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翟先生-中午去姥姥家吃飯
沒有了自行車,還可以走路。
1994年,走遠路去外村上學注定是難忘的一年。
去外村上學,其實最怕的還是雨天和雪天等惡劣天氣,因為路更不好走了,就是有自行車你也不好騎起來。
這不,剛下過大雨的路上坑坑窪窪,全是泥,幾乎把路都遮蓋了。那個時候的農村學校沒有食堂,中午放學必須自己回家吃飯。而這種情況下,中午放學走路回家吃飯,然後再返回學校上下午的課,顯然時間就不那麼充足了,怎麼辦?
泥濘的土路
“去你姥娘家吃晌午飯吧。”娘對我說。
我所在的小學,在姥娘家村的最西邊,而姥娘家在村的最東邊,我上學又是從南邊過來,所以平時上學基本是不去的。因為上學總不能天天半路挂個彎去走親戚吧。
“去姥娘家吃飯,能行嗎”,我說着,這也不逢年過節的。
“沒事,你去吧,就給她說,讓她給你下個挂面吃,咱家裡有面,我會還給她的”。
就這樣,中午放學的時候,我改變了路線,決定去姥娘家碰碰運氣。
那個時候,村裡人基本是天天在家的,尤其是吃飯的點。所以,去的時候姥爺和姥娘剛好都在,真是太好了!
“姥爺,姥娘,我來了”。
“哎呀,是外甥啊,快進來。”
我說明了來意,并把娘的意思傳達到位。
姥娘聽了不由得笑了,“不就是吃個飯嗎?還還什麼還?我這就去給你做”。
不用歸還
說罷,姥娘起身,去了做飯的夥屋。那是位于院子西南角上的一間土房,據娘說,這個夥屋她那時候就有了。
不一會,舊見袅袅炊煙從煙囪裡冒出,姥娘的操作開始了。
中間等待,暫且無話。
“飯好了,快吃吧”,姥娘拿來了碗筷和蘿蔔腌制的小鹹菜。這或許是那個年代姥娘家最樸素,最高的招待禮儀。
不得不說,柴火做的飯就是香,何況是在我親愛的姥爺姥娘家。
我吃着姥娘擀的面,那熱氣騰騰的面,隻屬于我一個人的香氣四溢。以至于多少年後,還回味悠長。
清湯手擀面
在姥娘村上學的時候那一年期間,我就去了這麼一次,一個人,一雙白色雨鞋,趟過水的腳底雖然涼涼的,但卻暖暖的在心裡。
老鐵們,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曆嗎?人間自有真情在,你感受到了嗎?
老翟童年系列故事編輯部 期待您的留言!
- 上一篇 這個周六有點忙。
- 下一篇 古文觀止‖楚辭·天問(二十九)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