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傷的城市-切爾諾貝利

1986年4月26日對于蘇聯乃至世界來說是個深刻的日子,在這一天切爾諾貝利發生了核電站爆炸,從長遠來看,這次災難給蘇聯的核工業帶來了重創,甚至暴露出蘇聯自身管理體制上的缺陷,從小處來說,核輻射給附近居民的生活帶來了難以言說的痛苦和難以愈合的傷痛。《切爾諾貝利的祭禱》(又名《我不知道該說什麼,關于死亡還是愛情:來自切爾諾貝利的聲音》)真實的記錄了災難過後底層的聲音,卑微的故事,和在國家面前他們不值一提的親情愛情。

...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每四個白俄羅斯人即有一個人在戰争中死去,而今每五個白俄羅斯人就有一個住在污染地區,也就是說有二百一十萬人,其中包括七十萬兒童。”很難說科技和醫療都如此發達的今天是否還會受到二十多年前這場災難的侵擾,但是當時的數據是可怕的,而當時的高層也并未及時對于這一情況作出适當的反映,在很長一段時間内都給底層的居民造成了沉重的困擾。

書中的第一個故事(孤獨的人類之聲)帶給我感觀是震撼的,為凄美的愛情而感動,也為輻射的傷害之大而震驚。講述者是一個平凡的消防員的妻子,結婚時間并不長,字裡行間可以感受到他對于消防員丈夫的愛和思念都不曾随着時間減少半分,甚至記得丈夫接到消防命令走前的每一個場景,每一個聲音:“把小窗關上,躺下睡覺,電站失火,我一會兒就回來。”對于她來說這大概是世間最溫柔也最傷感的話語了吧。丈夫食言了,再也沒回到這個熟悉的家中,再見已是醫院,明明他就在那裡,卻被隔離着,妻子沖突了一切阻礙守在丈夫身邊,但也隻得一步步地看着他不再像個人,而是一個“反應堆”。僅僅十四天,輻射帶走了他,走前最後一句話仍然是呼喚她的名字,無力且無助。妻子當時才二十三歲,悲劇過後,記憶中隻剩下周圍人不斷過世的回憶,和終究燃成灰燼的愛情。

生活中可怕的事情總是不聲不響中自然地發生,書中反複提到的一個詞是“戰争”,這場戰争沒有硝煙,沒有槍炮,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敵人,但是人民的生活開始變得艱難而痛苦,熟悉的環境開始變得陌生。比起安靜而自然的災難,安靜而自然地給自己找着各種借口的人心更加可怕,對戰争疾苦下的災民無動于衷,或是強權鎮壓,高層管理者推卸責任,言辭閃爍,才真正是戰争爆發的導火索。

從小人物眼中看到的曆史,更多的是無奈,是心酸,是與自己愛的人生離死别,他們中大多數沒有至高無上的國家榮譽感,隻想過好家裡的小日子,然而這樣卑微的期待,都被無聲的戰争擊的粉碎,他們自然怨聲載道,正權再至高無上,也無法平息民怨。災難中更能見到人性的自私,也更能珍惜愛與溫暖,透過切爾諾貝利這個悲傷的小鎮裡的故事,人們可以更加懂得愛與和平。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