
人這一生,最難守的是心,站得越高越容易飄。
然而越是風光之時,越要懂得謹言慎行。
記得在一次頒獎典禮上,黃渤獲得了最佳導演獎,主持人問他:“我們以後是該叫您黃導,還是演員黃渤呢?”
黃渤沒有借題發揮彰顯自己,隻是淡淡一笑說:“叫我小黃就可以了。”
有句話說得好:
真正的強大裡沒有沾沾自喜的優越感,也沒有惴惴不安的得失心,隻有沉靜的自信,以及壯闊的謙卑。
人生起起落落,風光的時候千萬别得意,否則就會跌到谷底。
高光時刻,是修心的好時機。
不被虛榮綁架,不被掌聲蠱惑,在喧嚣中學會淡然,在沉默中讀懂謙卑。
有一種智慧叫做,讓心靜下來,讓人穩起來。
在魑魅魍魉的世界,隻有看淡現實的浮華,才能真正做到自在且清醒。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