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研讀》189:孔子世家(五) - 草稿
孔子世家(五)
窦鳴犢
孔子在衛國不受重用,就想向西去面見趙簡子。孔子來到黃河岸邊時,聽到了晉國大夫窦鳴犢和舜華的死訊,他面對黃河長歎道:“浩浩蕩蕩的黃河水啊,你真是壯美到了極緻。可我不用再渡過黃河前往了,這也許是就命中注定啊!”
子貢向前說道:“敢問夫子這是為什麼啊?”孔子說:“窦鳴犢和舜華是晉國的賢良大夫。趙簡子在不得志時,依靠這兩人幫助才有了現在。他現在執掌政權後,馬上殺掉了這兩人。我聽說過,如果一個地方殺雞取卵,那麼麒麟就不會接近其郊;有人敢涸澤而漁,那麼蛟龍不能調陰陽興起風雨;有人敢覆巢毀卵,那麼鳳凰就不再飛往那裡。這是為什麼呢?君子諱傷其類。鳥獸對于不義的行為都知道躲避,何況是我孔丘呢!”
孔子于是便返回老家休息,專門創作了《鄒操》,以表達對窦鳴犢和舜華的哀悼。
公元前493年,孔子又返回衛國,仍然寄居在蘧伯玉家。有一天,衛靈公向他詢問排兵布陣的事情。孔子回答說:“俎豆類祭祀的事情我曾經聽說過,軍旅之事我确實一竅不通。”
第二天,衛靈公在和孔子談論時,眼睛卻去看天空中的飛雁,根本沒把注意力放在孔子身上。孔子隻好又起身前行,再次來到陳國。
這年夏天,衛靈公去世,他的孫子辄繼位,他就是衛出公。六月,趙鞅把衛靈公的太子蒯聩接到戚城。陽虎讓太子穿上喪服,随身的八個人裝扮成從衛國趕來迎接太子回去奔喪的樣子,這些人進入戚城後住了下來。這年冬天,蔡國被迫再次遷都到州來。這一年是魯哀公三年,孔子已經六十歲了。齊軍以衛太子蒯聩居住在那裡為由,幫助衛國包圍了戚城。
還是這年夏天,魯桓公和魯釐公的廟宇着火,南宮敬叔前往撲救。孔子身在陳國,聽到着火的消息問:“大概火災是從桓釐公的廟宇開始的吧?”後來果然得到證實。
這年秋天,季桓子重病,坐着辇去觀看魯城。他喟然長歎道:“當年這個國家馬上就要興盛起來了,但因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才沒有興起。”季桓子回頭對他的嗣子季康子說:“在我死後,你一定要出任魯相;你出任魯相後,必須征召回孔子。”
過了幾天,季桓子去世,季康子接任。安葬完季桓子後,季康子想要派人征召孔子。公之魚說:“當年我們先君曾經起用過孔子,但卻是有始無終,最後被諸侯恥笑。現在孔子年齡很大了,如果再起用他,恐怕還是半途而廢,要再次被諸侯恥笑。”
季康子問:“那我們應當征召誰呢?”公之魚回答:“我建議征召冉求(字子有,通稱‘冉有’,尊稱‘冉子’)。”
季康子派人去征召冉求。冉求要走時,孔子對他說:“魯國人來征召你,不是小用,而是大用。”在這天,孔子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家鄉的那些弟子們志向高遠,已經斐然成章,我如果不回去,就不知道怎麼教導他們了。”
子貢知道孔子很思念家鄉,在送别冉求時,再三叮囑他:“你一旦受到重用,要馬上征召咱們老師返回。”
冉求回到魯國後的第二年,孔子從陳國來到蔡國。吳王召蔡侯到吳國見面,蔡昭侯被迫前往。原來蔡昭公曾經通過欺騙群臣,把都城遷到了州來。這次他前往吳國,大夫們擔心他再次遷都,公孫翩在路上射殺了蔡昭公。之後楚軍前來侵犯蔡國。這年秋天,齊景公去世。
公元前490年,孔子從蔡國來到葉國,葉公向孔子詢問為政之道。孔子說:“為政之道在于起用遠方的賢士,使附近的人歸附。”
過了幾天,葉公向子路詢問孔子的情況,子路拒絕回答。孔子聽說後,對子路說:“ 我說仲由啊,你為什麼不這樣回答他:‘孔子為人,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卻不知道老年将至’。”
孔子離開葉國返回蔡國,在路上遇到長沮和桀溺兩人并排鋤地。孔子認為他們是隐士,就派子路前去詢問渡口所在。長沮問:“那邊車上那個手拿馬鞭駕車的人是誰啊?”子路回答:“他是孔丘。”長沮又問:“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回答:“是的。”長沮說:“那他應當知道渡口在哪兒啊。”
桀溺問子路:“先生你是誰啊?”子路回答:“我是仲由。” 桀溺再問:“你是孔丘的徒弟嗎?”子路回答:“是的。”桀溺說:“悠悠天下都是這個樣子,有誰能夠改變現狀呢?與其你們這樣四處奔走,還不如我們這樣躲避起來安心種地!”說完後不再理會子路,埋頭鋤地。
子路回去告訴孔子,孔子失望地說道:“鳥獸不可以同群。天下有道,我是不會改變自己的。”
又有一天,子路在路上遇到一位扛鋤行走的老人,就問他:“先生看到夫子了嗎?”老人說:“你們這些人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稱得上什麼夫子!”說完就鋤地去了。
子路找到孔子後說了這事,孔子說:“這是真正的隐士。”他們返回頭去找這老人,但老人卻早已經走得無影無蹤了。
孔子遇隐士
黃其軍
作于2020年5月12日(古曆庚子年四月二十)
文中照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期同類文章鍊接: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