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夢為馬 不負韶華——七年求索實踐路

近幾天一口氣看完了訪談實錄《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全書共有19篇,被訪談者都是與習總書記共同勞動、生活、工作過的知青、村民和各界人士,通過他們的叙述,客觀真實地再現了習總書記在梁家河插隊的情形和成長曆程。部分内容雖有重複,但又相互補充,相互驗證,彰顯了其真實性。讀完讓人唏噓不已,發人深思。

...

恰逢看到簡書2020年同題征文通知,其中上海卷的作文命題,探讨人在重大轉折出現時能夠做些什麼,我想習總書記的七年成長之路或許能夠很好地诠釋和回答這一命題。

上海卷

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着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


長途漫漫西行路

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是發生在“文化大革命”這一特定曆史條件下的一場政治運動,個人的力量無法抵擋,唯有被曆史的洪流裹挾着前行。1968年12月,毛主席号召:讓知識青年下鄉去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全國很快出現大規模上山下鄉的熱潮。

1969年1月13日,15歲的習近平跟随2.6萬北京知青,搭乘專列趕赴延安地區插隊。臨行前,很多學生和送行的家人抱頭痛哭。習近平沒有流淚,隻是默默凝視着前來送行的大姐,對姐姐的囑咐頻頻點頭應允。

他們先坐了一天的火車到達銅川,在一個學校住了一夜,又改乘大卡車颠簸了一天到達延安,在延安師範學校住了一晚,次日又乘車出發途經延川,中午時分到達文安驿公社。

純樸熱情的延安人民在缺吃少穿的情況下,拿出了自己最好的飯菜,在公社外的空場地上招待了他們一頓午飯。飯後他們跟随前來迎接的貧下中農,又步行15裡山路來到了梁家河大隊,習近平在内的6個北京知青在一孔窯洞裡安頓了下來。

堅忍闖過“四大關”

2002年,習近平發表了一篇回憶文章《我是黃土地的兒子》,講到幾年中過了“四大關”,即“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

——“跳蚤關”,陝北都是土坯炕,牲畜都有進窯洞的習慣,就把虱蚤帶進窯洞,傳染到人身上。知青們剛到生産隊時,身上都被跳蚤咬出一個個紅胞,奇癢無比,越撓越癢。習近平身上的包又紅又大,撓破的血和着感染的膿液滲出,看着很吓人。後來他們在炕席下灑敵百蟲、六六六粉,盡可能保持窯洞幹淨衛生,生活時間長了,個人對跳蚤毒素的抵抗力也強了,又搬到了新建的知青窯洞,最終解決了這一問題。

——“飲食關”,主要是粗糧多,蔬菜少。當地每年從9月到次年4月份,全部吃腌制的酸菜,沒有新鮮蔬菜可吃。知青們也不會做酸菜,有時就去關系好的老鄉家裡要點酸菜吃。要到酸菜時,會不由分說下手抓起酸菜大嚼,直到把一盆酸菜全部消滅掉,才心滿意足地舒一口氣。

——“勞動關”,他們剛到生産隊,許多農具不會用,農活不會幹,也适應不了高強度勞動。時間長了,習近平與老鄉接觸多了,幹活舍得下力氣,能夠吃苦耐勞,工分也從一開始的5.2分漲到了壯勞力的10分。

——“思想關”,知青們從繁華首都來到黃土高原的山溝裡,心理很不适應,看到沿途光秃秃的山坡,進入眼簾的盡是“窮鄉僻壤”,無法将眼前的情景與革命聖地聯系起來,與自己的未來聯系起來。有的剛來幾個月,就通過招工、當兵等途徑回城了。隻有習近平插隊時間最長,已深深融入當地百姓中,常常自稱為“老陝”“普通一農民”,他也是最後一個離開梁家河的北京知青。

孜孜不倦勤學習

所有訪談的人都異口同聲地說,習近平不怎麼愛說話,最喜歡讀書,插隊時帶的行李裡就有兩箱沉甸甸的書籍,隻要有時間就伏在煤油燈下看書,有時把臉都熏黑了。

他看書的範圍很廣,涉及到中外曆史、政治、經濟、哲學,也有文學名著。

讀書的特點是注重分析對比,會就一個觀點、史實找出很多相關參考書籍閱讀比較。比如,在學習蘇聯曆史學家謝緬諾夫《中世紀史》,就參考了一本《基督教青年讀書》一起看。學習範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就以錢穆、呂振羽等不同版本的曆史書籍來互相印證、互相對比,深入理解。

習近平也喜歡就書中觀點與别人讨論,把學習到的知識、見聞在社教活動、學習班中講給陝北的老鄉聽。老鄉們最喜歡聽習近平講話,覺得他講話實在、有意思。他一講話,下面打瞌睡的沒有了,納鞋底的也停了下來,抽煙的會渾然忘記了點着的煙,直到燙着了手指。

解衣推食多仁義

對基層群衆感情深,是習近平的一個顯著特點。他心地善良,按陝北人的話說“很仁義”,對貧下中農、老人、兒童、殘疾孩子,都是一片愛心、真誠相待。

有位知青評價說,在他眼裡,人和人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他把母親送給自己的針線包轉贈給了老鄉張衛龐,他經常拿自己黃澄澄的玉米團子和老鄉換糠團子吃。

在那個物質匮乏的年代,他在集上遇到一位沿街乞讨的老漢,自稱是他父親的警衛,他就把身上的錢、所有的糧票,都掏光了給了那位老漢,最後把自己的外套也脫下來給了人家。這種古人所言“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情懷,毫無保留傾囊相助,已非常人所能及。

他在趙家河組織社教,派到哪戶吃飯,吃完飯,總是把糧票和錢壓在碗底,悄悄留給老鄉。

後來在福州任職時,陝北的鄉親有病,他聯系為他們醫治,并慷慨地為他們支付所有的醫藥費。

他心裡裝着老鄉,梁家河的人也忘不了他。他去清華上學時,一個村裡的人都湧到院子裡為他送行,還派13名代表一直把他送到了延川。

初心為民做實事

胡喬木曾這樣寫道:“待入塵寰,與衆悲歡,始信叢中另有天”,這首詩曾被習近平多次吟誦。

他和他的室友雷平生說,梁家河的人對他這麼好,他得為他們做點事。

他1974年放棄招工、上大學的機會,留在了梁家河擔任了黨支部書記,帶着梁家河的老鄉辦了許多實事。

第一件事就是帶領全村人在村裡的溝口打了一個淤地壩,這個壩很牢固,壩頂的大片土地,現在還一直在生産糧食。其次就是他親自到四川學習沼氣技術,回到梁家河建起了全縣第一個沼氣池,為村民解決了照明和燒柴問題。他還帶着村民打了一口深水井,這口井至今還在用,已經改造成了自來水。

此外,他還辦了鐵業社、代銷店、縫紉社、磨房等,都是為村民直接帶來便利和實惠的好事。

他做這些事,源于他親身體會到農民生活面臨的難題,也源于他平時的觀察和思考。他敢于實踐,敢想敢幹,也能幹會幹,能把想法變成現實。


人的一生,會遇到不同的際遇和機緣,如何應對、自處和選擇,不同的人畫出了不同的人生軌迹。

和衆多的知青相比,習近平當時父親正在受迫害,家裡人都受到影響,别人是平地建塔,從零開始,他還要夯實下面的坑,從負數開始。

當時梁家河的知青要麼上學、要麼參軍,都走完了,他不為所動,能夠守住自己的初心,充電學習、積極入黨,考慮最多的是能為梁家河的村民多辦實事。

在入黨問題上,他很執着,反反複複寫入黨申請書,遭到冷遇也不放棄,後來經延川縣委書記親自調研,又有外調結果作為政策依據,他終于入了黨。

在擔任梁家河村支書期間,他秉公辦事,有能力,有文化,與群衆打成一片,在當地有口皆碑。純樸的梁家河人和公社、縣委,也給予他厚愛,信任他,保護他,愛護他。他們培養他入黨,推選他當支部書記,推薦他上清華大學,到更廣闊的天地,為更多的老百姓做實事,實現更遠大的理想和抱負。

今日的精準扶貧,讓14億中國人在小康的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一帶一路”、偉大的中國夢等一系列治國理政思想,與當年梁家河7年實踐求索之路密不可分。在總書記的帶領下,全中國人也一定會信心百倍地去實現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