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控制不了自己?
最近在讀:喬納森·海特的《象與騎象人》
面對貨架上的零食我絕不會動心,但看到放在眼前的辣條我卻無法抗拒。
我也可以下決心,一定要在清晨6點起床跑步,但等我努力睜開眼睛看了眼時間後,又昏昏睡去,我對自己所下的起床指令大部分都失效了。
喬納森·海特在《象與騎象人》這樣形容:“我明明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甚至也告訴朋友我會這麼做,但我自己隐約知道我不會這麼做。罪惡感、貪欲或恐懼通常會戰勝理智。(相反地,類似情況發生在朋友身上,我就會講出一番大道理,告訴他們怎麼做才對。)”
對于上面這樣的處境,羅馬詩人奧維德有一段非常傳神的描述。在《變形記》裡,女主角美狄亞夾在自己對傑森的愛與對父親的責任之間,左右為難,痛苦萬分。
她哀歎道:“一股奇妙的力量牽引着我向前。情欲及理性各自朝不同的方向拉扯着我。我很清楚哪一條是正确的路,心裡也很認同,但我卻踏上錯誤的路。”
下了無數次的決心,但總是意外地發現自己執行的意志那麼軟弱。每次跟自己的潛意識、本我或動物本能對抗,都會敗下陣來。
人的意志力怎麼這麼軟弱呢?
“當我在思考自己為何老是那麼軟弱時,我聯想到的自我形象就是我是一個騎在大象背上的人。我手裡握着缰繩,隻要動動缰繩,我就可以指揮大象轉彎、停止或向前走。不過,隻有在大象沒有它自己的欲望時,我才指揮得了大象。一旦大象真的想做什麼,我就根本鬥不過它。”
喬納森·海特的這個“騎象人騎在大象背上的比喻”說明:隻有理性與情感攜手合作,人才會表現出聰慧的行為,但是情緒(大象)仍負責絕大部分的工作。直到大腦出現新的大腦皮層,騎象人才開始活躍起來,大象也因此變得更加聰明。
“我們既是騎象人,也是大象。人類的理性其實非常依賴複雜的情感,因為隻有當充滿情緒的大腦運作順暢時,理性才得以運轉。
如果你的人生曾有過那靈光一閃的片刻,并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人生方向,那麼你可能會發現,三個月後,你又回到原點。頓悟可以改變人生,但大部分最後都隻是鏡花水月,隻有幾天或幾星期的熱度。僅僅是下定改變的決心,騎象人無法命令大象超新的目标大步向前。改變要持久,唯一的辦法就是要重新訓練大象,但這非常困難。”
改變,很困難,但仍需努力~
- 上一篇 《回音室》——藝術的氣韻 曆史的回音
- 下一篇 七年後你想成為…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