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百零二|鐘道然著作
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讀到這本書的時候,自己就有點像這本書的作者鐘道然從小讀到韓寒作品的時候,那種震撼和喜悅之情,當時的自己正青春年少之際,正抱着一腔熱血,滿心理想,書寫自己對社會現狀,教育現狀種種批判與反思的小文章,正因為如此,一讀到這本書,就會下意識的認為自己跟對方是同道中人,在這個批判與反思的道路上自己并不孤獨,彼此的思想理念和價值理念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契合。
與此同時,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也發現了自己在這個寫文章過程當中的一大問題,就是沒有相關的這種學術論文,或者說相關的學術專著,作為自己表達觀點的一個論據,很多的時候是自己很輕率,很表面的看法和觀點,那麼這本書的作者就截然相反,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實際上是翻閱了成百上千的學術論文和相關的學術專著,再結合自己的親身教育體驗以及自己的思考觀點所撰述而成的一本書。
那麼可以說自己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當中,這一點所受的啟發很大,當然以前讀過的書籍,并不是說沒有這種情況,一般你寫書的都需要有這種相關的學術專著,或者說學術論文,或者說文章,作為自己說理論證的一個依據,但是以前的那些往往都是那些什麼大教授,大學者跟自己的身份距離,跟自己的年齡距離,還是蠻大的。
但是這本書的作者,在寫作這本書的時候,當時還是一個大三的學生,22歲左右,而且自己學的還是經濟貿易,憑借着自己的興趣以及自己的思考,來撰寫的這本書,因此這個給自己的這種震撼,相對而言要稍微大一些,在這樣一個年齡階段,能夠去思考這個問題,而且是非常縱深的,思考這種問題,還能把它寫成一部相對而言,比較靠譜的專業著作,對于我而言,觸動和啟發還是蠻大的。
可是過了兩三年之後,也就是如今的自己再來翻閱這本書,那麼實際上這種心境和态度跟之前就出入蠻大的,可能自己再也找不回曾經閱讀這本書籍那種沖動和熱血了,可能就再也找不回那種震撼和啟發了,可能自己讀完這一遍,就再也不想讀了。
如果要究其原因的話,我覺得可能太多太多,僅簡單談三個方面,從書籍本身而言,這本書跟我原來讀的那本書差别蠻大,這本書更多的像是那本書的一種後傳,也就是我現在讀的這本書,并不是我幾年前讀的那本書的原本,但是這本書是從另外的一個角度豐富了之前那本書裡面的内容,至于這個另外的一個角度,具體指的是什麼,那麼在後面我會談及。
其次,這個階段的自我可能更側重于去閱讀這本書籍裡面引用的,或者所提到的那些相關的學術著作,因此可能自己當下再來閱讀這本書,并不單單隻是在去重溫和回顧這本書,而是說希望把這本書當成自己打開更多書的一個窗口,當我找到了這些窗口之後,可能會有很長一段時間不會再來閱讀這本書。
從作者本身而言,其實我自己原來讀完這本書之後,我一直想去看看就是這個作者鐘道然,他在人大沒有繼續學習,而前往英國去求學的時候,他此後的這段經曆是怎麼樣子的?以前的時候,我并沒有檢索到相關的資料,那麼我這段時間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檢索到了他的相關的資料,那麼他去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學習這個編劇與導演這方面的專業,而且也順利地學有所成,現在是一名青年學者,導演,編劇。
那麼作者此後的這段經曆跟自己當初理想當中的認知出入還是蠻大的,那個時候,我原以為作者會繼續沿着這條道路成為那種所謂的思想鬥士,繼續的寫文章,去對這個社會現狀或者說教育現狀進行持續性的批判與反思,甚至會對國外的這種教育體制或者說教育理念進行這種批判與反思,但很顯然,自己理想當中所投射的那個對象,顯然跟現實當中所見到的那個對象出入蠻大。
從自己本身而言,這幾年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親身體驗,對自己曾經構築的那個理想内心世界造成了極大的沖擊,這種沖擊是如此的有力量,如此的蠻橫,以至于自己很多時候都找不見任何的武器來抵抗,防禦甚至反擊。最終,到頭來,隻能選擇自己獨自困守書齋,保持着一種超然物外或者說漠然的态度旁而觀之。
作為一個普通的個體,力量是如此的微弱,思想是如此的脆弱,而且選擇這樣的一種表達方式,又似乎是如此的不招人喜歡,那怎麼能像曾經奢求的那般時刻理想,那般時刻熱鬧呢?也許熱血沖動過後,就是這麼冷冷清清,平平淡淡,這才是常态,而那一個是非常态。
所以,對于當下的我而言,讀這樣的書籍,表達這樣的一番思想沖動,是一種非常态,這種非常态,表達着自我内心當中的一個側面,那就是曾經那個抱着滿腔熱血,高舉理想旗幟,書寫批判與反思性文章的自我。但是這種狀态或者說沖動,它是即刻的,轉瞬即逝的,可能在閱讀的過程當中,或者說在還沒閱讀之前有那麼一個瞬間,那個時刻是那種非常态,可是當下的我,在寫這篇文章的這個時刻,并不是那種非常态,而是以一種常态的方式在寫和在讨論這件事情。
那麼這種常态的方式,在我自己看來,已經失去了那份曾經閱讀的激情,沖動,熱血,觸動,更像是在完成任務式的在完成這份導讀,這也就使得自己可能不會再怎麼想去碰這本書,借用李敖說的一句話,不要舊夢重溫,舊夢重溫就是破壞舊夢。也就是說,曾經自己在閱讀這本書時所構築的那份夢幻世界,當下這一時刻的我去閱讀的時候,包括現在去導讀的時候,實際上是一種破壞那份夢幻的世界。
我自己也深深的感受到了,确實是在破壞,所以将來可能不會再去讀,是為了保有這份舊夢,雖然當下的這一次已經有所破壞了,但是我不希望這份舊夢完全的支離破碎。
以上算是個人在閱讀這本書籍的種種感慨,那麼接下來一部分的内容,這一部分就是這本書裡面我個人選取的一些個人感興趣的思想要點,就是前面講的另外一個角度。
我們先來看我在這本書當中選擇的一些思想要點。第1個思想要點,就是這本書的作者,大量的借用了很多名著以及學者的思想觀點,有梭羅,王爾德,薩特等等。那麼我把這個作者引用的這些觀點,簡單地列出一些,供大家來思考與欣賞。比如:王爾德-“我所無法原諒自己的,讓我十惡不赦的錯誤,就是有一天我不再固執地追求自我”。梭羅在《論公民不服從的權利》提到的,“我有權承擔的唯一義務,乃是無論何時,都做我認為正當的事情”。“你首先是一個人,其次才是公民。”
薩特-“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隻是在逃避,逃避生活中的選擇,讓自己看起來不自由,然後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為生活不如意找這樣那樣的借口,心安理得地自怨自艾,心安理得地麻木下去。而事實上,每個人都有“絕對的自由”,這種自由是上天給你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把它拿走。要想活成自己,必須意識到自己有選擇的權利,然後按内心的選擇去行動并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2個思想要點,就是作者在讨論中國教育現狀的一些問題,比方說這個樹權威,喊口号,取楚自我意識以及這個所有的教學科目都遵循着背加扣套路的教學邏輯和學習邏輯。
第三個思想要點,就是作者認為就是我們改變不了現狀該怎麼辦呢?就是保持一半一半,所謂的一半就是你繼續成為這個教育體制裡面那些優秀的表率,或者說該怎麼樣還得怎麼樣,另外一半呢,就是保持着自己的天性和自己的這種興趣愛好繼續探索,但是如果從這個辦法來看的話,就有點像某種人格分裂,又或者說就是這兩方面在很多情況之下都是很難以兼顧的,不然的話,就是就不需要去選擇和取舍了。
但是這個方面,作者本身是做的很到位的,無論是自己上的中國人民大學,還是後來又去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又順利的結業,還是說自己對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寫文章寫著作等等這些,足以證明作者說的這個說法,從他自己本身而言,是能夠足以驗證的。至于是否能夠追究到其他人身上,我個人覺得還是不大現實。
本來還有一部分的内容,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不能夠呈現出來,而且特别無語的是昨天跟一位朋友在某直播平台上,我們探讨了這本書當中的一些思想,并且引申出來了一些很多教育的現象,結果導緻對方的這個直播平台被這個永久的封禁,如果要是我自己的,倒還好說,不會太過于在意,但由于涉及到他人的,這就使得自己在心裡很過意不去。
事後反思,這件事情對我最大的教訓也就是在于此,就是有些時候個人的言行舉止看起來是個人可以負責的,實際上在某些時候會牽連到其他的人,有些是非常明顯的關聯到了其他的人,有些則是間接式的關聯到了其他的人,而且就是你沒有辦法去阻止這種關聯,沒有辦法去把相對應的責任包攬到自己身上,這對于對方而言,對于這個平台而言,實際上都是如此。
那到底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呢?還不是我們作為普羅大衆當中的一員在互聯網集合起來的力量?這種力量,有些時候以迅雷不及耳目之勢,就可以将某些東西摧枯拉朽,我相信諸位在網上也能夠對這一現象,感同身受。
所以對于我而言,我不會再去将這些思想表達,跟某些平台或者說跟某些朋友去相互關聯,可能我會把它一直深深的埋藏在心裡,也有可能我會自己書寫在一個紙質文本上,其實想到這一點,我個人覺得還是稍微有點欣喜的,因為也許個人的一些思想表達,在互聯網上會受到各種各樣的規則約束和限制,但是在自己私密的實體文本當中,我可以暢所欲言,毫無顧忌,就如同彌爾頓所說的最寶貴的,是聽從自己的良心去知道、說話、和辯論的自由。
但是也有人可能會提到,就是你說出來的話,有可能會被錄音,你寫出來的文本可能會被别人發現,反正隻要你這個心裡想的表達出來了,那麼它總可能被留下一些把柄,然後不知道在哪一天突然之間被别人翻出來,你就完蛋了,所以,最好就是說啥事兒都爛在肚子裡。
但那請各位再試想一下,如果真的到了這種地步的話,那麼是不是就像極了那個喬治·奧威爾小說《1984》裡面所描述的那種場景,那麼如果這種場景的真的出現了,這難道會是我的悲哀嗎?
不過,也有可能真的就是我自己的悲哀,因為别人都能夠在這種規則之下活得好好的,就你非得去逾越這個規則,逾越這種底線,這難道不是自己閑的沒事,作的嘛?所以,一念到此,自己還是覺得好好的窮守書齋,在規則的允許範圍之内去寫導讀,去做語言表達,去撰寫自己的語言文字,因為你在互聯網上無處可逃。
- 上一篇 23讀書|思考|與真實的自己握手言和
- 下一篇 第七篇 星雲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