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保姆請出了大麻煩
兒媳生了,張秀珍實在為難。
母親躺在病床上,不能自理,吃喝拉撒總得有人照顧。作為獨生女兒,她還能依靠誰呢?老伴雖然能幫幫自己,可他還未退休。
當婆婆的不伺候月子,不帶孫子,于情于理,又覺得說不過去,她會覺得自己在兒子兒媳面前有短處。
她左右為難,夜不能寐。是給老母親找個保姆呢,還是讓兒子兒媳找保姆呢?
她想給母親請個保姆。可是,母親已經82歲,她還能活幾年?給母親請個保姆,母親連個說知心話的人都沒有。那種孤獨,母親能忍受嗎?
在母親的最關鍵的幾年,自己不陪在身邊,行嗎?孫子還小,有爸媽在身邊,自己陪伴他的時日還多,想來想去,還是委屈孫子成全母親吧!
她拿起電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兒子兒媳,希望兒子兒媳請個保姆帶孫子,她每月資助兒子兒媳5000塊錢。
兒子兒媳欣然同意。兒媳說:“媽,你就放心伺候姥姥吧,不用操心我們。我們會照顧好小寶的。”
張秀珍放心地挂斷了電話,終于了卻了一件心事,她開始一心一意地照顧母親。
半年後,張秀珍和老伴到省城給母親買藥,他們想順便去看看孫子。
門開了,迎接他們的是親家母。親家母給他們拿了水果,倒了水,寒喧了幾句,就去廚房忙活了。
老伴逗着孫子玩,她滿屋子找保姆,可是沒找到。
中午,兒子兒媳回來了。張秀珍禁不住地問:“我讓你們請保姆,怎麼沒有請?讓你媽忙前忙後!”
兒媳尴尬地看着兒子,兒子不好意思地說:“我們想請保姆,總是不放心,找不到合适的。”
親家母笑着說:“他們說找保姆,總是找不到放心的。我說我閑着也是閑着,那就讓我去吧,這該放心了吧?他們就讓我來了。”
聽了親家母的解釋,于情于理,張秀珍覺得句句在理,隻是心裡莫名其妙地感到膈應,很不舒服。
她不明白,為什麼自己帶孩子,既出錢又出力,還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而親家母帶孩子,就能掙錢呢?
她又想到,現在孩子小,自己每月出五千。如果孩子大了,上了幼兒園、小學、初中,自己還要不要出?出多少?出到什麼時候?
她越想越怕,她不知道是自己決策錯了,還是兒子兒媳請錯保姆了呢?
- 上一篇 莊子《逍遙遊》讀書筆記(3)
- 下一篇 封頂順利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