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秋天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58期“秋”專題活動。

我們曾學過課文《故都的秋》。在文中作者寫到“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别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

在我的眼裡,在北國的秋天卻一點都不好。因為它們總是那樣的蕭瑟而又悲涼。對于一個生在北國長在北國,甚至從未見過北國之外的秋天的人,對于北國之秋的感受可能比一般人更強烈一點。

很長一段時間,可以說從十六歲到今年秋天之前,秋天一直是我最不喜歡的一個季節。

十六歲之前,秋天對我來說就是一個忙碌的季節。盡管我還是一個小孩子,可是一到秋天也是要幫父母到地裡去忙着收獲父母一年辛勤勞作的果實,收打瓜、削甜菜、摘棉花、掰苞米……秋天可做的事情很多,根本無睱去管秋天美還是不美。

那時秋天于我而言和春、夏、冬沒有什麼區别,它們隻是大自然的一個季節而已。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要做的事。

十六歲的我去了離家二十幾公裡外的總場上高中。高一的國慶節放假,我坐公交車回家。一下車就看到公路兩旁的樹葉幾乎全黃了,地下已經鋪了厚厚一層落葉。整個連隊靜悄悄的,沒有見到一個人。連隊所有的人應該都去地裡忙着幹活了。就在那一刻,一種蕭瑟悲涼的感覺湧上我的心頭。從此以後這種感覺伴随了我幾十年,一到秋天我就會無端的覺得哀愁,心情也總是很低落。因此秋天成了我最不喜歡的季節。

今年九月初的一個周末。我獨自在家,望着外面樹梢上偶爾一兩片黃葉,想着秋天就要來了,一個季節也将從濃烈的盛夏轉向蕭瑟的秋天了。這種轉變就像一個朝代從盛極轉向衰敗;一個人從強壯轉向老弱。這種轉變總是讓人心有戚戚然,但人總是無法抗衡命運的,這種轉變是個人無法扭轉的,我們還要盡力去過好現在的每一天。我就這樣一會傷感一會自我安慰,在這種心情的變化中反反複複。這一天我什麼也沒做,任由自己無所事事的去傷感去自我療愈。

很感謝那一天沒有任何人任何事打擾我,讓我得以讓那種悲秋的情緒充分發揮出來。就在那一天的下午,我忽然就想通了,我不再為秋的蕭瑟而悲傷。既然每個季節都有每個季節要做的事,那麼秋也有它的使命,我為什麼一定認為它的使命就是一種悲涼呢?

那一天不僅讓我不再為秋感到悲傷,也讓我重新認識了無所事事這個行為。以前每到秋天我感到傷感的時候,我害怕這種情緒會蔓延,總是特意去那種熱鬧的場所,或者去約朋友聊天,再不行就去找一些其他的事來做,以此來沖淡這種情緒低落的感覺。因為總是刻意回避這種感覺,所以這種傷秋的感覺陪伴了我幾十年。今年這一次的無所事事,也不再回避這種感覺。奇妙的事竟然發生了,在那一刻我忽然想通了,再也沒有了那種傷秋的情緒。

沒有了悲秋的的情緒,我也發現了北方秋天的美。路旁的海棠果樹,到秋天,滿樹的紅果在藍天映襯下漂亮極了。而路旁的各種不同的綠化樹木,因為高度不同,葉片色彩不同,黃的、紅的、綠的層層疊疊,像極了一幅油畫。

如果說用什麼來形容眼前的景象,我隻能說它就像大自然打翻的調色闆,而秋天就是這幅最傑出的畫卷了。

...

...

...

...

...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