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時間的秩序》:讀完它,你才會明白時間和世界自己從未真正認識

2014年電影《超體》上映,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露西給教授們看汽車運動的影像,當汽車的速度加快到連畫面都拍不到的程度,那麼誰能證明它的存在呢?她的回答是時間,隻有時間是真正的度量單位。

在我過去的認知體系中,我一直以為時間的秩序是建立在人類手中,畢竟時鐘的出現、精密設備的研究、人類登上月球等等這些事情的發生都讓我們看見了人類所表現出的聰明才智和探索能力。但時間和世界的奧秘真的會被人類全部掌握嗎?

...

圖片選自網絡

在《時間的秩序》中卡洛·羅韋利用物理學知識讓我們從另一個視角中去了解到了時間的本質和世界的存在,會颠覆了我們的常識與直覺。這一刻,你才會發現也許我們從來就沒了解過這個世界和時間。

卡洛·羅韋利,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圈量子引力理論的開創者之一。著有暢銷科普作品《七堂極簡物理課》《現實不似你所見》《極簡科學起源課》等。其中《七堂極簡物理課》這本書剛出版便創造了驚人的銷售成績,被譯為40多種語言,引爆全球科普閱讀熱潮。

《時間的秩序》這本書是以物理學知識去講述時間與世界的問題,盡管有些地方因為專業性無法明白,但因為語言簡潔明了,大部分的講述還是能夠理解。而這一次的閱讀讓我重新對時間與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和理解,那麼接下來就跟我一起來到時間的世界吧。


...

圖片選自網絡
時間無處不在,卻有迹可循

在《時間的秩序》中卡洛·羅韋利寫道,“19世紀,因為火車變得普遍,城市之間的時鐘成了問題,于是标準化時間的首次嘗試在美國開啟,但直到1883年,人們才達成了一個折中方案,将世界劃分為不同時區,這樣,時鐘的十二點與當地的正午之間最多出入三十分鐘。這個提議逐漸在世界各地被采納,不同城市的時鐘開始同步。”

可是你知道嗎?盡管如今時間的标準早已普及,但其實時間是仍然沒有同步的,在許多地方即使是同一個區域,也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有不同的時間差存在。

在《時間的秩序》中卡洛·羅韋利就提到愛因斯坦曾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太陽與地球沒有相互接觸,它們之間也沒有任何東西可借助,那麼它們是怎樣相互“吸引”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因為它們之間存在空間和時間。

那麼什麼是空間呢?就是我們學物理時常提到的萬有引力定律,是物體間相互作用的一條定律,1687年為牛頓所發現。而對于整個宇宙來講它是構成世界的“物質”之一,一種可以波動、彎曲、變形的實體。

當地球圍繞太陽旋轉時,太陽會使周圍的空間發生彎曲,使得此刻的光也發生了偏折,時間也同時會發生彎曲。因此愛因斯坦曾預言,在高處,離太陽更近的地方,時間會過得比較快,而在低處,離地球近的地方時間則過得比較慢。這個預測到後來也得到證實。比如生活在山上的人比住在海邊的人要老得更快。

再舉一個與生活有關的例子,同齡人中經常鍛煉比不鍛煉的人中,前者會顯得更年輕。因為時間的延緩會更多的體現在這個運動的人身上。你可能會說這跟身體的機能得到強化有關,但你不得不承認,從另一個層面來講這個人的身體會因為運動所處于的時間節奏而不同。

過去我一直以為時間的存在隻是鐘表的顯示,隻是一種可以證明過去與現在的界限,如今才明白時間從未以固定的形式可以表現,隻是人類需要通過某種形式去表達出他們對這個事物本身的一種需求性和掌控性,于是便有了時間的呈現,其實它無處不在,但又有迹可循。

...

圖片選自網絡
過去和未來之間不存在“當下”

在《當下的力量》中有這樣一句話,“當下時刻是你所能擁有的一切。從來沒有一刻你的生命是不在當下的。這不是事實嗎?”

可是在《時間的秩序》中卡洛·羅韋利提到了另一個觀點:“現在”即空無。他所舉出的案例是當兩個人處于不同時區通過電話進行交談時,彼此所接收到的信息時時間是不對等的,因為當她告訴你之前在做什麼時,已經花費了幾毫秒的時間,這樣的比較是不明顯。

但是如果對方生活在另一個星球上,而光從那裡到你這兒要花四年,那麼當你接受到他的信息時已經是四年前在做什麼,而不是現在在做什麼。

剛開始看到這些描述時,我是很驚訝的,因為我疑惑于此刻正在打字的我在時間上難道不算是處于當下嗎?必須以過去或未來來計算嗎?

如果是用時間來算的話,對于别人來講,當我跟别人交流時因為這中間的幾毫秒的間隔确實會生出了過去和未來的間隔感。

我現在還記得前段時間才看的《當下的力量》的内容,我突然覺得如果讓兩位作者坐下為彼此的言論争辯一番,肯定會是一個有趣的場景。

在《時間的秩序》中卡洛·羅韋利發表出觀點,“認為有個定義清晰的‘現在’遍存于整個宇宙的觀念是個幻覺,是我們根據自身經驗做出的不合理的推斷。”

站在物理學角度這個觀點我鼎力支持,但是站在我個人的位置,我并不認可。因為在我自己看來“當下”是我内在所認為的一個時間段,它使我可以去區别于過去和現在的一種比較,而對于未來我也将其當作一個時間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五年、十年後。等到了這個時間點,我又再次以過去和現在來做對比,這樣說好像就把未來當作了一種空無的時間點,但其實未來在哪裡呢?不是正是因為過去和現在而形成的嗎?


...

圖片選自網絡
我們隻是世界的一部分

如果我說我們其實對這個世界上的很多事件都處于模糊狀态,你會同意嗎?在解釋這個問題前,我們需要先知道魯道夫·克勞修斯所提出的一個量“熵”,它是熱力學中表征物質狀态的參量之一,其公式表現為

ΔS≥0

在這裡我們并不需要去了解它到底如何運用,提出它的目的是想提到路德維希·玻爾茲曼這位物理學家,因為正是他發現了這個方程背後的含義,使得人類在理解世界的基本原理的過程中,有了新的探究方向。

在他看來:隻有當我們以一種模糊與近似的方式看待宇宙的時候,“特殊性”的概念才會出現。主要原因是熵可以區分過去和未來(在這裡直接運用了書中結論)。而熵作為一個相對量,能夠讓兩個物體之間存在對比的屬性。

說到這裡,就要提到世界是由什麼組成而來。

在《時間的秩序》中卡洛·羅韋利提到:對于世界而言,它是由無數的事件組成。為何不是物質呢?因為物質可以處于持續的不變狀态,而事件隻能存在于某個特定點,它的發生會使得人類能夠通過這種變化的量得以研究和探索。比如一場戰争,是一系列事件,一場暴風雪,是事件的集合。

而作為人類,我們處在的這個世界裡互相作用下是有許多可以對比的變量的,也可以說能夠探尋到無數的事件。比如曆史,我們會發現是由一系列的事件發生所造成。

所以,隻有在這些事件中,我們才會被不斷提醒記得擡頭看看這個世界,特别是在做比較時,我們會發現自己無意識中忽視掉的東西會成為一次失誤、一場輸赢、甚至是一種犧牲都是讓我們看見了自己的局限性,而文初的那個疑惑想必此刻你也有了答案。

其實寫到這裡,對于《時間的秩序》這本書的内容我隻能說略知一二,因為它所包含的内容于我而言太廣泛和深刻,如果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買來看看。

在讀完卡洛·羅韋利的《時間的秩序》後,我有了一個疑惑:既然時間和世界将我們困于其中,那麼為什麼我們還在繼續做出掙脫“枷鎖”這件事?我的回答是:在最初,人類通過世界創造出了一個便于自己理解的體系,以為自己具有特殊性,然後通過經驗、進化、思考去探尋和開發出了更多神秘的事物。可是對于世界而言我們依然還是按照時間的秩序存在于它之中,依然是通過這個世界才能去觀察這個空間,而我們建立自己的步伐,開拓自己的路徑,也許并不是有一天成為世界的主宰者,而隻是為了超越我們生命本身。

——完——

作者簡介:瘋華絕代的四喜,寫作者,閱書寫感悟,希望所寫内容幫助人成長,給人力量。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