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内卷說開去—— 自然選擇、網絡最優化原則與抗阻匹配、國家未來

“内卷化”是最近網絡上特别流行一個詞,一般用于形容某個領域中發生了過度的競争,導緻人們進入了互相傾軋、内耗的狀态。典型的内卷現象包括高考,大學錄取的名額有限,家長又都希望孩子上好大學,大家隻好沒日沒夜地備考,形成惡性競争。


“内卷”,英文叫 involution,最早的拉丁文寫法還是康德發明的。把involution與同一詞根、表示“進化、演化”之意的evolution對照起來,更加突出了這一概念的本質義涵:“向内演化”。從這個詞來看,其實“内卷”隻是個中性詞。


...

“内卷”作為一種現象,最早美國人類學家亞曆山大·戈登威澤(Alexander Goldenweiser)從藝術角度提出來的。它特點是特别精細,看起來相當複雜,有各種細微的層次。

到了1963 年,美國克利福德·吉爾茨(Clifford Geertz)提出了“農業内卷化”(agricultural involution)概念。吉爾茨在觀察了印度尼西亞的稻米種植後,在他的《農業内卷化:印度尼西亞生态變化過程》(Agricultural Involution: 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一書中指出這樣一種現象:随着人口增加等因素,為了維持一定的人均産出,當地人對稻田的勞動投入越來越大,但始終沒有促成生産效率更高的技術變革。吉爾茨稱之為“Agricultural involution”,即農業領域的向内演化,其表現形式是“過密化”。

格爾茨直接借鑒了戈登威澤的概念,他總結内卷就是「某文化達到某最終形态後,無法自我穩定,也無法轉變為新的形态,隻能使自己在内部更加複雜化。」


黃宗智1985 年出了一本書叫《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其中提到中國的小農經濟,勞動力過多,土地又有限,形成了一個“過密化增長”。特别是黃宗智發現,單個勞動力的産出已經出現了邊際生産率遞減的情況。這也就是說投入到土地中的人越多,平均每個人就越窮,可以說已經是内耗了 —— 黃宗智把這個現象叫做内卷。

他所謂的内卷,指的其實是“馬爾薩斯陷阱”。

                                                                              馬爾薩斯陷阱

馬爾薩斯陷阱發現者自然就是馬爾薩斯(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2.13-1834.12.23)。簡單來說,就是人口增長是幾何級的。而生存資料,比如糧食的增長,不可能是幾何級的,隻能是算術級的。所以,經濟增長的結果如果導緻人口增長,那就壞了。因為所有的增長成果都被新增的人口吃掉了。然後經濟開始下滑。這是一個死循環。這個死循環,就是馬爾薩斯陷阱。

舉例,從明清到1968年,這六百年裡,中國糧食産量增加10倍,人口也增加10倍,耕地面積增加了5倍。人均糧食和人均收入都不變,也就是人口的增加,抵消了技術進步以及耕地增加。這種情況,有學者給了個時髦的名詞,叫低水平均衡,本質其實還是馬爾薩斯陷阱。



                                                                                  向内演化的實質

邏輯上的一個詞“演繹法”,演繹法是基于現有的知識或假設,推理出各種複雜的演化,邏輯上來說,推演結果和推演的前提是等價的,也就是說推來推去其實沒有什麼新知識産生。然而這種在一定限定範圍内的向内演化并不是毫無意義的。

典型的例子比如歐幾裡得幾何。


...

歐式幾何的五條公理是:

1、任意兩個可以通過一條直線連接。

2、任意線段能無限延長成一條直線。

3、給定任意線段,可以以其一個端點作為圓心,該線段作為半徑作一個

4、所有直角全等

5、若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相交,并且在同一邊的内角之和小于兩個直角和,則這兩條直線在這一邊必定相交


五條公理是:

1、等于同量的量彼此相等。

2、等量加等量,其和仍相等。

3、等量減等量,其差仍相等。

4、彼此能夠重合的物體是全等的。

5、整體大于部分。


歐式幾何憑借5條公設和5條公理一路推導出了一本“幾何原理”,其本質就是在公設和公理的限定範圍内,不斷向内演化。縱然後來又出來了“非歐幾何”,我們也不能說這種“内卷”是沒有意義的。

你能說數學上的“推導”是沒有意義的嗎?

所有的理論和模型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不完整的,它們需要不斷接受更加廣泛的領域内日益精确的實驗和觀察數據的測試與挑戰,并由此得到修正或延伸。這是科學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了解理論适用範圍的邊界、預測能力的局限性及對例外、反例和失敗的不斷研究,這種“内卷”引發了更深層次的問題與挑戰,促進了科學的持續發展,并帶來了新的觀念、技術和概念,從而達到以“内卷”推進“外卷”的結果。


當經過對已有理論不斷的深耕之後,達到升維的狀态可就不是低水平的複雜了,它甚至相當于演化出了另一個新東西。

内卷在某種程度來說是好的,我們要避免的是“過度内卷”。


據此,我來舉幾個例子:


“紅學”就是對紅樓夢的研究。曹雪芹一本書,不知養活了多少人。就這麼一本小說,一兩百年來無數學者翻來覆去地發掘,你還能整出什麼來呢?但是研究仍然在深入,精細還能再精細:現在已經有人拿紅樓夢研究管理學、經濟學、研究菜譜。它的确是個學問,但,請允許我鬥膽用個詞,這相當于“螺蛳殼裡做道場”。

有個網友的分享:

“我感覺國内的科研也在内卷化。我是做有機化學合成方向的,簡單來說,就是去找到各種合成目标有機物的方法(比如抗癌藥物,功能材料之類)。在這個領域,大牛組可以說是過得順風順水,要麼是完整地合成一個有價值的藥物分子(比如最近合成出來的瑞德西韋),要麼是找到一種從自然界大量存在的原材料合成之前難以獲得的物質的通用方法,他們做的工作有沒有用呢?非常有用!


但我們這一行的人實在是太多了,要探索有機化學的新邊疆并不是那麼容易。但各課題組也要養活自己呀,怎麼辦呢?隻能是“低水平重複”,嚴格來說,并不是“重複”,畢竟是科學研究,重複的成果是不能發表的。大多數同行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稍微改變些東西,比如換個基團,換個反應條件(在頭部課題組大牛看來根本都是一回事)就發表了。這些工作有沒有用呢?也有用,畢竟為有機合成領域提供了新的信息,但是“智力含金量”比較低,俗稱“水文章”。大家都知道是這麼個情況,但老師要吃飯,學生要畢業,這個系統就隻好這麼演化下去。”



“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吉尼斯世界紀錄很多内容确實能夠體現人類更高、更快、更好的精神。然而:

“黑龍江省2045名品鑒者在哈爾濱市拼成“米”字圖形同吃米飯,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2萬人齊跳廣場舞 桃花源将創大世界吉尼斯紀錄”

挺好的,說明中國人很多。

然後呢?


我們的學生時代,曆史課上肯定會提到四大發明。而且大家都知道,當時的四大發明是比歐洲早好幾百年的。早在十一世紀中期的中國,畢升就發明了陶土制成的活字,發生的時間比古騰堡早了300年左右,而中國的蔡倫所發明的紙早在古騰堡發明活字印刷術以前就傳入了西方。

那麼,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由向内演化的精耕細作發展到新的飛躍模式,沒有憑借内卷對新理論的正反饋作用實現新的科學升維,沒能擺脫過度内卷呢?



                                                                                        大分流



...

據英國計量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迪森的研究推算,中國自1300年(元朝中後期)人均GDP達到600美元,并一直保持至明清時期;西歐1500年人均GDP為772美元,1700年增長至997美元,1820年已是中國的2倍。換句話說,中國人均GDP早在晚明時期,就被西歐超過,到“乾隆盛世”的時候,差距進一步擴大。

歐洲在1400-1500年左右打下日後騰飛的基礎,為什麼中國遲遲不能打開局面。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大分流”。(參考彭慕蘭著作“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展”)1800年以前是一個多元的世界,經濟沒有“歐洲中心化”,西方也沒有明顯的内生優勢, 随着19世紀歐洲工業化充分發展,西歐中心開始占據支配地位,出現長期技術進步,大幅甩開世界其他國家。“大分流”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

有說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大航海”、“文藝複興”。

有一個更有趣的觀點,是源于“印刷術”。1450年前後,德國工匠Gutenberg創造了金屬活字排版印刷技術,提高了印刷的質量和效率,使信息得以大量迅速複制,為報業的誕生創造了技術條件,标志着大衆傳播時代的來臨。

印刷技術的進步後掀起了天翻地覆的改變。書籍打通了知識鍊接,學習成本降低。從商者可以輕松地了解到運用哪種技術更好的提高制作工具,技術驅動利潤,利潤的增長激發了财富意識。

1450年之後科學類出版物比例大幅上漲,高等學府科技類課程開課率在印刷革命之後顯著增加,不僅僅給學生,也給未來從事工作的雇主創造更多的價值,價值增長的同時,也自然驅動了更多科技類課程的增設。從宏觀的角度來講,經濟學說:個體的逐利動機可以帶來整體的福祉增加。

有人就擔心,競争會不會阻礙知識傳播。事實上,知識具備外溢性,印刷術革命後科技創新呈現不斷上升,從事科學研究的科學家人數整體增加,競争氛圍之下,知識和人才在不斷外溢,而整體是增加的。這樣的競争帶來的是整體知識總量的提高。


反觀中華帝國,當時社會階層主要的社會形态有兩大支柱:郡縣制中央集權和科舉取士。通過科舉制度謀得社會地位是人們追求生活穩定富足的最直接方式。在農耕社會下,科舉制的繁榮,就是把優秀的人集中在體制内,參與既有資源分配。官僚體系成為當時社會上升的重要通道。


可能會有疑問,優秀的人進入權力階層,難道不是好事嗎?從遠古部落開始,我們的祖先就是選擇最德高望重、最有能力的人當領導,難道不是越有能力越能帶領大家朝正确的方向發展嗎?


                                                                            達爾文與自然選擇

自然選擇指生物在生存鬥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現象,最初由C·R·達爾文提出。謝平(2014)認為,從生态學的視角來看,在生命進化洪流中的自然選擇,絕不都是漫無方向的。


我從物理學角度嘗試分析——雖然不同的生态功能類群,受到不同的選擇壓力,具有不同的演化方向,但是總體來說有個大體的方向:因為能量是一切有機物生存的絕對基礎,沒有能量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上至龐然大物下至微小細胞概莫能外,所以,為了能在自然選擇中留存,必須盡量多的汲取能量,并且盡量高效的将能量傳送至所有器官,然後盡量提高新陳代謝(目的是提高使用能量的能力,能量太多反而會爆炸,提高使用能量的功率以對抗自然競争者),最後盡量頻繁的取得自然的反饋以進行調整優化。最終的結果就是能量的傳輸網絡盡量達到最優化并實現最佳的抗阻匹配。

阻抗匹配技術最早應用在電氣工程領域,随後的發展使其應用不再局限于此,而是廣泛應用在涉及能量從源端傳輸到負載端的領域之中,比如聲學系統、光學系統以及機械系統。反之則叫做阻抗匹配,指素材之間由于阻抗不同引起反射,使能量無法順利傳遞。

它不僅應用于人體的運轉,而且應用于許多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技術之中。例如,電話網絡系統利用阻抗匹配使得遠距離線路的回聲最小化;大多數揚聲器系統和音樂器材都包含阻抗匹配機制;中耳裡面的骨頭為鼓膜和内耳提供了阻抗匹配。對“阻抗匹配”的一個非常有用的比喻就是社會中的交往活動。例如,無論是在一個社會、一家公司,還是一次群體活動中,尤其是在婚姻關系和朋友關系中,社會網絡的平穩、高效運轉都需要良好的通信,信息要如實地在集體和個體之間傳輸。當信息被驅散或“反射”時,例如有一方不在聽,它就不可能得到如實或高效的處理,并不可避免地會造成誤解,這個過程類似阻抗失配帶來的能量損失。


請原諒我扯得有點遠,我想強調的是,同樣是印刷技術的進步,中國甚至早于西方300年,受到社會體制的影響,讀書是為了在科舉考試中壓人一頭。等到了體制内,馭民的水平、管理和搞政治的水平成為“上升”的主修課,最終的獎勵是對存量資源的分配權。在進入體制内之後,知識人與知識之間形成了“阻抗失配”。科技發展的傳輸路徑就此斷開。


...

上圖反應了國内某種風氣,街道辦,啧啧。。。真香啊。


                                                                        國家組織的自然選擇


再說回到内卷。大衆媒體上這個詞的流行,更多是象征性地使用,用一個具有陌生感的詞,表達出對惡性競争既有困惑和不滿又無可奈何的情緒。然而内卷化概念強調的并非邊際報酬的變化或者馬爾薩斯陷阱,而是結構限制下系統内向的複雜化,這種複雜化不一定是惡性的。通俗地說:可以存在“好的内卷”。

技術的背後是科學。在目前相對論、量子力學等基礎科學限定的範圍内,積極的“内卷”深耕技術應用是好的内卷。然而一個有趣的發現是,中國善于把已有的知識做具體而細微的應用,應用能力強,應用水準高,未來也許會形成具體産品,這部分在頂級期刊上的文章數據遠超于美國。但是在原創科學作品上,仍然存在差距。也就是說,“外卷”能力我們還處于劣勢。

清朝的農民就是再精耕細作,能在土地上種出花來也幹不過外國的堅船利炮,而那些更高維的武器的背後,是牛頓、愛因斯坦等大牛的傑出貢獻。


...

在《三體》裡,人類的大型粒子對撞機被三體用智子鎖死後,人類文明也在繼續發展出各種絢爛多姿的創新,還組建了一套龐大的太空艦隊,人類都對自己當前的科技發展相當有信心,認為一定能戰勝三體人。結果三體派來的一個小水滴,就想切豆腐一樣将人類的太空艦隊瞬間給滅了,人類這才陷入了恐慌。

更進一步的基礎物理被鎖死,任憑在現有的技術上再怎麼雕琢,也抵不過人家的小水滴,因為你被“降維打擊”了。你就是“卷”上了天,你的天花闆還不如人家的地闆高。

生物進化的“提高新陳代謝,頻繁地取得自然的反饋以進行調整優化”,從國家競争的角度,就是更開放、更寬容、更多樣性,減少禁區,同時建立能讓惡性競争和不正當競争得不到好處反而更吃虧的社會機制。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