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層次——讀《天經地義》有感(580)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不辱,其下能養。”
“大孝尊親”,指精神層面,通過自己在事業上的成功光宗耀祖。
“其次不辱”,指兒女不侮辱、辱罵、沖撞責備父母,不做有辱父母聲譽的事,讓父母得到該受的尊敬和好名聲。
“其下能養”,指贍養父母,主要指物質上供養父母。
古人将“孝”分成小孝、中孝、大孝和至孝四個層次。小孝為家,中孝為社會,大孝為國家和世界,至孝是悟道。為家得小福,為社會得中福,為國家得大福。
凡是嬌慣孩子的家庭,必然上下颠倒,天塌地陷。老人跑到地上去伺候孫子,不僅損了孫子的福,時間久了,自己也沒福了。因為被寵壞的孫子沒有如你期望的那樣孝順,你也會不舒服。其實,孩子更不舒服,因為他已經亂位了,沒辦法伺候你。
所以說,家裡所有的事,都來源于上下不順。明白了這個道理,就知道怎麼做了。孝道是宇宙之道。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