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醪集》QAS讀書筆記

Q、本書的精華内容。

A1、梁遇春集中西文化于一體的圍爐式議論小品文是如何形成的?

我們首先解讀了中西方文化對梁遇春散文風格的影響。

一方面,梁遇春是學英語出身且從事翻譯工作的,這使得西方文學、特别是英國小品文對他影響至深;

另一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對梁遇春的影響也是根深蒂固的,這才讓他最終形成了圍爐式議論小品文這一獨特文體。


A2、看梁遇春散文中強烈的理性批判精神是如何來的,又表現在哪些地方?

我們分析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梁遇春所表現出強烈的理性批判精神。

一方面,他批判人們缺乏獨立自由的思想;

另一方面,他批判學術權威對人們思想的壓制,再則,他還批判人們麻木和敷衍的人生态度。


A3、梁遇春是如何在文章中表達他“笑中帶淚,淚中求笑”的人生觀的?

我們探析了梁遇春對于時代的憂患和悲情心理,他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趣味,消解心中的苦悶,從而形成了“笑中帶淚,淚中求笑”的人生與寫作觀。

人事滄桑,已近百年,梁遇春在文壇史上宛如驚鴻一瞥,但今天的我們讀他的文章,仍然能感受到那顆火熱的心,他的獨立與熱誠,他的苦悶與哀傷,讓人感慨。

故人已逝,秋心難覓。

也許,隻有廢名的挽聯能紀念他:“此人隻好彩筆成夢,為君應是昙花招魂。 ”


S、《春醪集》,作者梁遇春,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被忽略的角色。他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翻譯家、散文家,别名秋心、馭聰、藹一,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