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智慧的利他一點思考

    我的心裡裝的應該是他人真正的心理需求,而不是我自己對他人的設定。

    每個人的心理需求都是通過身口意的行為表達出來的,因為無明,很多時候看不清自己的這些行為。

    即使我們能看到他人的性格缺陷,但是如果他人沒有把心理問題袒露給我、請我幫忙,我不能跳過他的行為,去指出他的心理缺點,這是不禮貌的,不尊重他人的,是揭短的行為,也是我内心傲慢的一種體現,我把自己的優越感放的很大。

    即使他人請我幫忙,表達了他的需求,無論出于什麼發心,考驗打壓或是求助,我應抱着慈悲的心,用調柔的語氣,用能溫暖人心的愛語,從他當下表達的這件事情上,結合我的能力範圍,結合我的生活經驗,給予他想要的東西。我不應用說教的語氣,不應用挑剔、批評的語氣去指責對方,戳對方的短處,揭對方的心理傷疤。因為他并沒有需要我這樣做。

    同樣一個意念,語言表達的方式有很多種,我應該選擇,我對自己說的時候也很調柔的有愛的那種,再對他人說,批評、挑剔、譴責、自以為是的建議、居高臨下的指點、都是對他人的傷害。這些都是優越感、沒有慈心的體現,都是慢心、我執的作用。我要的是菩薩的廣大的歡喜的清淨的心,不是凡夫狹隘的痛苦的造作的心。

    他人真正的心理需求上,雖未袒露,我也不應該懈怠于放棄,我應懷有慈悲心和堅定的信心、精進的心,學習各種方法,來傳播世界的真相和智慧。

    應先尊重理解他人的世俗需求,擇優肯定,擇無記予以滿足,擇不善以勇敢指出。不應把自己的想法設定強加于别人,尊重每個衆生按照他們的因果和發心修他們本期生命的課題。

      在平日裡,若我在探索世界真相提升智慧方面,有收獲時,我可以以歡喜心多多分享,講清楚心得收獲的來龍去脈,把操作方法分享出去,以供有需求的人操作。這樣不是針對某一個人,某一類心理問題,不會讓有類似心理障礙的人産生在針對他們的心理。

    當我做這些事之前,我應審慎的思考細節,哪怕耗費了很多時間,哪怕一開始我做的很慢,但是,這樣我可以把我全部的精力放在用利他心用自己的智慧如何去做好這一件事上。當我知道,我已經拼盡全力去做這件事情了,我就不會在做完之後,反複回頭審視自己的整個行為過程,不會去看哪個過程做的好不好,有沒有更好的提升空間,

      不給自己一個後悔的機會,也不會讓心緊抓這件事情不放,給自己造成困擾,很多情緒,是在反複思索一個所緣境時,不斷的調取與之相應的種子、心理儲藏的影像和情緒能量,種子生現行,現行熏種子,一點點積累,力量越來越大的。

    我是一個心急的人,但以後在做每一件事情上,我都不能心急,要拆開了,揉碎了,慢慢做。不要因為特别想幫他人,而風風火火的簡單思考一下就去做。這樣的利他行,很可能不會幫助到他人,甚至會傷害到他人。是心粘着于“我特别厲害,我一定能幫助他,一定能處理好這件事情”,是正知正念力量不足的一種體現。當心不能清明,空性正見的力量就無法灌入進去。

    當我做了我應放下對這件事的執着,無論我做的好還是壞,在做的當下,我已是最好。此時在反複推敲在未來智慧提升的時候,反觀自照,因上努力,果上随緣。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