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之類的

2024年5月26日 周日 陰天

在《冰淇淋當早餐也不錯》的第八章中,作者探讨了原諒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幫助成年人打破僵化的思維方式。

1. 能夠原諒他人就是繼續自己的生活,我們可以從過去的傷痛走出來,繼續生活。”

  - 當面對過去的傷害時,嘗試找到原諒的動力,專注于自己的成長和未來,而不是沉浸在過去的不幸中。

2. “原諒他人,就此遺忘,并不意味着寬恕他人後自己就能平複心境。隻不過我們原諒他人時,自己更容易感到快樂或提高工作效率。”

  - 原諒的主要受益者是我們自己,它可以提升我們的情緒和生活質量。

3. “怨恨以各種方式剝奪我們的尊嚴。放任怨恨加深無疑将形成心理陷阱。”

  - 怨恨對我們的心理和情感健康有害,它可以成為阻礙我們幸福的陷阱。

4. “當我們被人冤枉而倍感無力,有時唯一可以做回自己的方法就是原諒。這樣做是為自己,而不是為了别人。”

  - 原諒可以是一種賦權的行為,它允許我們取回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權。

5. “我知道給自己寫信聽起來很蠢,但每當心煩意亂或感到被背叛時,我都會給自己寫上一封。”

  - 寫信可以是一種治療和自我表達的方式,有助于我們處理複雜的情感。

6. “我完全原諒__________(某人名字)__________(被冒犯行為)。”

  - 在寫信或日記時,嘗試寫下具體的原諒聲明,作為一種心理上的釋放過程。

7. “我原諒你。”

  - 在适當的時候,無論是口頭上還是心理上,練習說出“我原諒你”,作為一種釋放情感負擔的方式。

8. “寬恕别人不會讓你成為受氣包。”

  - 原諒并不意味着軟弱或易受傷害,而是一種内在的力量和自我保護的形式。

9. “當選擇了原諒,心态恢複的我才能說出那句:‘來,我們接下來玩什麼?’”

  - 原諒可以開啟新的可能性,讓我們重新開始和向前看。

10. “有時,我們沒有得到應有的道歉。人生就是如此。總得釋懷。”

    - 有時我們可能無法得到想要的道歉,但為了自己的心理健康,我們需要學會釋懷。

原諒是一種複雜的情感過程,它涉及到自我恢複、情感釋放和個人成長。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通過寫信給自己、明确表達原諒的意願、設立健康的界限以及尋找釋懷的方式來改善和應用原諒的原則。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