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幫扶,何必抱怨
沈從文年輕時為了維持生計,多次給《晨報副刊》投稿。
當時的主編是孫伏元,他瞧不上沈從文小學學曆,每次都把投稿扔一邊。
等不到回複的沈從文就去雜志社登門拜訪,暢談自己的寫作理念,希望能得到編輯們的認可。
孫伏元卻當衆把稿件揉成團扔給其他人,并譏笑說,大家看看吧,這就是沈大作家的作品。
直到徐志摩繼任雜志社主編,從往期的稿件中發現了沈從文的投稿,看完後當即決定全部發表。
幾年後,沈從文作品越來越出色,還被聘為西南聯大講師。
當再次遇到孫伏元和那些曾經嘲笑他的人,大家都對他稱贊連連。
那一刻他才真正意識到,對方不是天生刻薄,隻是對不起眼的他刻薄而已。
你身邊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從來取決于你自己。
抱怨無用,隻有你變得比對方優秀,比對方實力強,他們才不敢輕視你。
郭德綱曾經在節目裡,調侃說:
“窮人站在十字街頭耍十把鋼鈎,勾不着親人骨肉;有錢人在深山老林耍刀槍棍棒,打不散無義賓朋。”
90年代末,郭德綱隻身到北京學習相聲,遭到同行冷落、鄙視。
他在劇團裡打雜、做零工,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站上舞台說相聲。
他低三下四到處求人,說隻要能說相聲,自己當狗都可以。
得到的答複卻是:即使你給我當狗,我也不要,我怕你咬我。
後來,郭德綱拜師侯耀文,成立德雲社,爆紅之後,很多同行主動找上門攀關系,談合作。
這世間人情冷暖本就是常态,從來都是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
人們常說世道險惡,其實險惡的從來就不是這個世道,不過實力站得不夠高罷了。
你強了,身邊自然都是好人。
與其抱怨低谷的風雨慘淡,不如盡力攀爬,去到你所向往的巅峰。
那時,自有另一番風景在等着你。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