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8 論釋《法相宗》

(第四十二段)

      四、法相宗:

又名唯識宗。此宗祖庭為西安大慈恩寺、開宗祖師是唐代玄奘大師。大師為法驅馳,前往西域,曆盡千辛萬苦,才得以到達印度,大師到印度主要是想學唯識瑜伽。唯識瑜伽緣起于彌勒菩薩造《瑜伽師地論》後,無著菩薩升兜率天,請彌勒菩薩降世傳授此論。彌勒菩薩講法時,隻聞其聲、不見其形,十分神秘。這本論隻在“西天竺”流傳,印度方位在中國之西、古時名西天竺,而未能傳到中國來,所以玄奘大師特地前去求取此論。


...

玄奘大師到印度後,依戒賢和尚為師,當地尊稱戒賢和尚為正法藏,居那蘭陀寺,座下有萬多名學徒,但玄奘大師拜戒賢和尚為師後,因聰穎異常,排位在上首十人之列。大師在戒賢和尚處學《瑜伽師地論》,共曆時五年之久,直到他回到長安,往返之間已經過了十七年。

玄奘大師傳法給窺基大師,窺基大師是唐朝開國元老尉遲敬德的侄子,依從玄奘大師出家,由于他天資聰敏,深得玄奘大師之道。玄奘大師譯瑜伽論時,其間有人去偷聽,回去後也照樣宣講一番,門人告知大師,大師說:“他雖能講,但未能通達《因明學》,所講不足取。”大師以《因明學》傳授給窺基大師,窺基大師善用“三支比量法”,演講時,能立能破,那盜法者就自然不如他,也就不足取了。

因明之“因”指推理的根據、理由、原因;因明之“明”指顯明、知識、學問。因明初為佛家論義之方便法,是佛教用來诠釋哲學思想的形式方法,是義學一門的重要科目和論辯方式,主要用于與其他各派、甚至是大小乘之間的辯論。在佛家因明産生之前,古代印度已有的學問一般稱之為正理,正理思想首先由小乘開始研究。

佛家有關因明的第一部著作是由“法救”法師著的《論義門論》,此書已失傳,據說與龍樹菩薩的《方便心論》相似。此後到彌勒、無著的大乘時代他們覺得正理思想可以采用,因而改造為佛家之因明。因明這一詞語就首先出現在無著所著的《瑜伽師地論》中。在無著之後,世親又繼續發展因明,并著有《論軌》和《論式》兩書。因明發展至此,雖直承正理,但又與佛家根本教義相融合,他們已經開始将因明與内明相輔發展,這是彌勒、無著及世親共同努力的結果。


...

“三支比量法”是指以“宗、因、喻”三支做比較法而為言論之法,例如:以聲無常、法無我為“宗”;以破五蘊、除我執為“因”;以諸法皆不可得為“喻”。此三支中,以“因支”最重要,故稱為“因明”。窺基大師寫《成唯識論》是玄奘大師為其傳授了西竺十多家《唯識論》精要而完成的,非常珍貴,故此宗又名唯識宗。

<唯識宗>主“萬法唯識”,認為宇宙間的一切均為“識”所變現。在原始佛教裡,“識”由“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這六識所構成,唯識學增設了“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展開為“八識”,阿賴耶識被看作為根本識,前七識均依第八識阿賴耶識才得以轉起,以世出世間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為其綱要。唯識學借建立第八識來說明宇宙萬有的來源、特性與變化規則的這種緣起論,被學界稱之為“阿賴耶緣起”。

《唯識論》問世後,邪見盡破,正法全伸,成為佛教釋門中與般若空性相對的一大法系,影響非常深遠。此書說:“研究聖教所說,須用現量和比量去印證,方才可信。現量的意思是:以無分别智,明了法自相,叫真現量;有分别智,于義起異轉,叫似現量。比量的意思是:如籍相觀義,有正智生,叫真比量;虛妄分别,不能正解,名似比量。遍染淨法上,執有我執和法執,叫遍計所執性,是非量;依他衆緣而起,叫依他起性,屬于比量;遠離依他及遍計等執,識心本圓明,入圓成實性,屬現量。”


...

唯識宗談相、又名法相宗,以相不自相、全從識變,識不自識、全依性起,相識不二、相識一如,自然破一切邪見。此宗因玄奘大師住慈恩寺,又名慈恩宗。本宗總取《華嚴經》、《解深密經》、《如來出現功德經》、《大乘阿毗達磨經》、《入楞伽經》、《厚嚴經》等六經及《瑜伽師地論》、《顯揚聖教論》、《大乘莊嚴經論》、《集量論》、《攝大乘論》、《十地經論》、《分别瑜伽論》、《觀所緣緣論》、《唯識二十論》、《辯中邊論》、《大乘阿毘達磨雜集論》等十一論為所依,又特以《解深密經》及《成唯識論》為憑據、以成一宗之旨。更以大乘菩薩十七地漸次法為其行證、此十七地行證法被其他宗派所廣泛采用,為諸法中真修實證之瑰寶。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