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的一封信:蒲翁,請聽我說:您雖時也運也命也,然有聊齋慰平生啊!
【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非首發,修改後的首發平台是:智讀彙書友公衆号,文責自負。本文參與智讀彙書友“紙短情長”讀者寫給作家和書中人物的66封信專題活動。】
尊敬的蒲翁:
您好!
我是翩翩,隻是此“翩翩”非彼“翩翩”也。隻因為喜歡您《聊齋志異·翩翩》裡美麗善良的翩翩,故而取了這個昵稱。除了希望自己身姿輕快“翩若遊龍,婉若驚鴻”外,也希望我的文采翩然風流。
我從小就癡迷《聊齋志異》,覺得裡面的故事奇幻、浪漫、曲折、引人入勝。故而,也對您産生好奇和想象:素衣長衫、清俊飄逸、内斂沉郁。似乎看到您在清風徐來的暗夜裡,沉浸此起彼伏的蟲鳴聲中,飄忽閃爍的油燈下,您或沉思冥想,或執卷奮筆疾書!這樣一篇篇聊齋故事,就這樣神奇地誕生了。
我很好奇,很想了解您的故事,但一直久久未能動筆。直到有一天群裡發起一項“紙短情長”的寫信活動,即要求讀者給名篇作家或者書中人物寫一封信,當我看到有我心心念念的“《聊齋志異》——蒲松齡”時就毫不猶豫地報名了。
當然,蒲翁,導緻我堅決要給您寫信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前不久,刀郎的一首《羅刹海市》火出圈!重要的是他的歌詞大膽,震驚歌壇。而他的創作靈感來源于您的《聊齋志異·羅刹海市》。
這更激發了我對《聊齋志異》的興趣,又重新再讀《羅刹海市》。不由贊歎該書的諷刺意味。刀郎又相繼創作出《花妖》《翩翩》《畫壁》等凄婉動聽的歌曲,還把他的新專輯取名《山歌寥哉》!
所以,我對您的探索欲望就更強烈了!
309年後的今天,我鬥膽選擇在清風蟲鳴的夜裡給您寫信,想象着您的音容樣貌,您慈眉善目地看着我,靜靜地聽我訴說,有關您的一切和您創作的《聊齋志異》。
1、時也運也命也
首先,我查了所有有關您的資料,覺得這148個字最能概述您的一生:
蒲松齡(1640-1715),字留仙,一字劍臣,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齋,山東淄川縣蒲家莊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終生科舉不第,以教書為業,晚年成歲貢生。舊志稱其“性厚樸,笃交遊,重名義,而孤介峭直,尤不能與時相俯仰。”著有詩詞、文賦、雜著、俚曲、戲等,其文言短篇小說《聊齋志異》,脍炙人口,廣為流傳,飲譽海内外。
蒲翁,我找到了有關您的關鍵詞“終身科舉不第”,這也許就是您一生的隐痛和遺憾。這也許是您的創作之源,那我們就從您的科考說起吧。
由于您蒲家在淄川屬小康之家,您父親蒲槃一心想要光宗耀祖。可快到三十歲了還沒考中秀才,就棄儒經商,希望他的四個兒子能好好讀書,以求聞達。
您在家中排行老三,相傳您出生那天,出了件奇事:您父親做了一個怪夢,夢見一位病恹恹的和尚走進室内,身穿破袈裟,祖露右臂膀,手持一舊缽,右乳旁似乎還貼着一片膏藥……您父親不禁一驚,醒後恰逢你出世。
恰巧他見您的前胸上也有塊黑痣,于是為您取字“留仙”。然而您父親又認為此夢并非吉兆,心生隐憂怕您終生凄苦。不幸的是父親的擔心應驗了。
●科考無望,屢試屢挫
雖然在四個兄弟裡面,您最聰穎,小小年紀就會作詩打對,遠近聞名。甚至19歲那年去考秀才,一舉獲得縣、府、道三個第一。
還得到考官施閏章“觀書如月,運筆如風”的上好評語;就連縣令費緯也看重您,稱您是“鳳凰池上客”。一時間您的才名遠播。
然而,命運之神卻無情地捉弄您,在您一生的科考道路上寫下了令人心顫的記錄。為此,我專門找了很多資料,記載顯示:
蒲松齡從19歲第一次參加童生試,到72歲參加歲貢考試,科考生涯長達53年。其中,除了童生試比較順利,其餘10次鄉試均以落第而告終,終生未能跨過鄉試這道門檻,成為舉人。直到72歲高齡,才成為帶有安慰獎性質的歲貢生。
隔着時空我都能感受到您的無助和傷痛。究竟什麼樣的力量支撐着您孤勇執着地屢試屢挫,屢挫屢試呢?
如果是在今日,我一定告訴您:考試不是唯一的出路!好好愛自己不要折磨自己了。天下之大,難道唯有科考這一條路嗎?您還有您的愛好呢?不是嗎?
●寄情異志,聊以自慰
就連您的好友,寶應縣長官孫蕙和張笃慶認為真正導緻您科場失敗的原因,是在于您沒能全身心專注于科舉之事,而是在“雅愛搜神”的事上花費了太多的心思,癡迷于志怪之事所緻。
盡管如此,但誰不知科場黑暗貪腐呢。也罷,對于清貧而傲骨的您來說,哪有錢财和精力去迎奉呢?
越是在科場、文壇不得志,您越偏偏在寫難登大雅之堂的奇聞異志上走得越遠。我知道,您除了真愛寫,也是想把那些郁結于心的失敗感跟您的天賦之才醞釀,并一定要為它找到釋放的出口。
為了收集素材,您在家鄉柳泉旁支個棚子,每天清晨和妻子攜帶一個陶瓷罐,盛着苦茶擺起茶攤,聽南來北往的客人講述他們的所見所聞。聽到精彩和新鮮的故事,您不收茶錢,還要記錄下來。晚上回家,您立馬整理,編撰。想想那些日子,您雖過得清苦,卻陶醉在奇聞轶事裡樂此不疲。
《聊齋志異》就這樣誕生了。
“聊齋”之“聊”,後人多以為是聊天之意,其實從蒲翁您的心境來分析,我認為應是“聊以自慰”之“聊”。 您說對嗎?
說起《聊齋志異》能得到流傳,還要說一個起到關鍵作用的人,就是雖身居高位,但禮賢下士的文壇領袖王士祯。您一定還記得他專門為你寫的:
姑妄言之姑聽之,
豆棚瓜架雨如絲。
料應厭作人間語,
愛聽秋墳鬼唱時。
我想高山流水覓知音,當您看到這首詩時,内心一定是湧起一股暖流,頓感欣慰吧。
王士祯他不僅懂得《聊齋志異》的精彩,還深知您的懷才不遇之苦;點透了您的心境和心事:您之所以愛寫這樣的小說文字,應是厭倦了人世間的這些破事兒,不想再說“人間語”了。
一時間,您想到自己多年來求功名無門、往文壇無路,常常寄人籬下,飽嘗人世艱辛委屈,如今竟然憑借這部原以為上不得台面的《聊齋志異》而獲得王士祯這樣的大人物如此高的評價,真是足以慰平生了。
可以想見,您内心是多麼的激動。一生的心血,可是您“聊齋搭棚、燈下修仙”孜孜以求得來的,期間的不易,唯有天地和您知曉。
2、傳世之作,大放異彩
好在您堅持下來了!曆時50多年,真是了不起呢!此書于您,正如蚌含的石子,經曆磨損之痛,必然會孕育成閃亮的珍珠。這珍珠,就是中國古今短篇小說空前絕後的巅峰之作——《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所取得的文學成就,不但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級的。對此,博爾赫斯曾在《聊齋》的西班牙語選本序言中有過獨到而又精辟的評述:
“《聊齋》在中國的地位,猶如《一千零一夜》之在西方……幽默與諷刺的潑辣以及強大的想象力,用極普通的素材毫不費力地編織情節,其跌宕起伏如流水,千姿百态似行雲。這是夢幻的王國,或者更确切地說,是夢魇的畫廊和迷宮。”
《聊齋志異》的491篇故事,傾注了您的心血,飽含了您的各種情感,或隐喻、或譏諷、或憧憬、或贊歎、或祝福,但無一不是您的真愛,唯如此,才得以在文學史上大放異彩。——我真為您感到高興!
●想象豐富,浪漫瑰麗
蒲翁,這是您作品最大的特點,也是我最喜歡的。其代表作有《秋翁遇仙記》、《黃英》、《羅刹海市》、《雷曹》等。而《秋翁遇仙記》是我小時候讀的第一本小人書,至今仍然記得秋翁看到滿園的鮮花被糟蹋摧殘後蹲在花園裡痛哭的畫面和仙女們将花草樹木複活後秋翁的驚喜的場面。
而《雷曹》中樂雲鶴被雷曹帶到天上雲遊摘了一顆星星藏于衣袖,晚上其妻對着星星梳妝的那一幕簡直美極了,真是歎服蒲翁您的想象如此浪漫瑰麗。這樣的寫法貫穿在《聊齋》中,帶給讀者無遐的想象和美好。可見您的内心是多麼的單純和良善!
●邏輯缜密,堪比神探
讀到《胭脂》時,我被您的缜密邏輯思維折服了,驚呼您堪比神探。否則會冤死多少人。
胭脂和鄂秋隼相愛,宿介從中成全,不料毛大鑽了空子,釀成命案。縣官主觀臆斷,認定鄂為兇手;東昌知府雖為鄂昭雪卻誤斷宿介為兇犯;山東學台發現案中疑端,幫助複審,才得以真相大白,抓捕真兇毛大。真是扣人心弦,情節一環套一環,懸念一起又一起,誤判一次又一次。真是跌宕起伏,懸念叢生。
這樣精彩的故事還有《折獄》記載的“無頭奇案”。在這件案子中,縣令費祎祉非常精明能幹,他沒有依靠刑訊逼供嫌疑犯,而是通過純粹的調查、推理,在撲朔迷離的案情中抽絲剝繭,發現真相,鎖定真兇,是非常了不起的。
我是懸疑推理片的鐵粉,300多年前您就能有這樣缜密的邏輯思維,真是推理高手,很了不起!謝謝蒲翁您帶給我如此愉快精彩的閱讀體驗。
●懲惡揚善,因果報應
這是《聊齋》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也是您最推崇的。由于當時政府腐敗、官吏貪虐、豪強橫行霸道、民生痛苦無奈,您懷着對現實社會的憤懑情緒,揭露、諷刺他們醜惡的嘴臉。這類代表作有《馬介甫》《商三官》《席方平》《促織》《向杲》等。難怪郭沫若說:“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骨三分”這是對《聊齋志異》的經典解讀啊。
●花妖狐魅,書生情愛
蒲翁,在您的各種故事中,最令人津津樂道、流傳久遠的當屬這些花妖狐魅,書生情愛了。最有名的《聶小倩》《荷花三娘子》《黃英》《香玉》《葛巾》等。這是您落寂生活處境中生發出的美妙幻影,它绮麗動人。
●驚悚鬼魅,脊背發涼
“驚悚”才是《聊齋志異》裡真正的異志和怪力亂神,隻看得後脊背發涼。對了,蒲翁,我的很多朋友都要我問您:您寫這些故事的時候,害怕嗎?
您似乎回答了我:比起政府的黑暗、官場的貪腐、豪強的霸道,這些有什麼可害怕的?!
最有名的一定是《畫皮》了,講的是一個面目猙獰的惡鬼,披上用彩筆繪畫的人皮,裝扮成一個令人心愛的美女,耍弄各種欺騙手段,以達到裂人腹、掏人心的目的。後來,惡鬼被一個道士識破,逼得它最終脫去“畫皮”,露出本相,被一劍除掉。愚哉世人!明明妖也,而以為美。迷哉愚人!明明忠也,而以為妄。
諸如此類驚悚的故事還有《屍變》寫一新死婦女詐屍殺人,情節極其恐怖;還有《噴水》《咬鬼》等,結尾總是出其不意,有點歐·亨利味道。
難怪老舍說:鬼狐有性格,笑罵成文章。
結語:
蒲翁,我記得您的座右銘: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如此的呐喊,終驚動天人。回望您的一生,雖時也運也命也,然終有聊齋慰平生。《聊齋》,流傳中外,成了中華藝術的瑰寶和驕傲。
我記得,《聊齋·阿寶》的故事很有傳奇的色彩:孫子楚被捉弄對阿寶一見鐘情,離奇的連番靈魂出竅,阿寶終于為孫子楚的真情感動,決定嫁給他。
癡心人,得真心,老實人,人欺天不欺。
這就是您的真實寫照。
“性癡則其志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無成者,皆自謂不癡者也。”《聊齋志異》之于您,就如同《阿寶》一般,上天不會欺你負您自會給您最好的安排。
言常人不能言,說常人不能說的事,借喻諷今,也算是一種解脫和放達了!
此刻夜深人靜,風咋起,吹得樹葉沙沙作響,似您在輕輕回應我。心有戚戚,擱筆,希望夢中能得到您的點示!
真是紙短情長!書不盡對您的敬仰之情!
希望您在雲端活得恣意灑脫,邂逅美麗,釀一段佳緣!如對晚生有緣,請于夢中賜教!
敬緻!
仰慕您的: 翩翩敬啟
農曆甲辰年十二月二十三 夜闌人靜
- 上一篇 晚唐詩人皮日休:一邊泡茶一邊作詩的茶癡
- 下一篇 努力活出自己,才算榮耀了自己的生命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