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親(四)

飯店的正面是奶油色的牆面,外觀有點像中世紀的歐洲大教堂的風格。這樣的建築,中國還有很多。

個人覺得,在一些人的眼裡,總是會認為外國的月亮應該要比中國的月亮圓一些。其實呢?好看不好看,還是應該從實際的審美的角度出發。

我們拾級而上,穿過大堂,來到了婚禮的現場。婚宴的大廳就設在一樓。廳外,照例有兩個桌子是用來記賬收錢的。一邊的是記男方家來的客人的,另一邊的是記女方家來的客人。

按理說是男左女右的,也有不講究的,哪個先到,哪個先找個桌子就坐下了。好在現在桌子上都放有:男方來賓登記和女方來賓登記的字樣,這樣,來上份子的人就不會弄錯地方了。

說到弄錯地方,現實的社會裡也不是沒有的。吃了主家的飯,把錢上到别的人家去了。豈不是要鬧了個笑話……

桌子的後面都是各有兩人,一個是記賬的:誰,上了多少錢。這個要寫清楚。另一個是收錢的,同時也是代發回禮的。

我們是送過“囍”子的(就是用百元的現鈔貼成“囍”字)。所以,我們就直接往裡走。進入大廳,映入眼簾的首先就是圓型的屋頂了。頂上有朵盛開的白蓮花,白蓮花很大,幾乎能罩住下面的幾十桌子的客人。

對面,就是舞台了,很高很大。舞台的右邊,有一個環形的步梯一直連接到大廳入口的,右後邊頂上的一個小門。這樣的小門,舞台左邊的頂上也有一個,也是步梯一級一級走上去的。想是那裡是主角出場和退場時所要呆的地方了。

客人來了很多,幾乎快要滿了。人聲嘈雜。初進時,因為不通風的緣故,我都有點炫暈和窒息的感覺了……

這裡的桌子是分開放置的,左邊的是十六桌,右邊的也是十六桌。中間是條過道,可以一直通向舞台。客人也是按照男方、女方的客人分開落坐的。

表姐見到我們來,招呼着,并叫我和表哥一起去坐主賓席。因為表哥表姐家也就我們這一門的親戚了,平常我們也是我哥我姐地喊慣了。所以,今天叫我過去,我也是一點的也不客氣,就跟着表哥坐上了婚宴的主賓席。

坐上主賓席的還有我的母親,表嫂,表姐夫的大哥、姑爺。剛坐下不久,一身銀灰西裝戴着眼鏡、梳着三七開的發型、皮膚白皙、瘦削、年輕、帥氣的節目主持人就走了過來。和顔悅色地對我們說:“你們女方的這些主賓應該都坐到男方家的那邊的主賓席上面去,這樣,才顯得男方家人對于女方家人的尊重。”

一聽這樣,我們就在衆人的好奇、揣摩、羨慕等等的眼神中,端坐在了主賓席上。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