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之美

...

修行者在論到修行境界時有句話,叫“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問一杯水是冷是熱,你喝了自然就知道了,因為告訴你的答案往往是不精确的:對我來說冷,對你來說不一定,就算同樣感覺冷,我說是冰冷,而你說是清冷。

就比如讀書。一個不愛讀書的人無論如何不會理解讀書到底有什麼樂趣,但讀書之樂又豈能用語言表達清楚?

讀書豈但有樂趣,讀書簡直是一件非常美的事。然讀書之美又豈是不愛讀書者所能體會?雖然如此,我還是願意嘗試着用語言來表達一下讀書之美。愛讀書的你現在就會認為我說的是多餘的;不愛讀書的你有朝一日也會發現我說的是多餘的。

讀書讓我們發現美

那天我們平生第一次進入學堂,學到了第一個字母“a”,然後我們知道了中國文字可以用拼音拼寫,漢字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字。

漢字,讀則可以朗朗上口,書則可以力透紙背。

漢字可以刻在竹簡上,漢字可以印在紙張上。

孔夫子用刻在竹簡上的漢字告訴我們: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後來我們慢慢地學到了物理化學天文地理,學到了邏輯曆史文學藝術。

我們上知九霄雲外,下知黃泉碧落。

我們“看”到了幾億年前的寒武紀,我們“感”到了幾億年後的新世代。

世界很大,大到永遠到不了邊際;世界很小,天涯海角就藏在我們心中。

讀書讓我們不再坐井觀天,讀書讓我們知道天外有天。廣袤天空之外更有浩瀚宇宙。

浩瀚宇宙不在别處,正在我們心中展開着一幅壯麗畫卷。

相對于宇宙,我們是多麼渺小,渺小如滄海一粟可以忽略不計。

然而我們又很偉大,偉大如宇宙主宰可以任意東西。

後來我們還知道,有一種正氣充塞于天地之間,凝結成一片丹心,熔鑄成中華脊梁。孟子把它叫做“浩然正氣”。

那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敢;

那是“願将腰下劍,直為斬樓蘭”的豪邁;

那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烈;

那是“壯志飲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快意。

浩然正氣支撐着幾萬萬炎黃子孫,書寫了數千年曆史長卷。

讀書讓我們不再孤獨

年少時我們強裝成熟,學會了皺眉發呆,學會了唉聲歎氣,直到讀到這一句: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古人之強行裝逼實遠甚于我們!

後來我們躍入青年,跌入中年,步入老年。我們上有老下有小,我們結婚生子,我們柴米油鹽醬油茶,我們從理想豐滿一路退到了活得卑微,我們患得患失,愁苦不堪。豪情壯志與我們無緣,我們隻會說“今天天氣很好哈哈哈”。佛言人生八苦,可我們似乎感到有八十苦,八百苦,八千苦将我們無情碾壓,我們成了世上最不幸和最孤獨的人。

直到有一天,我們讀到了下面這句:

如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那一句“天涼好個秋”,卻早将我們的人生況味寫了個通透。原來我們并不是孤獨的,我們受的苦,古人早已受過了。人心相通,一至于斯!當古人用藝術的語言将它描繪下來時,我們頓時發現,憂愁也可以這麼文藝,這麼美麗!

一代又一代的人類老去、消失,然而深居于人心深處的隐秘情感就這樣藕斷絲連地延續了下來。我們從此不再孤獨——

因為當我們孤獨時,王維陪我們孤獨: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當我們愁苦時,南唐後主告訴我們,其實他的愁苦比我們多: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當我們悲傷時,逢亡妻忌日的蘇東坡更比我們悲傷萬分: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裡孤墳,無處話凄涼。……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可蘇東坡用另一首《江城子》告訴我們,男兒終當振奮自強!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當好事臨近,我們高興得像個孩子一樣歡呼雀躍時,杜甫告訴我們,他聽到官軍收複河南河北時也是這樣的: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青春終已遠去,看過了許多眼淚與歡笑,經曆了許多榮華與衰敗,世界的真相開始在我們眼前逐漸展現,曹雪芹卻殘酷地告訴我們: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淨!

讓人心塞無語,讓人直接想到了“死”,一了百了是何等的痛快!但孔子說:

死生亦大矣!

不能随便生,更不能随便死!

可陶淵明告訴我們生又何歡,死又何苦: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

逍遙遊的莊子更是看透了生命之本質,他宣稱: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在莊子眼裡,死亡,隻不過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

連死亡都看得這麼通透,這世界上還有什麼事不可以看透?

……………………

有這麼多先賢陪着我們一起喜怒哀樂,指引着我們看清這個世界,我們還有理由孤獨嗎?

不光如此,而且——


...

腹有詩書氣自華

從某種意義上說,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冷遇見暖,就有了雨;冬遇見春,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恒;人遇見人,有了生命。

上面是董卿在《朗讀者》中的句子。凝練而富有哲理,溫潤而充滿詩意。

隻有像董卿這樣的女性才說得出這樣的句子。

作為主持人的董卿有着姣好容顔,精緻五官,優雅身材。然而董卿之所以如此受人青睐,不隻在于她的外貌,更多的是她身上所散發出來的“知性”。蘇東坡的“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似乎就是專門為董卿量身定制的。

董卿的知性來自于她的不停“朗讀”,優雅氣質讓董卿變得更為美麗,更為受人歡迎。

讀書讓人從更深層次的理性層面洞悉人性,分辨人性好壞,遠離人性之惡,親近人性之善。所以讀書人給人的感覺總是真誠善良的,虛僞醜惡與真正的讀書人無緣。

千百年積累下來的人類精神财富都凝結在了書中,一些我們看起來明明白白的東西,在哲人那裡或許就是另一幅我們從未看到過的風景畫。

仰觀蒼天,天朗氣清;俯視大地,地平如砥。我們以為這就是世界的本來面目。然《易經》言,天在上,地在下,天地不得相遇,反而是最為糟糕的“否”卦;地在上天在下,天地陰陽之氣相交,萬物方得以生生不息,是為“泰”卦。所謂“否極泰來”,壞到極點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

相信董卿一定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了無窮營養,她比别人更深一層地發現了世界的奧妙。中華文化經美麗的董卿演繹後,就變成了同樣美麗的文字:

天遇見地,有了永恒;人遇見人,有了生命。

能說出這種話的女性,能不美麼?

腹有詩書,其氣自華。

讀書之美,至此盡矣!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