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愛
2025年不是一個開心年,但不完全不是一個好年。起碼見識到了偏愛,見識到了滿嘴道德人義而私心滿滿的長輩,同樣也認識到了還對他們存在公平的期待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父母原本是一個家庭裡平衡子女關系的一根杠杆,父母原本也是一個家庭的主心骨。可以沒錢可以沒權也可以沒能力,但不能有能力,有錢的時候隻顧自我享受,隻顧自己滿足,不努力不克制不為明天而籌劃,隻顧貪圖享樂。這樣的父母還要在晚輩面前倚老賣老,想晚輩依然按他的方式來過生活,他差錢你給錢,他欠錢你還錢,你差錢那是你自己的事,你欠錢也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的娃自己養自己帶,而且遠不止如此。你窮困潦倒的時候他們燈紅酒綠,牌桌上揮霍無。他們老了你不養便是不孝,你不給便是你無德,不盡兒女的責任,來了道德綁架。
初四突然說請叔叔們吃飯,一起商量父母的債務問題,作為兒媳我也不可過早下理論,誰是誰非,一群人喝酒喝得暈頭轉向,加上哥哥已經也已經有一半人說話舌頭打結,事情壓根沒有得到解決,你一句我一句,最後亂得一鍋粥。随之邊走了兩位一起坐到火爐邊上,從7點半到10點半,公公才陸續說出所欠債務,說了一半心裡涼了半截,斷斷續續說了10萬,後來叔叔說是不是還有,有就一次性說出來。你爸就是怕把債務說出來你們後面看不起他,拿這個債務來說事。娃們也說了,他們願意承擔。
怕他心裡有負擔,也知道他擔心哥哥,我便說,有利息的我先負擔償還。
公公這才斷斷續續的說還有個5萬,一起16萬的債務。這時人也精神了,那你們還10萬,你哥還5萬,當公公吐出這幾個字的時候他是無比輕松愉悅。随後我也不能等他話說完便反問道“為什麼我們十萬,哥6萬,這是憑什麼來分的債務”。
“因為我在你店裡幫忙,給你們創造了利潤,你們就得多出點”。
“既然您這麼說,那去年您在我們店裡,包吃包住衣服鞋子都包了我給您算過嗎?我一年到頭給了多少錢您,您算過嗎?我媽給我哥帶娃,我哥給了多少錢給你們,心裡沒點數嗎?您今年去哪我都不限制您,我哥能接下你他可以接,我姐能接下您,也可以去她那裡。過年費的錢我們都轉給您了,送禮的錢我們也都出了,怎麼還少了嗎?”
“那你不願意就算了,沒有說頭了,那說什麼?”一句話讓他老人家惱怒成羞。
“怎麼我們吃了虧還不能說,我還不能提,我也不能反駁了,隻能你說是什麼就是什麼嗎?隻能按您的意思來嗎?您不說也可以,現在已經11點了,如果12點前不說,我們一分都不認,隻等到12點,您沒有給我們分賬的權利。”一退再退,已無路可退,那邊隻能迎難而上,直面問題。退了13年了,退夠了,便不想再退了。
叔叔們便好言相勸,你快說,很晚了,娃們也要休息了……
最終把所有的說完了,晚上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想過這些年,一路迎難而上,為了做生意湊錢,為了買房湊錢,為了白天工作晚上帶娃努力去學習平衡工作。隻因十二年前婆婆說,你哥哥還沒有結婚,我不能給你帶娃,要賺錢給他結婚。我便一直把娃帶在身邊,再苦再累再難。二胎剛生時隻因店裡生意不佳便退店待産。九年前二胎剛滿月婆婆便提分家,讓我們帶着年幼的兩娃自己做飯,自己生活,為此我們來到現在的城市。努力紮根,他事業剛起步,我們咬緊牙關,一步一步掙紮到現在。兩年前他哥準備結婚婆婆便開口就是讓我湊錢幫他哥哥,而她們全然不顧小兒子這兩年斷斷續續的住院,急診是怎麼過的。想想人生真的太過戲劇,我需要幫忙的時候你是甩手掌櫃,我自立更生,反而還要我不計舊事反來報恩。不恨的,滿滿的失望,如果不是這些年經曆了太多委屈不公絕望無助,也許會嘶聲揭底,也許會崩潰大哭,也許會……
我沒有去理論他哥哥結果裝修房子廚房零散的債務有沒有累加,我也沒有問16萬的債務是什麼,因為問了,他們不說。怎麼就能睜着眼睛說瞎話呢?不計較不代表我不知道,隻是不想計較,不想消耗自己的情緒,不想去浪費自己的精力,可是有些人怎麼就能這麼理直氣壯的偏愛呢?怎麼能理直氣壯的這麼去索取呢?怎麼能這樣毫無内疚的去消耗自己的兒女呢?
- 上一篇 讀《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季羨林)
- 下一篇 邂逅靈魂共鳴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