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愛論語:君臣之禮,便是為君者尊,為臣者忠
子曰:“事君盡禮,人以為谄也。”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題記
...
孔子曾經在魯國的政壇上短居四年,從五十一歲任中都宰,後升任小司空,後到大司寇,執相事。
任職期間,實際上也是三桓把持朝政,他們早已對實際的君主魯定公失去了應有的尊重,别說以禮相待,估計連起碼的朝見都很少。
隻有孔子,身在朝中,便施臣禮,早請示晚彙報,事必躬親,将魯定公當作無尚的君主來對待,在三桓眼裡,他們認為孔子的行為不再是禮儀,而完全就是谄媚。
...
這樣的傳言,不僅僅是孔子聽到了,魯定公也聽到了,于是他就問孔子,君臣之禮到底怎樣才最恰當呢?
孔子說,君臣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君對臣要尊重,要以禮相待。臣對君要服從,要以忠相送。
道理是這個道理,魯定公又何嘗不希望成真。隻是在那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如孔子這樣講究禮儀的人已然成了另類,而以三桓為首的家族卻早已将自己置于國君之上了。這樣的失禮,注定國将不國。
...
孔子在職期間,也的确想幫助魯定公扭轉乾坤,想讓三桓重新回到君是君,臣是臣的軌道上來。
隻是當他大刀闊斧想從拆除三桓各自建設的城堡開始時,僅拆了一半就被叫停。那一年年末,魯國舉行郊祭的臘肉都沒有分給孔子,孔子知道,魯定公又一次屈服了。
魯定公終是負了孔子的忠誠,隻是三桓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單靠一個以德治國的孔子去對抗一個有錢有權有謀就可以稱霸世界的天下,孔子終是要被犧牲的。
所以任何一種成功,都是雙方的成全。一個國家,一個公司,一個家庭,都是一樣的道理。
...
文字:愛吾愛
圖片:愛吾愛
- 上一篇 《中國搖滾》作詞:胡昆彬
- 下一篇 職場人如何更好的休息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