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觀止‖楚辭·天問(二十九)
昨天在文章的末尾我們簡單地提到了夏桀和妹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夏王朝的這位末代君王,看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滅亡的。
之前我們聊到“少康中興”,少康通過廣施仁政,赢得人心,利用智慧和謀略,以弱勝強,最終擊敗自己的對手。
可以說,少康的時代是中國曆史上首個以“中興”二字命名的時代。在少康統治時期,他勤政愛民、專心農業水利,夏朝由此進入由“治”及“盛”的局面,從而出現了中興的形勢。
少康死後,他的兒子夏杼繼位。杼精明能幹,曾協助父親少康攻滅寒氏勢力,為中興夏朝立下許多戰功。
杼在位期間決定完成其父少康的遺願,攻打東夷,并發明一種用獸皮做的甲,這也是中國戰甲的創始。有了戰甲之後,士兵戰鬥力大增,夏朝便積極對外擴張,夏朝國勢也進入鼎盛時期。
杼在位期間深受百姓愛戴,他被夏朝人看成是能夠繼承大禹事業的一位明主。
杼統治時期,由于軍事力量的強大,使得東夷族已經臣服于夏族,待到杼的曾孫子洩繼位時,東夷族已經逐步和夏族人同化,子洩将這些部落封為諸侯,成為以後諸侯制的開始。
直到孔甲繼位,這位少康之後的第八代國君王,夏王朝的統治開始走向衰敗。究其原因,則是孔甲天性貪玩,同時又沉迷鬼神之說,整日遊手好閑卻不理朝政,手下部落知道夏朝大勢已去,便漸漸離他而去。而夏朝的末世君王夏桀就是孔甲的曾孫子。
我們今天要聊的就是夏王朝的最後一位君王——夏桀。
夏桀,姒姓,名癸,又名履癸,谥号“桀”,為夏王朝第十七任君主帝發之子。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的最後一位君主,也是第一個被後人稱為暴君的人物。
夏桀繼位時,夏朝已處于一個内憂外患的衰敗期,諸侯離心、民生凋敝,但夏桀不僅未力挽狂瀾,反而以暴虐荒淫加速了王朝的覆滅。
據傳,夏桀文武雙全,力大無比,赤手空拳就能與老虎對峙。隻可惜,他并沒有把這份才能和力量用在治理國家和造福百姓上,而是整日沉迷于享樂和奢侈之中。
作為夏朝的君王,他沒有繼承先輩們的智慧和德行;作為一名勇士,他更沒有一個勇士所具備的正義感和榮譽感。
夏桀在位52年。他剛剛上任時就将夏都遷到了斟鄩,也就是現在的洛陽。之後,他便開始大興土木、勞民傷财,修建了大片巍峨的宮殿;同時桀還藐視禮教,毀掉了象征禮制的容台。
不僅如此,夏桀在其位卻不謀其政,他不願繁雜的政事和沉重的民生問題叨擾自己,便将它們一股腦地都丢給了身邊的親信,而自己則專心于紙醉金迷、奢侈迷亂的的生活。
夏桀的種種作為令衆多諸侯深感不滿,其中就有一個叫畎夷族的部落,因為不滿于夏桀的統治與領導而在岐地發動叛亂。
夏桀六年,歧踵戎前來夏都朝見并歸順。據《呂氏春秋·不染篇》記載:“桀染于羊辛、歧踵戎”,也就是說夏桀經過與歧踵戎及羊辛的深入交往而變得愈發無道。
當時,東方有個叫有施氏的弱小國家,起初因不肯向夏朝臣服進貢,引得夏桀大怒,為了自己貪婪的欲望和擴張的野心,夏桀遂派遣重兵予以攻打有施氏。
彼時,夏朝國勢依然強盛,有施氏深知大禍臨頭,趕忙表示願意稱臣納貢。然而已經被觸怒的夏桀卻不依不饒,他乘勢淩人,不準有施氏投降,并執意要血洗有施氏。
有施氏探知夏桀是個好色暴君,便投其所好,而部落中恰有一位絕色佳人妹喜,于是便将妹喜進獻給夏桀,以此保全部落,平息戰端。
那麼,夏桀見到妹喜後會因此改變主意,從而放棄攻打有施氏嗎?
我們明天繼續!
備注:1. 圖片來自網絡,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釋義及賞析資料來自網絡。
- 上一篇 146-翟先生-中午去姥姥家吃飯
- 下一篇 草本集(132)求植物名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