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村長”的一次密切接觸
剛來簡書時,選發了一篇早已準備好的文章。很快一位叫做“非村”的予以了肯定,并提示道:“換個識别度高的名字”。
我表示感謝的同時也在想:我所用微信的名字也不是那麼太大衆化啊,有必要換嗎?
由于忙于寫作和理解簡書方方面面的遊戲規則,直到很長時間後我才知道,微信的名字并不是直接“轉化”到簡書裡來的。再想回複“名字已改”吧,時間過去一個多月了,隻得作罷。
那時每天都看排行榜,已經知道當初那位“好心人”是何等重量級人物。不過生來就不願“攀高枝兒”的我,反而更加不願意與人家主動聯系了。
不過那份初來乍到時的感激,卻一直深存于心。
機會終于在昨晚來臨。習慣每天學習推文的我,突然發現了“非村”的署名文章。
這可是件破天荒的事情。天天看村長的評論和推薦理由,但遇見人家親自操刀,還是頭一次,可千萬不能錯過。
拜讀之後情緒有些激動,有了寫條評論表示表示的願望。于是:
“記得去年剛來簡書時,首先與我打招呼的就是這位。當時是提醒我改個易于識别的名字。
那時感覺到的隻是溫暖,殊不知是威震四海的村長大人啊!
這讓我有些後悔:怎麼當時就沒有套套近乎,隻是了了表示感謝而已。
後來知道了關注排行榜,這才得知村長的确了得:入了人家法眼的至少可以出一天名。
但是觀看村長親自披挂上陣還是頭一次。
因此通篇認真拜讀,然後狠心但又心甘情願地掏出五個能量。”
發出時,剛好過了12點。今天早晨,村長對評論進行了十分幽默诙諧的回複。
與村長的這次密切接觸,讓我再次感受到了身處簡書大家庭的溫暖和幸福。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