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的積極效應

少有人走的路4:心靈地圖

P56納西索斯隻有在把自我當成一種客觀的東西來愛時,才真正找到了自愛。他學會了從旁觀者的角度看待自己。這并不是自我愛上自我,而是自我愛上心靈,愛上心靈呈現出的那張臉孔。可以說,治療自戀的關鍵在于把“自我愛慕”轉化為對心靈的深愛。換句話說,一旦自戀開始崩潰,我們對自己的定義就能得到擴展。納西索斯發現水中的那張臉原來是他自己的,禁不住感歎:“我渴望的東西,我原本已經擁有!”于是,他對自己和自己的潛能就有了新的認識。

而後,納西索斯開始思考死亡的問題:“哀傷正在消耗我的元氣,我已經時日無多。我的生命就要在最美好的時候結束了。”這就是所有入門儀式、所有成年禮都必然蘊涵的奧秘:舊的存在方式以死亡的形式宣告終結。

在走出虛假的自戀時,我們或許會體驗到死亡的意象,這是我們心中那個冷漠的冠冕堂皇的自我形象的崩潰。隻有用心去感受這種死亡,去體會過去的自我概念的崩潰,我們才能徹底從自戀中解脫出來。可見,要治療自戀,就不要幻想把過去那種冠冕堂皇的自我形象變成現實。那個自我形象必須崩潰,隻有這樣才能讓新發現的“另一個自我”浮現出來。

P60自戀并不是人格上的缺陷,而是尋找心靈“另一面”的過程。自戀也不是單純的自我迷戀,而是心靈需求的一種表達。

自我需要愛,需要被關注和表現,這是我們天性的一部分。


P61自戀并不是對“我”的迷戀。相反,自戀意味着我們還沒有找到“我”,沒有找到内心中的那潭水——潭水中能映出一個更深層次的“我”。自戀的人表面上看來快樂滿足,其實不堪重負。他努力追尋被愛的感覺,卻無法成功,隻因為他沒意識到,他必須先學會像愛另一個人一樣愛自己。

一旦他發現,“我”的人格之外還有别的自我意象,就可以讓它們分擔一部分責任。 

P63在神話中,納西索斯的心靈最終變成了一朵盛開的鮮花。他沒有變成一個成熟的大人,更沒有為少年時代的愚昧而忏悔。即使在進入陰世之後,納西索斯仍然在凝視自己的倒影。這意味着,一旦少年之心得到接納,成為人格和心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戀的症候就會不治而愈。一般來說,如果我們對某種行為不予接納,拒絕将它視為我們本性的一部分,那麼它就會變成一種症候。

社會倫理要求我們保持謙恭,任何時候都不能妄自尊大。而自戀正是謙卑的反面,所以總是受到壓制。但自戀的存在恰恰說明,我們真正需要的并不是謙卑,而是偉大的夢想,高遠的目标,以及對自己的才華和能力的信心。

自戀的問題并不在于目标的高遠,而是如何落實這些目标。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