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三國英雄的曆史面目|讀《三國紀》

推薦指數:★★★★

最近的計劃是把易中天老師這套中華史讀完,雖然之前讀了大部分,但都是挑自己感興趣的讀。這次打算查漏補缺,慢慢湊齊一整套中國曆史的讀書筆記。

...

三國大家都耳熟能詳,這個本在曆史上不那麼重要的朝代因為《三國演義》而變得貌似很重要。

林俊傑唱得好,“東南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一部東漢宮廷史差不多有大半是外戚和宦官的鬥争史。

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變基本平定,卻導緻地方豪強擁兵自重。190年,董卓挾獻帝遷都長安,自此朝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

董卓被殺死後,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三國割據時期。

三國是不嚴謹的說法。因為前半屬于東漢,後半屬于魏晉。

...

袁紹是一個揭幕人。他代表士族,就是世代做官的家族。袁紹家号稱“四世三公”。與士族相對應的是貴族和庶族。貴族就是皇族、外戚和公侯。庶族往往貧寒。貴族有爵位有權勢,士族有權勢也有聲望,什麼都沒有的是庶族。這三等是地主階級的三個階層。

士族在東漢末年,已經是統治集團的主要力量。曆史已經證明,對于帝國制度來說,最合适的統治階級是庶族。隋唐以後的政治路線,既不是袁紹的“士族儒家”,也不是曹操的“庶族法家”,而是“庶族儒家”。

秦漢是貴族地主時代,隋唐及後是庶族時代,二者之間的魏晉南北朝則是士族時代。

袁紹本想大展宏圖,可董卓來了,還是被他引狼入室的。董卓是西北軍閥,作風一向硬派。

189年,少帝劉辨被廢,陳留王劉協被立為大漢天子,是為漢獻帝。這出自董卓的手筆,自己封為相國,遭來士大夫的抵制是自然的。

同時不滿的還有天下的一衆軍閥。《三國演義》中十八路諸侯讨董卓,精彩紛呈。其中勢力較大的就是逃出首都的袁紹。

号稱“關東義軍”的聯軍并不可靠,名為讨國賊,實為搶地盤。各路軍明哲保身、争權奪利、渾水摸魚、自相殘殺,每一個當真救國。

原本動蕩不安的帝國變得更加風雨飄搖,帝國變成軍閥的天下。面對此情此景,有一個人終于站了出來,扛起了匡扶漢室的義旗,這個人就是曹操。

...

曹操出身不怎麼好,父親曹嵩是宦官曹騰的樣子。起兵讨伐董卓時隻有五千人的小部隊,關東聯軍并不把他放在眼裡。盟主袁紹也隻是另外一個董卓而已,最後的失敗早就被曹操預言。

曹操想要收拾河山,隻能自己來。手段無非略地、募兵、屯田、招賢。曹操求賢若渴的故事(迎許攸“跣足而出”)我們都知道,第一個來投奔的重要人物是荀彧,郭嘉、荀攸都是他推薦的。

話說曹操,似乎在曆史上的名聲并不好,至少大部分人是這麼認為的,老奸巨猾的那種,京劇裡唱的也是白臉的曹操。易中天老師對曹操的評價是“可愛的奸雄”——雖奸詐,但是個英雄。曹操也是個很複雜的人,既狡詐又老實,既溫情又狠毒,既寬容又報複。

曹操采納毛玠的建議,把天子從洛陽接到了許昌,完成了“奉天子”的程序。那麼,可以“令天下”嗎?當然不能,因為還有袁紹。

在與袁紹正面剛之前,曹操取得了三個階段性成果——擒呂布,敗袁術,降張繡。

公元199年,袁紹集結十萬大軍,準備攻打許都。曹操也準備在官渡迎戰。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戰,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之一。結局我們都知道了,袁紹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這是決定當時中國命運和前途的戰争。曹袁二人代表着完全不同的階級路線,袁紹當然繼續走屬于自己的士族路線,曹操則要建立一個“非士族政權”——寒族,主張依法治國。

非士族出身的還有劉備和孫權。

曹操放走了劉備,可謂放虎歸山,後患無窮。接下來就是南北的對立,面對北方強大的曹操,孫劉聯盟是最佳策略。于是有了劃時代的戰役——赤壁之戰。這場戰争是中國曆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也是三大戰役中最重要的。

...

此前群雄逐鹿,此後天下三分。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羽扇綸巾,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

随着熊熊火光熄滅的不隻是戰船,還有曹操一統天下的夢想。

這場戰争中最受益的就是劉備。前半生,颠沛流離,四處投靠他人,找靠山,史書上寫“五易其主,四失妻子”。然後孫劉聯盟,時來運轉,官渡之後向孫權借的荊州不還,還進而成了益州牧。

我個人對劉備實在是沒什麼好感,無論是看影視還是讀書,他的形象總是跟宋江重疊。特别會做人,寡言少語,樂善好施,廣交豪俠遊士。在我看來就是假惺惺的仁義道德,肚裡滿是小九九。

不管我怎麼想,不可否認的是劉備的義。要不然也不會有關羽張飛趙雲常随左右,謀士諸葛亮龐統法正的鞠躬盡瘁。

可惜,人一旦走運後,尾巴就要敲了。關羽敗走麥城,促使劉備下定決心征孫權,時間是在兩年半後。

...

關羽死後的一個月,重大事件接連發生。公元220年正月,曹操去世,曹丕繼魏王,十月,逼漢獻帝禅讓,稱帝。第二年四月,劉備稱帝。八月,孫權接受曹丕冊封的吳王稱号。

劉備稱帝的六個月後,發動了順江東下的夷陵之戰(猇亭之戰)。這是三國時期最後一場大的戰役。發動戰争的一方又一次失敗了。

劉備的野心也就此劃上句号。兩年後,劉備去世。諸葛亮的時代開始了。

大名鼎鼎的諸葛亮,國人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神機妙算,用兵入神。真實的曆史中可不是這樣,魯迅先生就說過這樣的一句話“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空城計、借東風、舌戰群儒、三氣周瑜當年看電視劇端的精彩絕倫,可惜都是羅貫中編的,或者移花接木。

...

唐強國飾演的諸葛亮,羽扇綸巾騙了我好多年。現實中的諸葛亮,軍事才能并不高,更擅長搞管理和後勤。這從劉備的人事安排可以看的出來。赤壁之戰後整整十五年,很少看見諸葛亮的身影、聽見他的聲音。龐統和法正,才是劉備的左膀右臂,當然這裡還有路線的考量。

三顧茅廬出山的卧龍,一生謹慎。也正因此,才有劉備的白帝城托孤。

劉備去世後四年,47歲的諸葛亮上《出師表》(小學課本的必背課文,我現在還能背上幾句,“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開始了北伐。

...

戰争持續七年(228年至234年),反複六次,勞而無功。最後,以身殉職,病逝于軍中。

其實北伐最終的失敗,諸葛亮不是不知道。面對曹魏的強大,那為什麼還要偏向虎山行呢?

除了外因——益州疲弊(弱小),更重要的是内憂——益東荊三州三大勢力的矛盾。對于真正北伐的原因,作者的解釋破開腦洞:

不斷地北伐曹魏,讓國家長期處于戰争狀态,以外戰防内戰。因為無論是轉移注意力,還是加強凝聚力,戰争都是最好的手段。如果還要整治或鎮壓反對派,更是便當的多。

不管這個解釋是否合理,符合真實曆史,這段話卻是振聾發聩。二戰,包括現在的tradeWar,不都是因為要轉移内部矛盾嗎。品,你細品。

蜀漢最後還是被滅了(263年),不過不是曹魏,而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雖然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但他父親司馬懿可是隐藏的很深。

...

《軍師聯盟》司馬懿形象

司馬懿無疑是三國時期最大的赢家,他完美的向我們演示了什麼叫鹬蚌相争漁翁得利。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事變,取得政權。兩年後司馬昭繼位,265年病逝,其子司馬炎代魏稱帝,266年建立晉朝。

三國時代正式完結。

再補充易中天老師關于《三國演義》的一些觀點。

《三國演義》的價值觀是忠義,所以它的第一回不是董卓入京,而是桃園結義。這一精心安排,曆史變成了另一個樣子。

...

袁紹與曹操的路線鬥争被淡化了,劉備與曹操的權力之争變成了忠與奸的道德之争,起過決定性作用的孫權黯然失色,沒那麼重要的關羽則大放光彩。

關羽在後世備受推崇,甚至超過諸葛亮,在元代就成了神,号稱武聖人,蓋天古佛。這顯然并非因為他的武藝,而是他的忠義。千裡走單騎是其忠,赤壁之戰放走曹操是其義。與諸葛亮借東風的故事一樣,關羽的很多故事,如溫酒斬華雄,也都是靠羅貫中的生花妙筆。

《三國演義》中破綻不勝枚舉,但為什麼國人并無質疑,反而津津樂道呢?

為了圓夢。中國人的千年夢——聖君夢、清官夢、俠客夢。

我們沒有契約精神,沒有法制觀念,沒有公民意識,結果就隻有君臣父子綱常倫理和江湖義氣,忠義作為核心價值也就應運而生了。忠用來規範自己,義用來規範别人。

《三國演義》曆久不衰,吸引人們百看不厭的隻有八個字:心機、算計、權術、謀略。勾心鬥角貫穿了全書始終,尤其是赤壁之戰前後。原本正人君子的周瑜和諸葛亮,也都變成了心懷鬼胎的卑鄙小人。

其實也不用太較真,當小說看就好。

感謝大家持續關注鵬叔鵬叔專欄,讀書、旅行、投資盡在把握。旅行全集:旅行遊記攻略集錦持續更新中:按國家分類,讀書筆記全集請點擊讀書筆記集錦持續更新(100篇)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