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與六便士》:庸俗尋找六便士VS瘋狂追求藝術夢,前者輸了?

卡夫卡說:書,必須是砍向我們内心冰封大海的斧頭。

而毛姆的這本《月亮與六便士》,暢銷百年,經久不衰,就在于這本書,成了砍向每個讀者冰封之心的斧頭。它逼着我們去思考:你應該被夢想照亮,還是被金錢照亮?

書的腰封上說:“人世漫長得轉瞬即逝,有人見塵埃,有人見星辰”。而查爾斯就是那個終其一生都在追求星辰的人。

...

倫敦的證券經紀人查爾斯·斯特裡克蘭,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卻突然抛妻棄子,從倫敦去到巴黎, 隻為了畫畫,這個常人看起來既瘋狂又荒唐的理由。最終,斯特裡克蘭實現了他的夢想,在塔希提島畫出了很多稀世名作。

這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鼓勵人們不要受年齡的限制,要勇敢追求夢想,終有實現的一天。然而洞悉人性的毛姆,怎麼會僅僅傳達這麼簡單的主題呢?看完這本書,我就在思考:在庸俗尋找六便士和瘋狂追求藝術夢之間,真的是後者更高尚嗎?

...

01庸俗尋找六便士,靠自己的人,永遠值得尊敬

斯特裡克蘭夫人,是本書中我頗為敬佩的人。

作為妻子,她總是能把住所布置得優雅得體,把房間打理得整潔清爽,還頗有品味地在家裡放上鮮花,她落落大方,是位難得的賢妻良母。

斯特裡克蘭不聲不響抛棄她和兒女去巴黎以後,她在得到确認對方已經不再回來的時候。沒有哭天搶地,沒有自怨自艾。而是開始放下從前闊太太的架子,自己獨立謀生。

被丈夫突然抛棄,帶着一雙兒女,沒了經濟來源,這事兒要是發生在旁人身上,多半是崩潰。

斯特裡克蘭夫人,她不懂丈夫的藝術夢,本性裡也有虛僞和庸俗,但是從前的文藝女性,突然開店養活自己,光這份勇氣,她就值得尊敬。

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幾句頗有意思的話:“世人慌慌張張,不過圖碎銀幾兩。偏偏這碎銀幾兩,能解世間萬種慌張。”

...

倘若斯特裡克蘭夫人,在突遭晴天霹靂之時,還一心隻迷戀她的文藝社交,而不是掙錢養活自己,那麼之後的她,哪還有給斯特裡克蘭寄錢時的驕傲。

誠如那幾句話所言,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我們一心鄙夷的俗物,也可以是解我們憂愁的良藥。

關于理想與現實,毛姆最對比鮮明的例子,就是亞伯拉罕和卡邁克爾兩位醫生了。前者是醫學天才,突然抛棄大好前程去流浪。後者後來居上,成了有名的外科醫生,一年賺一萬英鎊,娶了漂亮的妻子。

我不敢斷言誰更成功,但是有誰又能說,如果卡邁克爾沒有自己的努力,沒有一點做醫生的資質,他能夠擁有這些别人稱羨的東西呢?

人們常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如果卡邁克爾自己不思進取,那麼亞伯拉罕走了之後,他也沒什麼機會去任要職。

斯特裡克蘭夫人和卡邁克爾是書中追求“六便士”的典型代表,但我一點也不覺得他們俗氣,因為他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的努力。這樣的人,永遠值得尊敬。你一定也有過這樣的體會,當你通過自己的付出與努力擁有什麼的時候,你一樣會油然而生一種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

02瘋狂追求藝術夢,成為人渣,實現夢想又如何?

斯特裡克蘭,為了追求自己的藝術夢,抛妻棄子,背信棄義。

作為丈夫,他突然抛棄妻子和兒女,是一種極不負責的行為。

作為一個中年人,他自私冷酷、殘忍無情。

斯特洛夫,他可以說是斯特裡克蘭在世時唯一的伯樂。在巴黎那個下三濫的街道,無人欣賞斯特裡克蘭,他卻把他當上帝般供奉。

在斯特裡克蘭沒錢的時候,他接濟他;他貧病交加的時候,他說服妻子把他接回了家。

可是斯特裡克蘭這個人渣,居然勾引了斯特洛夫珍愛的妻子布蘭奇。俗話說的好:朋友妻不可欺。但是斯特裡克蘭,他就是這樣殘忍。這個像風一樣的男人,沒有一株藤蔓綁得住他。

布蘭奇自殺的時候,他甚至都沒有流露出一絲的同情。

...

這個男人,為了他的藝術夢,他眼裡沒有任何人,包括他自己。世俗的人性與道德束縛不了他,隻有不畫畫就會窒息的靈魂感召,支撐着他在這世間流浪。

是的,他最終在塔希提島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是作為一名畫家,他晚年的時候眼睛瞎了,這是不是很諷刺。

斯特裡克蘭,為了他的夢想,他傷害了很多人,他瘋狂而偏執,殘忍而無情。

如果夢想的成功,需要踩上很多墊腳石,芸芸衆生,又真的能逃得過這諸多羁絆,向死而生嗎?

斯特裡克蘭的夢想實現了,但他無疑是孤獨的。塔希提島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給了他身體的陪伴,但是他的靈魂卻永遠孤單。

斯特裡克蘭是書中瘋狂追求藝術夢、追求靈魂自由的代表,然而抛妻棄子、背叛朋友,最終孤獨離世的他,在被很多人贊美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想到這偉大藝術家成功的背後,是多少人的心酸。

...

03庸俗尋找六便士VS瘋狂追求藝術夢,沒有輸赢

其實看完整本書以後,我們會發現斯特裡克蘭最後在“六便士”和“月亮”之間有了妥協。

流浪多年,饑餓和貧窮讓他連買支畫筆都顯得艱難。塔希提島之所以能留住他,能成就他,與阿塔能夠提供的穩定舒服的日子脫離不開。

斯特裡克蘭的前半生,是證券經紀人,是完全整日與“六便士”打交道的人。而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依靠别人提供的安定,才完成了自己偉大的藝術夢。

縱觀斯特裡克蘭整個藝術夢想的實現,離不開社會上形形色色人的幫助,而有些,甚至就是整日為溫飽而奔波的俗人。

由此可見,我們又怎敢斷言,庸俗追求六便士不如瘋狂追求藝術夢那般高尚呢?

我承認,藝術本身是高尚的,它們身上除了有曆史的痕迹,更有未來的承載。

但是世間芸芸衆生,卻有可能終其一生,都在為六便士而活。

...

白居易在《賣炭翁》裡寫道:“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而電影《Intouchables(無法觸摸)》裡有句台詞:藝術品就是證明我們曾活過的東西。

一個看起來超級現實,一個卻顯得虛無缥缈。

其實,這個問題,早在哲學裡就已經有了答案,就是:相互對立,矛盾統一。

斯特裡克蘭夫人和斯特裡克蘭兩個人,一個靠自身努力尋找六便士,為了生活;一個瘋狂自私地追求藝術夢,為了理想。他們兩人性格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卻又在人生的路上,成就了自己。

卡邁克爾和亞伯拉罕,同為醫生,卻因為追求不同,最終成了對比鮮明、卻又活成自己的人。

所以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不同,選擇自然也不同,做自己想做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就足矣。庸俗尋找六便士與瘋狂追求藝術夢之間,從來沒有輸赢。隻取決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

...

結語

公元1000多年以前,中國也有一位與斯特裡克蘭經曆頗為相似的人。他50歲突然不做官決定畫畫,走遍名山大川,最後在80多歲畫出了舉世皆驚的《富春山居圖》。

這個人,就是黃公望。

我們今天知道這麼一個人,與他的《富春山居圖》不無關系。這就是藝術品在時間長河裡的穿透力。但是我們承認藝術的偉大,卻不能鄙視現實的庸俗。

...

斯特裡克蘭和黃公望都曾有過差點死去被人救助的經曆,那些在偉大藝術家誕生之前,維系他們生命軀體的人,一樣值得尊敬。沒有一種高尚的靈魂,可以脫離軀體獨立存在。

正如牛皮明明所說,人在大地之上,應該有兩種人生。一種是正在經曆的人生,一種是思考中的人生。

而毛姆的《月亮與六便士》,就是引導我們學會平衡這兩種人生。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