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說漢朝-46 老天要收人
上期說到,正當李廣利準備在敦煌安心混日子的時候,漢匈之間發生了一件大事,給李廣利創造了一個鹹魚翻身的機會。
話說自從漠北大戰霍去病橫掃匈奴後,匈奴就一直龜縮北方,不敢南下放牧。其間,不僅叛徒趙信死了,還換了好幾任單于,現任單于叫詹師廬。詹師廬于公元前110年繼位,由于他當時年紀很小,隻有15歲,所以都叫他“兒單于”。可别被他可愛的名字迷惑了,這孩子真不是善類。
兒單于年少無德、殘暴好戰,上位後多次派兵入侵漢朝邊境,而且他很喜歡殺人,匈奴子民深受其迫害,搞得民怨四起,人心惶惶。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也就是劉徹派李廣利出征西域那年的冬天異常寒冷,匈奴境内也遭遇了大風雪,凍死、餓死很多牲畜。面對惡劣的生存環境和兒單于的暴政,匈奴的左大都尉起了異心。他派人傳信給漢朝,說:“我準備殺了兒單于,投降漢朝,但漢朝距離太遠,能否派重兵前來接應,我也好放心動手。”
劉徹收到左大都尉的傳信喜出望外,他等的就是這個機會,與其滿世界追着匈奴打,不如等他們内亂,來個裡應外合一網打盡。于是劉徹馬上下令公孫敖修建“受降城”,顧名思義就是接受匈奴投降的城。可當城修好後,劉徹發現不太解決問題,因為這座城位于現在内蒙古狼山山口西北,距離遠遁的匈奴還是太遙遠。
為了确保接應工作萬無一失,劉徹又派趙破奴率兩萬騎兵從朔方郡出兵,準備向北行進兩千餘裡,在浚稽山(今蒙古南部戈壁阿爾泰山脈中段)接應左大都尉,然後一同返回。從出兵人數上可以看出劉徹是相當重視這次行動。
可當趙破奴按照約定時間抵達浚稽山時,情況變化了。不是左大都尉反悔了,而是他要降漢的消息走漏了。兒單于發現左大都尉要造反,馬上做了他最喜歡的事情,二話不說把左大都尉的腦袋剁了下來。這還不算完,漢軍居然敢孤軍深入,那咱們就好好玩玩吧。于是兒單于向趙破奴發起了進攻。
趙破奴也不是吃素的,面對匈奴大部隊的追擊并不畏懼,斬殺捕獲了數千匈奴。但畢竟寡不敵衆,趙破奴也是且戰且退,他撤退的方向就是受降城,因為他知道那裡的公孫敖靠得住。
眼看距離受降城隻有四百裡了,可以說加把勁就能進城,但趙破奴卻下令就地紮營。他認為已經進入了安全範圍,卻低估了兒單于對屠戮的渴望。就在漢軍紮營休息的時候,匈奴八萬騎兵追了上來,将他們團團圍住。
這時,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出現了。三更半夜,趙破奴居然鬼使神差的自己出來找水,碰巧被匈奴兵發現,給生擒了。
我是怎麼也想不明白,趙破奴作為主帥,在明知已被匈奴包圍的情況下,有什麼理由非要親自出來找水,簡直就是找死。我這個人比較迷信,有時感覺真是“人的命天注定”,老天要收人,什麼也擋不住呀!
那麼兒單于生擒了趙破奴後會就此罷休嗎?我們下期再說。
- 上一篇 關于智慧的利他一點思考
- 下一篇 父親自傳(第七十七節—來信21—遲到的真情告白)
添加新評論