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以終為始】為什麼以終為始,能讓你事半功倍?

...

為什麼以終為始,能讓你事半功倍?

你好!我是精讀君,今天我們要探讨的概念是【以終為始】。

以終為始指的是,以終點視角來指引起始。精讀君簡介過的第51個概念“向死而生”,采用的方法也是以終為始。

約瑟夫·愛迪生探訪墓地後,産生很多感概。他說:“當我面對偉大人物墓地,妒忌之心蕩然無存;當我閱讀曆代佳麗碑文,貪婪欲望頓然消失;當我在墓碑旁遇見泣不成聲父母,禁不住悲從中來;當我看到王者與廢黜者墓碑并肩而立,生前為不同觀點唇槍舌劍文人墨客遺體相鄰而居,不禁感到那些内讧、派系鬥争、人間是非的渺小。”

那些死去的人如果在生前,也能像約瑟夫那樣以終為始、向死而生,人生可能就會有所不同。

所幸的是,我們具有高水平的想象力,我們不用到達終點,就可以在起點想象終點情景,然後調整身處起點時的想法和行動。

我們來看一個案例。美國著名跳高運動員斯通斯,在正式起跑時會采用以終為始方法,進行想象。

他用腳尖,點在自己助跑起點标記上,站在那兒,一動也不動;口中念念有詞,一副旁若無人模樣。周圍觀衆都焦急地等待着他的起跑,就好像等了幾個小時一樣。

當人們問他為什麼要花這麼長時間來準備助跑時,斯通斯解釋說,在他每次試跳之前,他都要嘗試在想象中,看見自己順利躍過橫杆。

之所以有時準備時間很長,是因為他在想象中看到自己的失敗。為此他要重新想象,直到看到自己漂亮越過橫杆為止。也隻有在這時,他才會真正開始試跳。

想象訓練為什麼會起到和真實訓練相同效果?原因在于,想象刺激與真實刺激,在我們有意識心理活動中,具有相同性質地位。

任何事物都是兩次創造而成。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先在頭腦中構思,進行第一步創造;然後付諸實踐,進行第二步創造。

以建築領域為例,在拿起工具建造之前,我們要發揮想象力,構思種種細節,先出詳盡設計圖。有了設計圖,然後有施工計劃,這樣按部就班,才能完成建築。假使設計有缺陷,彌補起來,就會事倍功半。

房子建造如是,其它領域亦如是。以終為始視角提醒我們,要在第一步創造上花足夠時間,運用想象力充分探索,避免付出無謂的代價。

每天我們都在忙忙碌碌,應對當下各種事項,其中既有緊急之事,也有重要之事。這是在低頭趕路,是人生常态。

但我們同時也要不定期擡頭看天,因為低頭趕路專注眼前之事,容易走錯方向,甚至南轅北轍。

以終為始就屬于擡頭看天,在想象世界中,我們可能會發現,短期重要之事,長期也許無足輕重。

以終為始其實是一個逆向思考視角,正如芒格所說,如果自己知道将來會死在什麼地方,就不去那兒。

每天一個概念,每年一個台階。我是精讀君,今天我們一起探讨了第78個概念【以終為始】。謝謝你的陪伴!敬請關注,下期再見。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