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怎樣才好
侄兒轉發了一篇文章,大概就是說城市長大的孩子太卷了,動不動就是上培訓班,在城市穿戴幹淨整齊規矩地過馬路,完全沒有以前鄉下小孩的自由與野性,不會走路邊走邊蹦跳,也不會日間地頭撒野搞得一身髒。
城市的孩子一般都是生活在小家庭,受了委屈隻能躲藏在自己的小房裡哭,而不會象鄉下小孩一般躲進爺爺奶奶懷裡哭。
文章所講,多的是城市孩子的缺失,有的我認為是各取所需吧。我不置可否,隻是記得自己小時候,就特别希望有培訓班補習班興趣班可以上。也許我是比較早熟的孩子吧。我是在一個小鎮出生的,我小學時就特别羨慕那些從城市裡回到小鎮過暑假的女孩子,她們衣着很幹淨也比我們小鎮上買得要漂亮許多,她們會唱很多動聽的歌,會跳很多支優美的舞,我多想也和她們一樣可以上一些興趣班啊,姑且不說有沒錢上,鎮上根本就沒有這樣的培訓班開設啊。
我曾經有的科目成績跟不上,得知和我一樣成績跟不上的同學突然成績變好了的原因,是因為家裡請了已參加工作的堂哥輔導了她一個暑假。我多希望我也可以上一下輔導班啊,因為我沒有可以教我的人,這樣可以課餘填補一下我的某些知識不足。鄉下的孩子确實多了很多野趣,與小夥伴到山上摘野果、下河塘摸魚等,快樂很多,可是出意外的事也多。鄉下天大地大,大人要忙活還要看管孩子,總是看不過來的。完全說鄉下撒野長大的孩子就好嗎?也不一定。城市裡圈養的孩子就一定不好嗎?也不一定。
隻要有平衡,一樣可以做到的,環境是靠創造的,城市裡的孩子有條件的父母可以送他們去體驗農村生活,農村的孩子父母,最好經濟許可送他們去城市上他們感興趣的培訓班。成長的環境涉獵的事物,方方面面,也是事在人為的。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嗎?也不一定,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這種想兩全的事,給父母帶來更多育兒思維上的撕扯吧。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