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公治長第五》16:熟不拘禮者,敬而遠之

《論語·公治長第五》16:熟不拘禮者,敬而遠之

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柳宗元先生有個經典的小故事——《黔之驢》,講的是貴州這個地方,原本沒有驢子。有好事者用船帶回一頭,到了貴州地面,發現沒有什麼用途,便把驢子丢在山坡下讓它自生自滅。一開始,老虎看見了,覺得驢子像個龐然大物,不敢侵犯它。沒過多久,老虎開始采用蕩倚沖冒的方式試探這頭驢子。沒多久便試出了它的底子,最終老虎把驢子給吃掉了。

聽完這個小故事,我們或許不知道驢子是怎麼被吃掉的,但我們一定清楚,老虎是怎樣謀劃這頭驢的。所以,對那些一上來就勾肩搭背,自诩為熟不拘禮的人,最好還是敬而遠之的好。

孔子在這裡點評的晏子——晏平仲,就是一個善于與人保持距離的人。

現代禮儀之中,專門講到交談的距離。據說,兩個人交談時,至少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才好,這個合适的距離便是“禮”。

《禮記》中講,“夫禮者,天地之序也”。意思是說,禮是表現天地自然、萬物秩序的。天地自然萬物各守其位,各循其道,才能各得其所、和合共生。與人交談時,自覺保持一米左右的距離便是各守其位。與人交往時,能時刻保持敬意,便是各循其道,唯有如此,才能各得其所,和合共生。

晏平仲就是晏子,這個人很了不起,曆史上有他的專門著作《晏子春秋》。關于晏子,因為個頭矮,人又超乎尋常的靈動,有許多故事差不多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作為大政治家,晏子絕對算得上是個聰明人。

晏子有很多故事,孔子單單強調他“善與人交”的特點來點評,恰恰說明,孔子對晏子的“善與人交”是不保留的贊同的。晏子是齊國人,比孔子大一些,比孔子發迹也早。孔子到齊國去時,他已經是齊國的宰相了。一定程度上,孔子在齊國之所以不得志,或多或少有晏子這個小矮子的“功勞”。

即便如此,孔子仍然評價他——善與人交。

通常情況下,與人交往有連個難點,一是相知難,二是長相知難。孔子表面上強調的是晏子對“長相知”難的解決,實際上,兩個難題都在晏子那裡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一、相知難

兩個素昧平生的人,互相并不認識,要想成為好朋友,是件很困難的事兒。

晏子的辦法是——不把自己當外人。我們所熟知的故事——晏子使楚中,楚王本來是要将晏子拒之門外的,故意把正門關了,留下小門。晏子說,出使狗國才從狗洞入城,我現在出使的是楚國,怎麼能從狗洞子通過。

我們認真琢磨這段話,晏子既沒有站在齊國的立場上,也沒有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說話,而是站在楚國的立場上,一開始就沒有把自己當外人。如此一來,守城的楚國官吏隻好打開大門讓他進入楚國。

相比較而言,普通人之所以會認為與素昧平生的人“相知難”,是因為先有了分别心,将自己和對方區别開來,有了希望對方能成為自己的知己這樣的奢望。試想,這個世上,憑什麼人家要成為你的知己,要想盡一切辦法了解你的長處?除了父母、妻兒,大抵是不會有人有這樣的耐心和動機的。所以,要想讓别人了解我們,最好的辦法是别把自己當外人,不要有分别心,開誠布公地将自己的長處展現出來,将自己推銷出去,坦誠的介紹給被人。

孔子之所以說晏子“善與人交,久而敬之”,這個“久”的意思便是晏子一開始便解決了“相知難”的問題。接着進一步解決了“相處久”的問題。

二、相知久——長相知難

兩個人成為朋友,如何才能做到長相知呢?

除了内在動機要醇正之外,還有一個技巧的問題。這個技巧便是——敬之。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段子:兩個好朋友因為相談甚歡,互相覺得是對方的知己。于是,在一起吃了一頓飯。吃完飯,友情更濃,于是相互争着去結賬。結果争着争着,便拳腳相加、反目為仇了。

在市井之中,我們認真觀察兩個人争着付賬的細節:常常是一個人一把将搶先的人拉開,然後那個搶先的重新擠了回來。接着拉人的那個先佯裝發了飙——“多大個事兒,我來”!通常情況下還要加上瞪眼睛吓人的表情,末了再來一句不怎麼中聽的口頭語。另外一個馬上不樂意了,一開始是計較誰付賬,慢慢的就變成了誰先失禮。最後便是反目為仇、不歡而散。

這個過程中,最大的問題便是因為覺得彼此熟悉了,慢慢忘掉了“禮”,失去了“敬之”的意識。

仔細想想柳宗元的《黔之驢》,既然你已經沒有“敬之”的意思了,甚至言語、行為上開始蕩倚沖冒,“我”難道還真是貴州的驢子。最後的結果自然是一翻兩瞪眼。

所以,孔子的話裡,暗含着交友之道。

先生說了:“晏平仲這個人善于與人相交,他和人處久了,仍能對對方敬意有加。

後來,孔子的這段話被引申到夫妻關系中。夫妻之間,能夠“相敬如賓”的,常常能夠長長久久。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