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過祀節

...


...

天氣預報真的準,昨天還是豔陽高照,是最高溫度達到21度的暖冬。今天就不對了,天氣陰沉沉的,西北風呼嘯着,好像是在作雪的樣子。溫度一下子跌了七八度。看天氣預報,這個雙休,溫度将跌到零下,周日更是最低溫度零下6度。這是斷崖式入冬了。

江南習俗,七月半之前要祭祀祖先,稱為“過祀節”。本來講好了,這個雙休日過節。兩個老媽拎得清,提前看好天氣預報,知道雙休要來冷空氣,把過節的日期提前調整到了周四。

因為周四是這周最溫暖,天氣最好的一天。還因為周四農曆初二,适宜過節。民間習俗,初一月半諸事不用,這是敬神的日子。

昨天回家吃過節夜飯,婆婆告訴我:今天家家戶戶都在過節,都是趁着好天氣,提前過節的。扳着手指頭告訴我,誰家,誰家,還有誰家,都今天過節。

腰細了,今天菜場上的小鯉魚又賣到高價哇!果然大家都是拎得清朋友。這要是放在從前就辦不到了。從前都是靠天吃飯,誰會想到一夜之間,天氣會有這樣的天差地别!

兩個媽同一天過節,隻不過分為上下午。老媽選擇上午過節,她講:反正一個過,早點過好,小菜中午就好吃起來了。

祭過祖的過節小菜,其實還是自己享用的。所以從前有句老話:貪嘴婆娘勤獻竈。

婆婆選擇了下午,一雙兒女都早早回去,幫着她一起操辦過節事宜。

我和孩子們一起,4點半出發,是專程去吃過節夜飯的。從前,兩個媽特意選擇同一天,同一時候過節,就是因為要等着女兒來主持開展工作,大家戲稱她是“要緊人”。

今年情況特殊,女兒是雙身子,民間習俗,不能參與過節事宜,所以一樣都不讓她插手。到家還不到五點,但是婆婆已經全部打掃完畢,連紙錢都掃掉了,家裡毫無過節的痕迹。

我猜,這次的過節婆婆是特意提前完工,有意連場景都不讓孩子見到,怕有沖撞。

剛進院門,一股熟悉的肉香撲面飄來,隻見大門口,一隻行竈又開工了,炊煙袅袅,竈膛裡燃着熊熊烈火。我講,又是過年的節奏了哇!

婆婆燒了兩隻八寶雞,兩隻醬蹄髈,還有囫囵蛋、塞肉油豆腐、醬鴨腿。可想而知,是滿滿一鍋。一大鍋的好菜盛出來過節,鍋洗了,煮上一鍋熱水。過好節,用個大蒸鍋,把菜熱在竈頭上保溫。吃晚飯的時候,一樣一樣端出來,就是滿滿一桌豐盛佳肴。

過節小菜還嫌不夠,婆婆還炖了鲫魚湯,炒了牛肉絲,老媽送來一碗油爆蝦,這都是女兒愛吃的菜。

吃好回家,老媽送了我一隻八寶鴨、半個醬蹄髈。婆婆送了一隻八寶雞。

兩個媽都講:這個雙休日天氣不好,你就不要出門買小菜了!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