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帶給我力量——清晨閱讀有感

...

       自從每天上下班地鐵的路上将聽歌刷視頻換成閱讀後,真實的感受到每天都有新的收獲。今天又新建了一個文集,打算把讀書的感悟都放在裡面,希望能給看到的朋友們有所啟發。

       今天上班途中讀到的一段内容給了我很大的觸動。大緻意思是說,你的固有的思維模式,自我信念,都會下意思的發散出來,對身邊的環境造成影響,從而從周圍的人身上看到印證這種信念的行為或者反映,從而加強了我們的這種自我信念。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全職媽媽覺得丈夫總抱怨她沒收入,嫌棄她沒有為家庭的經濟做出貢獻。導緻她在家裡沒有什麼價值感,其實這是她自身信念的一種投射,即她自己潛在内心裡認為她是金錢匮乏的,沒有價值的。這種内在的信念通過她日常的言行會一點一點的顯化出來,從而導緻老公也會這麼認為。

        這麼說也許有點難以理解,因為很多人會認為:我沒有那麼去想,我怎麼會這麼想我自己?但事實上,以上面的例子來說,如果這個妻子内心裡沒有認為自己是無價值的,就不會對老公的那句嫌棄她沒有收入的話有那樣明顯的反應。也許她會回應:是啊,我是賺錢賺得少,但是我眼光好,能找到這麼賺錢的老公,又或者告訴老公:我認為在家裡照顧好孩子跟在外面賺錢打拼同樣重要,如果你總忽視我的重要性會嚴重的影響我們的關系哦。等等的不同的回應。當然這并不是不同的回應話術這麼簡單,因為語言是内在狀态的呈現,而不是簡單的文字堆砌。沒有能量支撐的言語不過是些空洞的音節而已,産生不了真正的影響力。

       突然想到現在好多情感博主都在教大家一些聊天話術:如何說才能讓對方更愛你之類的。話術本身其實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不是内心真的擁有那股力量,隻是機械的背誦那些句子的話大概率應該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就像上面所說的,不是由心而發的話語本身沒有真正的力量。

        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當覺得孩子沒有那麼聽話時,當覺得自己被他人忽視時,當出現種種驗證我猜想的行為時,這一切其實都是“小我”所喜愛玩的自證的把戲,從生活中,從對方的言行中刻意尋找驗證信念的點滴片段,從而加強這種消極的自我信念,導緻的結果就是你會發現對方的行為越來越符合你心理潛在的信念預期,最終會得出:看,我沒說錯吧,他就是不聽話,他就是沒那麼在乎我等等的結論。從而完成了消極信念的自我實現全過程。

        那麼了解了人類的這個心理機制,那麼如何來調整或者改變呢?說實話,對于我來講,是覺得很難的。信念之所以能稱之為信念,正是經過多次反複不斷強化而形成的,要想改變自然也要經過多次反複的不斷強化才能夠實現。所以,當你再覺得被周圍的人特别是親密的人傷害時,不要急于控訴對方,而是先停下來,好好問問自己,傷害我的究竟是他的那句話,還是我内心深處原有的傷痛被觸發?那種真實的感覺究竟是什麼?我内心真正需要的究竟是什麼?可能最開始的時候這些問題沒有辦法一下子都弄清楚,不過沒關系,隻要我們能夠讓自己停下來,感受下自己真實的感覺,這就是一個好的開端,不是麼? 

        讓我們大家一起加油,我是老談,每天會在這裡分享我的心靈感悟,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煩惱,歡迎留言跟我聊聊,希望能将情感的能量帶給更多的人。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