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感受(1)
書讀完之後,寫一篇讀後感,這是我今年給自己讀書的加碼。讀後感沒有寫出深度,倒是因為記錄,讓我知曉了自己讀每本書,都是不一樣的感受。
我極少買書,讀的書,大多數是從圖書館借的。每次去圖書館,在新書展櫃上的書,都會不同,我是随機翻看,然後借回家閱讀的。我借的書題材多樣,自然閱讀每本書時的感受、想法都會是不一樣的。
我今年讀完的第一本書是《娜娜的廚房》,這本書寫的是作者開的“廚房”裡發生的令人動容的故事,是她與客人之間一個又一個暖心的故事,還有一道一道簡單樸實的美食。這本書,也可以說是“娜娜的廚房”的客人共同創造的,裡面的攝影、攝像、排版、設計、插畫都來自客人。這本書凝聚了時間的力量。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會被書中的美食吸引,簡單易操作的美食,我記錄下了食譜,想着以後自己也動手做一回。可惜,僅半年過去了,我一道美食也沒有做。而且剛看完這本書時,讓我有個想法,如果以後去上海,要去看一看“娜娜的大房子”。當然,這個想法依然在想法階段,沒有實際行動。
《妞妞》這本書是豆丫頭的,我拿到辦公室在工餘時間看完的。這本書是作者為自己第一個女兒,在這世間隻停留了五百二十六天的妞妞寫的書。我在看書時雖沒有流淚,但心裡非常難過,這麼小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承受了無法言說的痛苦,家人也得承受多大的心理裡痛苦?正如作者所說,本書的主題可以歸納為親情與苦難。一個人要懂得珍惜屬于自己的那份親情,勇于承擔自己那份苦難,就是很好了。讀完之後,我非常慶幸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孩子,陪她長大。
《那些活了很久的人都有些“壞習慣”》,當在圖書館看到這本書時,立馬被書名吸引,想看看到底是哪些壞習慣,于是毫不猶豫的借了。這本書裡講述的“壞習慣”,是指能讓人覺得開心的一些壞習慣,如喝酒,不管是紅酒、白酒還是啤酒;如吃巧克力或喝咖啡,或者是肥肉等;如吃發酵食品,到大自然中接觸泥土,享受陽光等。“壞習慣”也要适度,才會利于人的健康,否則對身體無益。我借的這本書,之前被他人借回去看了,覺得很道理或有意思的話,就在上面用鉛筆劃了線,加深印象。隻是這是公共書,在上面劃線,有些不妥。而且每個人的關注點和感受不一樣,你劃出的不一定是别人喜歡的。而且劃線之後,我看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去看劃線的文字,幹擾了我統觀全書的注意力。如果真喜歡哪些文字,可以摘抄或拍照。
《我的有趣在無聊的日子裡》,這是肖複興的新出版的一本散文集,裡面有幾篇文章,看題目便知在他另外幾本書裡讀過的,但對于内容的記憶卻所剩無幾。重新讀過,不知以後會不會再次消散。這本書沒有一篇一篇文章順序讀過去,而是像開盲盒一樣,翻到哪篇便看哪篇,看看這篇散文是否吸引我。這也是散文集的有趣吧,不死闆。就如書名,有趣就在無聊的日子裡,我在平淡的讀書期間,尋找一些趣味。
圖與文無關,路邊拍的馬鞭草
圖與文無關,花盆裡的太陽花
讀完一本書,寫幾句自己對書内容的感受,記錄一下閱讀這本書當下的體會,再寫文章回看時,發現我跟書之間的緣分,發現讀書時的感受為簡單的生活平添了份樂趣。
- 上一篇 小村
- 下一篇 紅樓夢:秦可卿的高規格喪禮,隐藏着乾隆朝最大的宮闱隐私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