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穩妥補上“死亡教育課”?——引導孩子正确閱讀《死亡萬花筒》的思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閱讀是他們獲取知識、拓展視野的重要途徑。然而,當孩子迷上一本可能存在一些問題的書籍時,家長們往往會面臨兩難的選擇。
我的孩子 13 歲,最近在讀《死亡萬花筒》,并在班上進行閱讀分享,班主任老師發現後,認為内容敏感特殊,建議别讓孩子看。
現在的情況是孩子看都看了一部分了,粗暴禁止可能既不能真正禁止,還會引起逆反。在這種情況下,我選擇尊重現實,力圖通過正确的引導,讓孩子從閱讀中受益,同時避免受到不良影響。
為了更好地了解這本書,我專門去查詢并分析研究了它的優劣之處。《死亡萬花筒》的情節緊張刺激,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書中包含了一些有益的思想,如正确看待死亡、珍愛生命、珍惜人間真情以及勇于在困境中奮進等。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暴力、血腥等消極内容。
《死亡萬花筒》中包含了一些有益的思想:
- 正确看待死亡:例如書中某個角色面臨死亡時的坦然和冷靜,讓孩子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過程,不應過度恐懼,而是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
- 珍愛生命:書中緊張刺激的情節,讓孩子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寶貴,從而更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 珍惜人間真情:角色之間的深厚情感,如友情、親情等,讓孩子懂得感恩身邊的人,珍惜真摯的感情。
- 勇于在困境中奮進:主人公在艱難的環境中不斷努力,克服重重困難,這種精神能夠激勵孩子在面對挫折時不退縮,勇往直前。
然而,該書也存在一些暴力、血腥等消極内容:
- 暴力情節:某些場景中激烈的打鬥和沖突,可能會讓孩子對暴力行為産生錯誤的認知,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 血腥描寫:過于血腥的場景可能會引起孩子的不适,甚至導緻心理陰影。
當然,我們不能簡單地将這些内容視為完全負面的。通過适當的引導,孩子可以從中認識到暴力和血腥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與孩子共同探讨書中内容時,我覺得家長可以通過以下引導問話:
1. “寶貝,你覺得書中角色面對死亡時的态度怎麼樣?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死亡呢?”
2. “這個故事裡的生命是如此脆弱,那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怎樣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呢?”
3. “你能跟我分享一下書中讓你感受到真情的部分嗎?我們在生活中要如何珍惜這樣的感情呢?”
4. “主人公在困境中是怎麼努力奮進的?你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可以從他身上學到什麼呢?”
5. “書中的暴力情節你有什麼感受?這種行為在現實生活中是正确的嗎?”
6. “那些血腥的描寫會讓你不舒服嗎?我們在閱讀時要怎麼避免受到這些内容的不良影響呢?”
通過這樣的引導問話,家長可以與孩子深入探讨書中的内容,幫助他們正确理解有益思想,警惕消極内容的影響。
我準備在五一假期就與孩子進行探讨和引導。
對我的這些考慮,網友們有什麼高見呢?懇請不吝賜教。
- 上一篇 無人幫扶,何必抱怨
- 下一篇 自創小笑話,看到最後一個不笑的,打賞兩元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