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解讀:《國風.陳風.東門之池》—苎麻,三千年後又流行
正劇
《勞動對歌》
在東門外的護城河裡
浸泡着苎麻
一群男女在一起洗麻,漂麻
一邊勞動一邊對唱
忘記了河水散發出來的臭味
仿佛手裡的麻絲
更像一縷縷情思
從女人的手中傳遞到男人的手中
從男人的歌聲裡傳達給心儀的女人
這樣的勞作
苦中有樂,樂中有情
單純而醉人
番外
《苎麻,三千年後又流行》
苎麻
是春秋時代衣服的主要材質
從種植,浸泡,梳理到織麻
是農村主要的農事
經漂白的麻布
主要是諸侯,大夫,士日常的服飾
而百姓一般穿不經漂白的原麻色
當苎麻重新走進我們的生活
從麻纖維的處理到染色
技術上的提升帶來了品質上的飛躍
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歡
不隻是親膚的舒适
也成為人們追求自由與質樸的一種标志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