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六經》的淵源,以及流傳、造僞過程的梳理

幾千年前的中國人慣用歸納總結法,所以中國文化中關于數字的名詞和典故非常多,有“三皇五帝”“九宮八卦”“六經六藝”“二帝三王”等等,數不勝數。

我們今天要說的是《六經》,讀曆史我們都知道,目前已知最早的史書是《春秋經》,《春秋經》記載的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魯國曆史,是東周時期的前半段,這段時間現在又被稱為“春秋時期”。

那個時候寫字都用竹簡,因為竹簡數量有限,而且書寫查找(準确的說應該是刻畫)困難,所以《春秋經》中的語言都非常凝練,以緻于在戰國時期的人讀來都有很多不通的地方。所以就有很多人為《春秋經》寫注解,帶有注解的《春秋》就被稱為《傳》,到現在流傳下來的《春秋》傳總共有三家,分别是《春秋左氏傳》《春秋谷梁傳》和《春秋公羊傳》,其中《春秋左氏傳》又被成為《左傳》,是最有影響力的《春秋》傳。

所以,讀《春秋》我們要知道,《經》和《傳》是兩碼事,《經》是春秋時期魯國的國史,其真實度是非常高的,我們幾乎可以把他認定為真實的曆史。之所以用了“幾乎”兩個字,是因為國史的記載并不一定絕對真實,很有可能受到當權者的影響,而且後世在流傳的過程中多有散佚、篡改、訛傳。但即便如此,在沒有别的證據證明其僞的情況下,我們還是将《春秋經》認定為真正的史實。

...

但《傳》就不一樣了,《傳》的性質是屬于後人解釋前人,這其中一定有主觀的影響或者是解釋的錯誤。拿《左傳》打個比方,東周初年公元前770年發生的事情,在史書上沒有被記載下來,那麼生活在近300年後的左丘明補充的内容怎麼能保證真實?

隻不過,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左丘明,其對春秋時期的認知水平和獲取的一手資料要比後人多得多,而且《左傳》經過後人的證實采信度非常高,所以《左傳》也被當成了研究曆史的權威著作, 不過這個權威不是絕對的。而其他谷梁、公羊兩家,同樣是《春秋》傳,采信度就沒有那麼高了,所以我們隻能是作為參考,而不能作為史實辨誤的絕對證據。

我們再說回《六經》,六經分别是:《詩經》《尚書》《禮經》《易經》《樂經》和《春秋經》,那麼《六經》的說法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現在能看到的資料中,“六經”的說法最早出自于《莊子·外篇·天運》,其原文如下:

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 、《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無所鈎用。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 難明邪?”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夫六經,先王之陳迹也,豈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猶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豈履哉!

...

根據這則資料,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是莊子告訴我們,孔子跟老子說過自己治《六經》多年。所以根據這個結論,我們認可了《六經》的存在,因為這是聖人之言,後世君主治國無外乎法家、老莊和儒家三途,這裡四個人中出現了三個,所以《六經》在讀書人中的權威也就體現出來了。

那麼,《六經》到底是什麼,是六本什麼樣的書呢?為什麼隻有這六本能夠稱得上“經”?根據上面孔子和老子的對話我們也能得出結論,《六經》是“先王之陳迹也”,是過去“二帝三王”之故事,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史實”,是真實發生過的曆史。

所謂“二帝三王”,指的就是堯帝、舜帝、夏王禹、商王湯和周文王姬昌這五個“朝代”的開國君主,“二帝三王”時期是我國傳統史學界的“信史”時期,就是古代的史學研究者認為這五個朝代都是真實存在的,其依據就是《六經》。

據說“二帝三王”時期,國家的史官分為左史和右史,“左史記言,右史記事”(劉知幾《史通》),也有說“動則左史記之,言則右史記之”(出自《禮記·玉藻》)的。我們且不管他誰說的對,總之我們知道,“二帝三王”時期,跟後來春秋以後的記史方式是不一樣的。《春秋》傳及後面的《二十四史》都是把言行放在一起記的,而“二帝三王”時期是言和行分開來記的。

...

記言的就是《尚書》,記行的有《詩》《禮》《樂》《易》,另外再加上後來的《春秋經》,《春秋經》是屬于東周前半段的魯國史,它也是記行的。所以,這六部書就相當于“二帝三王”時期的“正史”,在中國史學體系上,他就跟後面以《史記》為首的《二十四史》銜接起來了,它是秦朝以前的曆史權威,由此我們也就知道《六經》的重要性了。

《六經》是先代的聖人言行,所以在春秋戰國時期,就被很多君主作為治國的參考,所以我們看到很多記載春秋戰國曆史的書中,都有對于《六經》言行的引用。但是那個時候隻是被作為治國參考而已,并沒有被當成治國“聖經”。

到了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那個時候周朝式微、禮樂崩壞,《六經》散佚不全,孔子開始治《六經》,對《六經》進行了整理、學習的工作,六經從孔子這裡又重新重視起來,孔子在《六經》的基礎上建立了儒家學說,廣收弟子,到列國宣揚自己的政治學說,但是始終沒有被接納。

反而是孔子的弟子門人,以及後世的儒學弟子,有很多活躍在政治舞台上,使儒家學說漸漸地登上廟堂。所以到了戰國時期,《六經》在很多國家的被重視程度大大提高,但這個時候尚為諸子百家、百花齊放的時代,儒家學派并沒有太過于耀眼。

後世對于《六經》的研究,孔子可以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和奠基者,因為現在我們看到的《六經》幾乎都經過了孔子的整理、編纂。《詩經》據傳是由孔子和他的弟子編錄成書,《尚書》原名為《書》,是孔子在前面加了一個“尚”字,而據《漢書·藝文志》載,《尚書》正是由孔子晚年從堯舜到秦穆公時期的重要文獻中選出了100篇,并且為之作序。

...

《史記》、《莊子》、《禮記》等書都說孔子曾問禮于老子,而《禮記》一書據說是孔子及其弟子所編寫。對于《易經》,《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晚年喜易,讀易“韋編三絕”,并且為易經的《彖》、《系》、《象》、《說卦》、《文言》等篇作序,被稱為《易大傳》。

孔子曾經向苌弘學樂,據說《樂經》也是孔子所編定,而《春秋》被視為儒家經典,據說孔子也曾對其進行整編。這些說法幾分真、幾分假我們目前很難分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孔子對于《六經》的編纂和流傳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後來秦統一六國,秦始皇以法家治國,在李斯的建議和主持下在全國展開了燒書活動,秦始皇所燒的書有除秦國以外的各國史書,還有非秦朝博士所有的《六經》和諸子百家等。這樣一來,當時中國所有的史書都集中在了鹹陽,而非秦國的其他國家的史書則被燒毀,所以我們現在看不到除《春秋》以外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國史書。隻有一本《竹書紀年》,是春秋時晉國的史書,還是在西晉時期從墓地裡挖出來的。

後來劉邦攻進了鹹陽,很多将士都急着搶金銀珠寶,隻有蕭何到丞相府和禦史府收集了律令圖書,但是對于秦宮裡藏的《六經》、諸子百家等書就照顧不到了。結果項羽入鹹陽,一番搶掠之後,在鹹陽點了一場大火,火燒三月不絕,秦宮裡保存的所有書籍都在這場大火裡燒光了。秦始皇燒民間的書,把天下的書都集中到了鹹陽,結果項羽一把大火,整個中國基本上就沒有書可讀了。

不幸的是這兩場大火都燒得很幹淨,後來連條漏網之魚都很難找到。幸運的是,魯國孔廟裡藏的儒家經典代代相傳,得以保存了下來。另外,秦博士叔孫通帶着一百多個弟子歸了漢,這些人是當年曾經在秦宮裡讀過書的。

...

到了漢文帝的時候,天下承平,國家重新設立《詩》《書》二經博士,可是這個時候《六經》都已經被燒光了,連書都沒有了還設什麼博士。于是,就在全國範圍内搜書,後來在濟南找到一個讀過《尚書》的老爺子——曾經在秦朝擔任過《尚書》博士的伏生,但是伏生年紀太大了沒有辦法進京,于是文帝派晁錯到伏生家傳了二十八篇尚書。

到漢武帝的時候,又得到了一篇《泰誓》,後來魯共王要造自己的宮殿,把孔子的舊宅子也圍了進去,在拆牆的時候,從牆的夾層裡得到了很多古文字的書簡,經過整理之後得到了《尚書》十六篇,這樣一來加起來就是四十五篇。

到西晉末年的時候,《尚書》于戰火中散佚,後來到了《東晉》,有個叫梅赜的人獻《古文尚書》五十八篇,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尚書》版本。但是從宋朝開始,就陸續的有學者懷疑并證明梅氏獻的是僞書,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尚書》版本,從宋朝到現在辨僞工作就沒有停過。這是《尚書》。

漢文帝設立博士的時候,《詩經》也找不到了,但是當時講《詩》的人比較多,魯國有申公,燕國有韓嬰,所以文帝就任命他們為《詩》博士。到景帝的時候又任命轅固生為《詩》博士,但是他講的跟申、韓二人各不相同,所以《詩經》又分為《魯詩》、《韓詩》和《齊詩》三派。

到漢景帝的時候,又增設了《春秋經》博士,為董仲舒、胡母生兩人,他們傳的是《公羊傳》。後來劉歆發現了《左氏傳》,而《谷梁傳》則是成于西漢時,是解《春秋經》的一本僞書。

到了漢武帝的時候,獨尊儒術,又增設了《禮》、《易》二經博士,從此《五經》開始作為儒家經典傳了下來,宋朝時和儒家的另外四本著作并稱為“四書五經”。之所以是《五經》而不是《六經》,是因為《樂經》實在是找不到了,在項羽那把大火中徹底消失了,其他的《五經》也是殘缺不全、真假難辨。

...

《禮經》據說由孔子及其弟子所作,原書應該也毀于項羽的大火當中,漢武帝置《禮經》博士的時候,隻有魯國的高堂生會講《禮》,所以高堂生就成了《禮經》的傳承者。高堂生傳了十七篇《禮經》,後來傳給了蕭奮,蕭奮傳給了孟卿,孟卿傳給了後蒼,後蒼又傳給了戴德、戴聖叔侄。

戴德後來又得到孔子門人所記有關禮儀的學說共二百一十四篇,删其煩重總共得到八十五篇,即《大戴禮記》,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殘缺本。現在我們看到的《禮記》是《小戴禮》,作者是戴聖。

《禮記》從西漢時就變成了“三禮”,分别是《周禮》、《禮記》、《儀禮》,因為這“三禮”都不是《禮記》的原始版本,而是漢朝人根據《禮記》捕風捉影的再次創作。《禮記》就是戴聖的《小戴禮》,《儀禮》據說就是高堂生所傳的十七篇,《周禮》署名為周公旦所作,其實是劉向、劉歆父子的僞作。如果加上《大戴禮》,原來的《禮經》現在就是四本。

孔子時期的《六經》到現在早已經是面目全非,要麼是殘全不全,要麼是真僞難辨,要麼是肆意修改。所以,想了解秦朝以前的曆史,我們現在的資料可以說是非常稀缺,隻能是憑借着這些真假難辨的“原始史實”,既用它又得防着它作僞。

參考資料

1.清·崔述《考信錄》卷上,釋例,時代與識見

2.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儒林列傳

3.戰國·莊子《莊子·外篇·天運》

4.顧颉剛《漢代學術史略》第十、十一、十二章

5.顧颉剛、何啟君《中國史學入門》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