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意象——讀《吾家小史》後感(二)

2020年 5月14日  星期四  小雨

《吾家小史》全部看完。最後的部分提到了三個具象又抽象的意象:“母親”的嘴、海島上風雨飄搖的小屋、一艘海船。

“母親”曾經在用勺子喂“我”食物時,她自己先把嘴張大。我可以想象這種情景,一般喂飯的人張嘴的同時,還伴随着輕輕一聲拖長調子的“啊——”。這個細節回憶,體現了“母親”的溫柔和慈愛。

“母親”的嘴邊還總是含着一個腼腆的微笑。“母親”的嘴很好看,微笑也很美。而這種微笑和腼腆,不是“母親”軟弱,而正是一種強大。想起他母親以前對村民們的種種幫助,以及對這個家的種種擔當,以及對“我”的言傳身教,那就是一種力量。所以,“母親”的嘴的第二個象征意義,是美和力量。

而此刻,“母親”的嘴幹涸了,表情安詳。作者餘秋雨先生的母親在90歲高齡時進入一種煙水迷蒙的“漸隐”狀态。這時的嘴,象征着生命的消散、人生的終點(又或許,也是一個起點),總之,是作者關于人生終極的思考。

作者在母親生命終點對母親的呵護讓我很感動:他沒有大呼小叫試圖把母親喚醒,也沒有對母親實施電擊、割氣管等“殘忍搶救”。因為這種大呼小叫和“殘忍搶救”隻能打斷她的漸隐過程,讓她最後怆然地重新面對生離死别。所以,他說:“子女不應該對父母進行最後的情感索取。”

這一點真的值得所有中國的子女學習。道法自然,自然而然。順應自然就是道。違背自然,強硬地把一個壽終正寝、正在從這個世界走向彼岸世界的人拉回來,讓他再走一遍這條路,這會使他的旅途不順暢。

書末尾提到的第二個意象是海島上風雨飄搖的小屋。餘秋雨先生和他的妻子馬蘭在一次文化考察時乘小船在驚濤怒浪中驚險萬分地來到一個海島上。他們下榻在一個小屋裡。屋外狂風大作、暴雨傾盆,還有飓風吹過樹林時發出的奇怪呼嘯,令人毛骨悚然。仿佛屋頂要被掀去了一般。但餘秋雨先生說:“這就是家。”對他們來說,家不是故鄉、老屋、熟悉的街道、熟悉的樹,而是一種“漂移”狀态。(我忘了原文是不是叫“漂移”,反正是這個意思。)“四海為家”也是一種家,是一種更廣闊、更有豪情的家。屋子是家,但屋子又不是家。歸根結底,“家”的概念,不是基于房子、基于地理位置,而是基于人。就像楊绛說的,“有親人在的地方,旅社也是家。如果沒有親人在了,那家也就成了旅社。”

第三個意象是一艘船。

“妻子幾次看着我:‘早該有一艘船了。’我說:‘一艘海船。’妻子一笑:‘當然。’”一艘海船,馳向無邊無際的大海。我覺得象征着生命與自然的搏鬥和交融、生命的自由、人回歸生命的本質等,但我不想過度解讀。

全書看完,與普通意義上的文化考察、曆史考察不同,這本書裡也有文化、也有曆史,但它的主題,主要是生命考察、人性考察。看罷唏噓,然而郁結已舒,畢竟有了想象中的船,就可以渡過茫茫苦海、也可以渡過陰郁峽灣,然後,馳向更廣闊的生命。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