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劉類:曆仕宰守,苛吏為名

...

疏雨洗空曠,秋标驚意新。開篇依然要提醒大家出行要做好防護工作呀。古時候的官吏們呈現出了各種姿态,有的一心為民,有的庸碌無為,有的展現出了嚴苛的一面,比如本篇要談及的劉類。

劉類是冀州河間國高陽人,漢末三國時期也有着幾位河間人在史冊留名,列個名單:劉宏、張超、邢颙、沐并、許允、張郃、劉類。漢靈帝劉宏就名列其中,張郃在後世的知名度也頗高,或許還要算上曾在河間作亂的田銀、蘇伯等人。

案《三國志·梁習傳》引注的《魏略》,劉類曆任諸郡太守,他在任上曆來嚴苛,但因為他較為重視百姓,這才沒有被免官。在曹芳嘉平年間,劉類擔任的是弘農太守,府吏有200餘人,但是劉類就是不準許他們休假,也沒什麼緊急或者重要的事,就是讓官吏們做那些并不緊急的事情。

“又有高陽劉類,曆位宰守,苛慝尤甚,以善修人事,不廢於世”——《三國志·梁習傳》注引《魏略》

而且每當有官吏犯錯,無論過錯大小,劉類都統一責罰,先抓着對方的頭發“教育”,再亂棍打出,重複四次才算完。本身劉類的性格就十分多疑,每次派出大吏都要讓小吏暗中跟随觀察,白天劉類自己躲在牆壁之間觀察,夜裡就讓人盯着諸曹掾。但就這樣劉類還不放心,還要求門衛與奴婢相互作證才行。

有一次劉類留宿于民居,這家的豬被狗追趕着一頭卡在栅欄裡了,劉類聽到豬的哀嚎久久不絕,就認定有官吏擅自偷吃,也沒有親自去驗證猜想,就讓人把五官掾孫弼叫進來責罰。孫弼也挺冤,在他如實相告後劉類雖然有些慚愧,但也沒有道歉,就開始詢問其他事。

劉類還挺看重錢财,并且算不上取之有道,他讓人去挖地翻錢,時間一長他所在的地方盡是挖出來的孔洞。劉類表面上兩袖清風,每次出行就佯裝拒絕收受下官的“孝敬”,但實際上他會暗中記住那些沒有來“孝敬”的人,這些人也是他主要發火的對象。

“乃使人掘地求錢,所在市裡,皆有孔穴。”——《三國志·梁習傳》注引《魏略》

弘農地界有個年近百歲的老人尹昌,在劉類路過時候就囑咐兒子扶自己去見府君,從尹昌口中的“陳恩”來看,劉類在任上還是做了些有利于百姓的事。尹昌在兒子的攙扶下等在道邊,劉類遠遠望見就呵斥他的兒子“你攙扶着一個将死之人來見我幹什麼”,劉類是表現得很無禮,也未必沒有為尹昌着想之意。

舊時習俗,百姓們會嘲諷一些官吏,但有三種情況例外,分别是官員的升遷、免官以及逝世。由于官吏、百姓對于劉類在弘農太守任上的作為十分不滿,他們就在太守府門上題字“"劉府君有三不肯”,這是在暗指劉類會遭逢不測,但劉類也沒有悔改之意。直到司馬昭西征路過弘農郡時,有人跑去告狀,控訴劉類昏聩不理政務,這才把劉類調入朝中擔任五官中郎将。

而劉類也入選了《魏略》中的《苛吏傳》,倒也未必一無是處。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