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 ——讀《最好的告别》有感

...

“當你老了,頭發白了,睡意昏沉,爐火旁打盹……”

慈祥,平和,又帶有一點憨憨的可愛,葉芝的詩裡描繪的這個畫面,是不是你想象當中的老人應該有的樣子?

可是,老去,不隻是年齡的增長,頭發變白,也不隻是脾氣的平和,還意味着身體衰老,功能喪失,疾病,甚至尊嚴、自由也可能被剝奪。

從小,我們就在學習如何“生”,也知道每一個人終将面對衰老、疾病和死亡,作為自主的個體,卻從來沒有考慮過該如何去面對衰老、疾病和死亡,也從來沒有想過衰老、疾病會對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更沒有考慮過,在至親面臨這些問題的時候,我們該怎麼幫他,又該如何做決定。

現在,美國醫生阿圖·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中,以一個醫生和家屬的經曆告訴我們關于衰老與死亡,我們必須知道的常識。

阿圖·葛文德,印度裔醫二代,27歲時就是克林頓政府最年輕的衛生醫療政策高級顧問,是影響奧巴馬醫改政策的關鍵人物,還曾因為一篇文章,讓沒見過面的查理·芒格直接寫了兩萬美元的支票給他。這是一位影響世界的醫生!

這部書除了序言和尾聲,還依照人變老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分為“獨立”“崩潰”“依賴”“幫助”“更好的生活”“放手”“艱難的談話”“勇氣”八個部分。書中不但有患者的案例,也有阿圖作為兒子面對父親生病、失能、死亡的親身經曆,還有醫生們為維護老年人更好的生活方式所做出的努力。真是處處引人深思,既有對親人的深思,也有對自己将來必經的那一步的熟慮。

                                               (一)承認“年紀大了”才能活得自然

阿圖妻子的祖母愛麗絲自己獨居。她開始跌倒了,她和家裡其他人一樣,根本沒有意識到她的跌倒是在敲響警鐘。

然後在倒車時,車子沖過街道,越過路沿石,穿過一個院子,直到撞上鄰居家的灌木叢才停下來。而愛麗絲不認為自己把油門當成了刹車,讨厭任何人認為她老了。

不久,愛麗絲被雇來修剪樹木的兩個男子威脅兩次,搶了她8000美元,但是在錢的問題上很小心的愛麗絲卻一個字都沒吐露,因為她不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也不好意思向别人承認“她老了”。

最後像倒垃圾這樣簡單的事情,對愛麗絲來說已經是很大的困難了,她才真的承認自己老了,年紀大了,有些事情她自己解決不了了。

明尼蘇達大學的研究者們找了568位70歲以上的失能高危人群做實驗。這些人都獨居,而且都有慢性健康問題、新生疾病,以及認知上的變化。

研究者随機安排一半的人看老年病醫生和護士,另一半則看平常的醫生。18個月内,兩組各有10%的病人離世。但是看老年病醫療組的病人失能概率降低了1/4,患抑郁症的概率降低了50%,需要家庭保健服務的概率下降了40%。

這個結果說明,我們隻有承認自己正在衰老,接納自己喪失、生病的現實,才會看見問題,看清現實。問題隻有被看見之後才可能得到解決。

如果一味抗拒,自欺欺人地隐瞞,可能會引發更大更可怕更不可逆的危險。

愛麗絲如果能夠意識到她的跌倒是警鐘,承認自己正在喪失部分功能,她隻要做一些簡單的改變,就可以保持她的獨立性,過她喜歡的生活。

那些看老年病醫療組的人就是很好的證明。

“衰老是一系列的喪失。”作者說。

而我們要學習的就是慢慢承認這個現實,接納自己變得和以前有些不一樣。這樣才會做出更明智的選擇,然後按自己的意願過餘生。

                                                      (二)關于“養老院”的想法

(我們這個小地方,隻有養老院,我也沒見過書中那種療養院,所以我就用了養老院這個說法)

曾有一天,大姨來向我們控訴表哥把二舅送到養老院去。

養老院是為那些沒有孩子的人準備的。我們的父輩,認為養兒是為了防老的,如今人老了,卻被兒子送到養老院去了,他們怎麼接受得了。

我覺得我們這代人,倒是很接受老了去養老院的想法。像二舅腦血栓過一次了,這次舊疾重犯,生活已然不能自理,而表哥表姐們又正當事業壯年,把二舅送養老院,有專業的人照顧,比把他放家裡要好得多。

我們這邊還建了個稍微高級點的太陽城。我曾開玩笑說,要好好賺錢,老了可以到太陽城去占個床位,不給子女添麻煩。

作者書中提到了美國的各種養老機構,有最開始的收容機構,到療養院,到後來的各種輔助生活機構。

那些療養院因為擔心訴訟,一切以“安全”為前提。為了老人的安全,腿腳不靈便了,就不要出去散步了;為了安全,老老實實在床上躺着吧,就不要出門口了;到點了,統一起床,不管願不願意……

作者認為這樣的療養院裡,老人們需要對抗三大瘟疫:厭倦感、孤獨感、無助感。老人們在這裡完全失去了自己對生活的掌控的自由,沒有自己的意願。

在中國的一些小地方的養老院裡,這三大瘟疫也正在流行。學者吳心越在一席的演講中,就提到了養老院裡老人們的生活是在“度死日”。沒有期盼和目标,熬一天算一天。“關在這裡就像吃官司,跟犯人差不多。”

在養老院裡,同樣為了安全,老人不能自己掃地、洗衣服,有時候幫隔壁床的老人拿一下東西也會被訓斥,也沒有什麼其他的娛樂活動。

無價值感和日漸無聊的生活,讓老人們覺得自己是個無用的人,活着也沒有意義。

我不敢想象,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是什麼樣子,但很清楚我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又如何狠心把父母送到這樣等死的境地中?

其實,人們怕的不是衰老,而是衰老後失去自己曾經的生活,失去選擇的權利和掌控的自由。

不知道什麼時候,書中提到的輔助生活的養老概念才能傳到我們這個小地方來。

我希望它快點。

                                                    (三)善終就是好好地活到老

作者說:“善終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終點。”看到這句話,我心中湧動着無限感動。

朋友的父親患了肺癌,醫生說動手術切除,朋友也不懂,就聽了醫生的,給父親做了手術。但是手術後父親的狀況并沒有好轉多少,沒多久就離世了。

同學曾經跟我說,如果早知道動手術沒有什麼效果就不讓父親受那麼大的罪了,或許會活得更久一些。

我把這件事情寫出來,不是譴責那個醫生,因為他也有認知的局限性。但這恰恰是許多醫生和家屬的做法:有病就一定要治,哪怕因為治療帶來更嚴重的後果。沒有人願意乖乖接受那個結局。

作為家屬,要對醫生說“放棄”是多麼殘忍的事情。可是這種殘忍卻是對病者的尊重。

據調查發現,這種手術或者化療之後,病人家屬患抑郁症的比例比其他的要高很多。

一想到因為自己的錯誤決定讓親人遭受巨大的痛苦,恐怕誰也無法原諒自己。

所以,每個人都要清楚,自己在意的是什麼,能接受的生活底線是什麼,手術或者治療的效果可以用什麼來交換。如果不想讓親人遭受那樣的罪,必要的時候,跟親人談談那些疾病治療的話題,談談什麼情況下繼續治療,什麼情況下放棄治療。

就像有位患者跟他的女兒說,隻要能讓他可以看電視,吃冰激淩,女兒就可以為他選擇繼續治療。

書中還提到了“善終療法”,這不是放棄治療,而是醫生的重點從病人的病情,轉到了病人身上。會更關注病人作為“人”的生活體驗和意願。善終療法放棄可能造成更大損害的手術或者化療,但是也會采取措施降低病人的痛苦,還會派專業人士跟病人和家屬進行交談,明确病人的意願,盡可能幫病人按自己的意願度過剩下的時間。

這樣的談話看上去非常冷酷,但卻是對病者最好的尊重。

書中有數據顯示,采用善終療法的一個地區,醫療和保險費用下降了,人們的平均壽命卻延長了。

這本書挑戰了我的認知,我特别感激自己伸手拿到了這本書。它給我很多感動,讓我心中清明,我想當必要的時刻來臨的時候,我不會慌張。

可惜我的筆太笨,思緒太混亂,無法完全展示出它的好。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